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 分类:游戏 | 字数:102.3万字

第一百六十八回 荣国府谋业赴台 玉澜君情定宝岛

书名: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字数:4.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2

话说荣国府内,诸事平顺之时,忽萌茶楼生意拓展之念。阖家上下,齐聚一堂,共商大计。众人皆道南方之地,茶叶品类纷繁,商机隐匿其中,尤以台湾高山茶声名远播,恰似商海明珠,熠熠生辉,实乃拓展家族生意版图的绝佳契机。

贾琏素有商贾之才,目光敏锐,当下挺身而出,建言愿亲率贾宝玉与林黛玉之子贾玉澜,偕同贾巧与王板儿,共赴台湾考察,引进新茶种,为家族事业再添辉煌。此议一出,众人皆觉甚善,恰似春日惊雷,振奋人心,遂紧锣密鼓地筹备起行程诸事。

且说那贾玉澜,生于钟鼎之家,长于翰墨之族,自幼受诗书礼仪熏陶,心中对此次出行,既怀着为家族效力的炽热渴望,犹如怀揣灼灼烈火,燃烧不息;又盼借此增长阅历、开阔眼界,恰似雏鸟向往翱翔天际。贾巧与王板儿夫妻二人,亦是欣然应允,携手同行,一路相互扶持照应,恰似双飞鸟,形影不离。

几日后,诸事筹备停当,一行人辞别家人,登上渡海之船。但见那茫茫大海,波涛汹涌,与天相连,船只行于其间,恰似沧海一粟,随波逐流。台湾地处东南沿海,孤悬海外,与内陆相隔一片汪洋,此番行程,注定波折重重。

船只离岸渐行渐远,海面愈发不平静。狂风呼啸,犹如猛兽嘶吼,掀起层层巨浪,足有丈许之高,劈头盖脸地向船只砸来。船身剧烈摇晃,众人站立不稳,东倒西歪。贾玉澜虽自幼生长在富贵之家,却也未曾经历这般惊涛骇浪,心中难免涌起阵阵忐忑。(他紧紧抓住船舷,指节泛白,面色略显苍白,然而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 )但他生性坚毅,强自镇定,与贾琏、贾巧、王板儿相互鼓励,共渡难关。

这般风浪持续了数日,众人在船上饱受颠簸之苦,饮食难安,睡眠不稳。好不容易风势稍缓,却又遭遇大雾弥漫。茫茫白雾,如轻纱笼罩海面,能见度极低,船只仿若置身仙境,却又危机四伏。船长小心翼翼地掌舵,却仍担心触礁或迷失方向。众人在雾中焦急等待,不知前路几何,心中皆蒙上一层阴霾。

祸不单行,此时船上的指南针竟无端失灵,指针疯狂转动,毫无方向指引。众人皆慌了神,这茫茫大海,若无方向,便如无头苍蝇,不知将漂向何方。船长亦是面色凝重,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努力镇定心神,凭借着多年的航海经验,试图辨别方向,可终究是徒劳。

正当众人绝望之际,忽闻船外传来阵阵奇异的声响。众人探头望去,只见一群海豚正围绕着船只欢快游动。它们身姿矫健,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仿佛在向船上众人传递着某种信息。与此同时,天空中一群海鸥也盘旋而至,发出清脆的鸣叫。

众人正诧异间,却见海豚开始缓缓向前游去,似乎在为船只带路。船长心中一动,当下决定跟随海豚前行。船只在海豚与海鸥的引领下,小心翼翼地航行着。然而,前行不久,前方海面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漩涡,海水如万马奔腾般旋转着,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似要将一切吞噬。

众人见状,惊恐万分。贾巧紧紧拉住王板儿的手,面色苍白如纸;贾玉澜虽心中害怕,却仍强作镇定,安慰众人道:“莫慌,既已至此,且看这海豚与海鸥如何引领我们。”只见海豚与海鸥毫不畏惧,继续朝着漩涡的方向游去、飞去。众人怀着忐忑的心情,跟随其后。

奇迹发生了,在海豚与海鸥的带领下,船只竟巧妙地避开了漩涡的中心,沿着漩涡的边缘缓缓前行。众人皆松了一口气,心中对海豚与海鸥充满了感激。

历经数天的艰难航行,终于远远望见台湾岛的轮廓。但见此岛,四面环海,形似弯月,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犹如一幅水墨画卷。岛上植被繁茂,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与内陆风光大不相同。众人寻了客栈安顿下来,稍作休整,便开始四处走访茶商,探寻高山茶的奥秘。

且说贾琏、贾玉澜、贾巧与王板儿四人,一日来到一处茶园。但见那茶园之中,茶树层层叠叠,漫山遍野,嫩绿的叶片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光泽,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新的茶香。园中茶农们正忙碌其中,动作娴熟地采摘着茶叶。此时,恰逢茶园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茶神仪式。

(只见茶园中央,摆放着一张古朴的祭台,台上摆满了新鲜的瓜果、刚炒制出的新茶以及各种精美的糕点。茶农们皆身着色彩斑斓的传统服饰,男子头戴布巾,身着对襟短衫,女子则穿着绣有精美图案的长裙,头插鲜花。他们神情庄重,手持香火,围绕祭台缓缓踱步 )一位年长的茶农,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似在向茶神倾诉着对茶园丰收的祈愿。(随后,众人纷纷跪地,行三拜九叩之大礼。仪式过程中,还伴有独特的吟唱,那歌声悠扬而古朴,仿佛在诉说着茶叶种植的艰辛与传承 )

贾琏等人见状,不禁驻足观看。仪式结束后,贾琏走上前去,向一位年长的茶农拱手作揖,微笑着说道:“老丈,您好。我等从内陆而来,对这高山茶甚是好奇,不知老丈可否为我等讲讲这茶的门道?”那老茶农抬起头,打量了众人一番,见贾琏举止不凡,言语谦逊,便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说道:“几位客官客气了。咱这台湾高山茶,可是讲究得很呐。就说这茶树生长的地方,海拔高,云雾多,昼夜温差大,茶树吸收了天地灵气,长出的茶叶自然品质上乘。”

贾玉澜在一旁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老丈,那采摘茶叶可有什么特别的讲究?”老茶农哈哈一笑,说道:“公子问得好。这采摘茶叶啊,得看时节,还得挑鲜嫩的芽叶。像现在这个时候,正是采摘的好时候,只采一芽二叶,这样炒出来的茶,滋味才够纯正。”

贾巧也凑过来,好奇地问:“老丈,听闻台湾茶的制作工艺独特,不知与内陆有何不同?”老茶农挠挠头,思索片刻道:“姑娘有所不知,咱这高山茶制作,从采摘到成茶,工序繁琐。其中萎凋和发酵的环节,尤为关键,把握不好,这茶的味道可就差远喽。与内陆茶相比,咱这茶更注重保留茶叶的天然香气。”

王板儿在一旁一直默默听着,此时也开口问道:“老丈,那这茶叶采下来,得怎么保存才好?”老茶农耐心解释道:“这茶叶啊,得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能受潮,也不能见光。最好用密封的罐子装起来,这样才能长久保持它的香气和口感。”

众人正与茶农交谈间,忽闻一阵悠扬的歌声传来,宛如黄莺出谷,婉转悦耳。贾玉澜顺着歌声寻去,只见茶园中有一女子,身着素色布裙,头戴斗笠,正轻盈地穿梭于茶树间,采摘茶叶。

贾玉澜不禁看得痴了,那女子觉察有人,转头看来,四目相对,女子脸上泛起红晕,宛如春日桃花。贾玉澜回过神来,忙上前作揖行礼,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女子听闻,掩口轻笑,说道:“公子既是为茶而来,不妨随我去家中坐坐,家父对高山茶颇有研究,想必能解公子疑惑。”

贾玉澜欣然应允,随女子前行。不多时,来到一处古朴的宅第。女子引他入内,见过其父。那老者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听闻贾玉澜来自内陆,且对茶叶经营颇有心得,顿时谈兴大发。二人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到炒制、品鉴,无所不谈,贾玉澜获益匪浅。

此后几日,贾玉澜常来此处,与老者探讨茶艺,与那女子也渐渐熟稔。那女子名为阿诗玛,心灵手巧,不仅茶艺精湛,且擅长书画。二人情愫渐生,时常相约出游。

一日,风和日丽,贾玉澜与阿诗玛相约至一处海边。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海风拂面,带着丝丝咸意。贾玉澜与阿诗玛并肩漫步,贾玉澜深情地望着阿诗玛,说道:“阿诗玛,自与你相识,每日皆是欢喜。我常想起我们在海上的惊险遭遇,若不是那群海豚与海鸥引领,真不知会是怎样的结局。”

阿诗玛眼中满是好奇,说道:“玉澜公子,快与我讲讲,那究竟是怎样一番情景?”

贾玉澜便将航海途中遭遇狂风巨浪、大雾迷航、指南针失灵,以及海豚与海鸥出现引领船只避开漩涡的惊险经历,细细道来。阿诗玛听得入神,时而紧张得捂住心口,时而为他们化险为夷而庆幸。

待贾玉澜讲完,阿诗玛微笑着说道:“玉澜公子,这海豚与海鸥啊,在我们这儿可是有传说的。我们附近这片海域,时常有船只迷失方向,而每当危急时刻,总会有海豚与海鸥出现,为船只指引方向。久而久之,当地居民便都相信,这海豚与海鸥是海神派来的使者,专门庇佑在海上航行的人们。所以啊,我们对待海鸥和海豚都非常友好,从不会伤害它们。若是出海遇见,还会撒些食物喂它们呢。”

贾玉澜听闻,感慨道:“原来如此,此番经历,当真是奇遇。想必是海神庇佑,让我们平安抵达。”

又一日,阿诗玛在书房作画,描绘着茶园的美景。贾玉澜在一旁静静观看,见她专注的神情,忍不住轻轻握住她的手,说道:“阿诗玛,你笔下的茶园,栩栩如生,正如你一般,灵动而美好。”阿诗玛脸颊绯红,微微低头,说道:“公子谬赞了,只是随心而画罢了。”

然而,阿诗玛之父,起初并不看好这段感情。他深知内陆家族规矩繁多,门第观念深重,恐女儿嫁过去受委屈。阿诗玛见父亲反对,心中焦急万分,她对贾玉澜情真意切,怎能割舍这份感情。于是,她每日在父亲面前软磨硬泡,诉说自己对贾玉澜的深情。见父亲不为所动,阿诗玛甚至以死相逼,泪流满面地说道:“阿爹,若不能与玉澜在一起,女儿也不想活了。”阿诗玛之父最疼爱女儿,见她如此执着,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无奈,最终只得点头答应。

阿诗玛之父为表诚意,邀请贾玉澜、贾琏来家中商量。席间,阿诗玛之父表明对贾玉澜的赏识,有意将女儿许配与他。贾琏心中为难,只得端起酒杯,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老丈,小侄深知您对玉澜的看重,玉澜能得您青睐,实乃他的福气。只是小侄刚刚也与玉澜说过,这婚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侄虽为玉澜的伯父,却也不敢擅自替他应下这门亲事。此事还需回府与玉澜父母商议,还望老丈体谅。”

阿诗玛之父微微点头,说道:“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小女对贵侄情真意切,还望贵府能早日给个答复。”

贾玉澜在一旁,心中焦急万分,却又不好再多言。

几日后,考察之事已基本完成,一行人准备回程。阿诗玛听闻,执意要跟随贾玉澜一同回去。她跑到父亲面前,泪眼汪汪地说道:“阿爹,女儿自与玉澜相识,便认定了他,女儿想跟他一起回去,还望阿爹成全。”阿诗玛之父无奈,只得应允。

在准备返程前,当地茶农为表送别之情,举办了一场热闹的聚会。(聚会上,高山族的青年男女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的舞姿热情奔放,手中挥舞着色彩鲜艳的彩带。男子们步伐矫健,女子们身姿婀娜,伴随着独特的鼓乐声,整个场面热闹非凡。众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新茶,吃着当地的特色美食 )

阿诗玛之父为表诚意,从茶农们手里收了1500斤台湾高山茶叶,赠予众人。贾琏见状,心中感激,忙取出2万两银子,递与阿诗玛之父,说道:“老丈,此次多得您的照应,这些茶叶品质上乘,小侄留下这2万两银子,略表心意。”

阿诗玛之父推辞道:“太多了,太多了,这些茶叶本就是为表心意,怎能收如此厚礼。”

贾琏微笑着说道:“老丈,既然您对小侄的婚事表示同意,那剩余的就当是聘礼。待回府与玉澜父母商议妥当,必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阿诗玛之父见他言辞恳切,这才收下。

就这样,一行人踏上了归程。阿诗玛坐在船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家乡,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又有对与贾玉澜未来的期待。而贾玉澜心中亦是五味杂陈,不知回到荣国府后,父母对这门亲事作何想法,他与阿诗玛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

有诗为证:《宝岛情记》

荣府谋茶赴海涯,波涛雾霭路交加。

玉澜邂逅阿诗玛,宝岛情牵两岸花。

茶韵商机同探讨,海鸥海豚引舟划。

归程忐忑姻缘事,前路茫茫待物华。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