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 分类:游戏 | 字数:102.3万字

第一百八十七回 宝玉破敌奏凯旋 黛玉盼君终团聚

书名: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字数:6.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2

此后,黛玉每日除了操持家中琐事,便是在佛堂中虔诚祈福,又常常于窗前凝望北方,期盼着宝玉能早日传来捷报。

一日,玉澜与阿诗玛前来探望,见黛玉形容憔悴,心中十分担忧。玉澜说道:“母亲,您切莫太过忧虑,父亲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归来。您若一直如此,身子如何受得了。不如与我们一同去园中走走,散散心。”

黛玉微微摇头,说道:“你们的心意我明白,只是我实在无心赏景。你们在外面,若听到什么关于北疆战事的消息,记得早些回来告诉我。”

阿诗玛说道:“母亲放心,我们一有消息,定会即刻告知您。您也别总是一个人闷着,多和府中的姐妹们说说话,也好排解些忧愁。”

且说宝玉这边,派遣出去打探消息的将士归来,告知了敌军粮草囤积之地的详细情况。那粮草囤于一处山谷之中,四周地势险要,有重兵把守。宝玉与众将商议后,决定挑选军中最为精锐之将士,组成一支敢死队,趁夜突袭。

夜色深沉,敢死队身着黑衣,如鬼魅般潜行于山间。他们行动敏捷,悄无声息地接近敌军营地。然而,敌军也并非毫无防备,就在敢死队快要接近粮草囤时,被巡逻的哨兵发现,顿时喊杀声四起。

宝玉在远处见事已败露,当机立断,率领大军杀出,一时间,金鼓齐鸣,喊杀声震天。宝玉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龙蛇舞动,所到之处,敌军纷纷落马。将士们见主帅如此英勇,士气大振,个个奋勇向前。

敌军虽奋力抵抗,但终究不敌宝玉所率之军的勇猛攻势。一番激战后,宝玉成功劫得粮草,敌军则伤亡惨重,狼狈逃窜。此役过后,宝玉军中粮草充足,士气高昂,对接下来的战事充满信心,只待时机成熟,便向敌军发起总攻,彻底将狄夷赶出边疆。

宝玉成功劫得粮草后,军中士气大振,营帐内一片欢腾。士兵们奔走相告,原本因粮草匮乏而略显压抑的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昂扬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念。

宝玉深知,此次劫粮虽胜,但敌军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必将有所动作。于是,他一面安排将士们妥善安置粮草,加强营地戒备,以防敌军突袭;一面与众将领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营帐中,烛火摇曳,众人围坐于地图前,神情专注。

一位副将指着地图说道:“将军,此次劫粮虽重创敌军,但他们势必会调集兵力,对我军展开报复。这周边地形复杂,敌军或会利用地势设下埋伏。”宝玉微微点头,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沉思片刻后说道:“不错,敌军狡诈,定不会轻易放过此仇。我们不可掉以轻心,需谨慎行事。我意以部分兵力佯装撤退,诱敌深入,再设下伏兵,将其一举歼灭。”众将听后,纷纷点头称是,皆赞此计甚妙。

与此同时,远在贾府的黛玉,心中仍时刻牵挂着宝玉。自收到宝玉书信后,她虽稍感宽慰,但又听闻北疆战事瞬息万变,心中的担忧丝毫未减。每日里,她除了诵经祈福,便是与紫鹃谈论宝玉在军中的情形。

这日午后,黛玉正坐在窗前,手持书卷,却无心阅读,眼神怔怔地望着窗外的翠竹,思绪飘向远方。紫鹃见状,轻声说道:“姑娘,您看这天气正好,不如出去走走,也能舒缓些心情。”黛玉轻叹一声,放下书卷,说道:“也罢,在屋里闷坐许久,倒也觉得烦闷。”

二人行至园中,园内繁花似锦,蝶舞蜂飞,一片春日盛景。然而,黛玉却无心欣赏,只是默默漫步。行至沁芳闸畔,见那落花随水漂流,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与宝玉往昔在此处共读西厢的情景,心中一阵酸楚。

紫鹃见黛玉神色黯然,忙岔开话题道:“姑娘,您瞧那边,香菱正与几位姑娘在那边斗草呢,好是热闹,我们过去瞧瞧吧。”黛玉抬眼望去,见香菱等人嬉笑玩耍,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说道:“罢了,我们且过去看看,也算是凑个趣儿。”

众人见黛玉来了,纷纷行礼。香菱笑着说道:“林姑娘,您来得正好,我们正斗草呢,您也来评评理。”原来,香菱与一位姑娘为了一株草的名目争论不休。黛玉微微一笑,说道:“我也不太懂这些,不过看着你们这般欢乐,倒也觉得有趣。”

正说着,远处传来小厮的声音:“林姑娘,府外来了个送信的,说是有要紧事找您。”黛玉心中一惊,忙与紫鹃匆匆赶回潇湘馆。

回到馆中,只见一个面色黝黑的男子站在厅中,见黛玉进来,赶忙行礼,递上一封信函,说道:“林姑娘,这是宝二爷托我带给您的信,二爷吩咐务必尽快送到您手中。”黛玉急忙接过信,手微微颤抖着拆开,只见信中写道:

颦卿如晤:

劫粮一役,幸得将士用命,大获成功,如今军中粮草充足,士气高昂,破敌之日可期。然敌军遭此重创,必不甘心,近日恐有大战。吾虽有破敌之策,然战事无常,生死难料。若吾有不测,望卿莫要过度悲伤,善自珍重。家中诸事,还望卿多多费心照料。

吾日夜思念卿,每念及与卿相聚之时,便觉心有所依,勇气倍增。只盼能早日平定战乱,与卿团聚,再续前缘。

宝玉敬上

[具体日期]

黛玉读完信,泪水潸然落下。她深知宝玉身处险境,虽信中言语坚定,但字里行间仍透露出对生死的担忧。紫鹃在一旁焦急地问道:“姑娘,信中说了什么?可是宝二爷有什么事?”黛玉摇摇头,哽咽着说道:“他……他说近日恐有大战,生死难料……”

紫鹃听了,也不禁落下泪来,劝慰道:“姑娘,您别太伤心,宝二爷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无事的。这不是还有破敌之策嘛,肯定能打胜仗的。”黛玉擦了擦眼泪,说道:“但愿如此……我只恨自己不能为他分忧,只能在此日夜祈祷他平安归来。”

此后,黛玉每日更加虔诚地在佛前祈福,祈求佛祖保佑宝玉平安。她心中默默念道:“佛祖慈悲,若能保佑宝玉平安得胜归来,黛玉愿一生吃斋念佛,行善积德……” 而此时的宝玉,正带领着将士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一场决定北疆局势的激战,即将拉开帷幕……

且说那宝玉身赴北疆,自劫得敌军粮草之后,便如肩负家国之重鼎,日夜殚精竭虑,于战事筹谋之上,不敢有丝毫懈怠。每至夜深人静,营帐之中,烛火摇曳,他便对着那军事舆图,蹙眉凝思,心中念及圣上所托,边疆百姓之苦,又忧战事瞬息万变,唯恐稍有差池,负了众人所望。(烛光映照着他坚毅而略带疲惫的面庞,那紧蹙的眉梢间,似凝聚着千般思虑 )

恰在此时,喜讯如春风般,不期而至。但闻朝廷所拨粮草,正浩浩荡荡,如一条蜿蜒巨龙,自远方奔腾而来,已至边疆。与此同时,十万援军亦如神兵天降,气势磅礴,随之前行。但见那运粮队伍,逶迤数里,粮车之上,粮草堆积如山岳,在日光映照之下,仿若闪耀着熠熠金光,散发着谷物特有的清香。援军则是军容严整,士气高昂,步伐整齐划一,“刷刷”之声,仿若战鼓擂动,军旗猎猎作响,于风中肆意招展,发出“呼呼”的呼啸,似在向敌军示威。汉军营地之内,顿时一片欢腾,士卒们欢呼雀跃,士气大振,人人皆觉破敌之日,已然近在咫尺,仿佛胜利的曙光,已穿透层层阴霾,洒落在这片热血的土地之上。

宝玉于中军大帐之内,神色凝重,召集诸将。大帐之中,烛火昏黄,光影摇曳,将虎皮帅椅上的宝玉,映照得愈发英姿勃发,英气逼人。(他剑眉斜飞入鬓,眼神中透着坚毅与睿智,面庞因长期的军旅磨砺,多了几分冷峻与沧桑,却更显男儿气概 )众将分列两旁,神色肃穆,身姿挺拔如松,宛如守护边疆的钢铁长城。宝玉身着玄色战甲,那战甲泛着幽冷的光泽,宛如夜幕下的寒星,更衬得他身姿矫健,英姿飒爽。他目光如炬,缓缓环视诸将,而后声若洪钟般说道:“诸位将军,今朝廷粮草与援军已至,我军士气正盛,恰似那弦上之箭,蓄势待发,此乃天赐良机,正是我等一鼓作气,大破敌军之时。狄夷蛮邦,向来狼子野心,屡屡犯我边疆,烧杀抢掠,涂炭生灵,致使我边疆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此番,定要将其赶出边庭,还我边疆黎民太平盛世!”(言罢,右手猛地一挥,那动作刚劲有力,仿佛要将敌军的嚣张气焰,彻底斩灭于无形 )

一将抱拳,身姿矫健,声若雷霆般说道:“将军所言极是,末将等愿听将军调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言罢,双目圆睁,眼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与豪迈,宛如燃烧的火焰,熠熠生辉。众将纷纷附和,声浪如雷,震得帐内的帷幔,都微微颤动,仿若整个大地,都在这激昂的誓言中,为之震颤。宝玉微微点头,神色欣慰,展开那幅详尽的军事地图,修长的手指,轻轻落在狄夷营地之处,说道:“狄夷营地,地势复杂,山峦起伏,丛林密布,易守难攻。然其粮草囤积之处,乃其命脉所在。我军可趁夜黑风高,月隐星藏之时,悄然潜行,如暗夜幽灵般,将其营地重重包围。先遣精锐士卒,如狸猫捕鼠般,悄无声息地摸向敌军哨兵,先除其耳目,而后纵火焚毁粮草,乱其军心。待其阵脚大乱,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掩杀过去,直捣黄龙,必能大获全胜。”诸将听闻,皆觉此计甚妙,纷纷称好,眼神中满是对胜利的渴望与坚定的信念,仿若已看到敌军溃败的场景。

终于,选定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汉军悄然行动。天空漆黑如墨,不见一丝星光,仿佛一块巨大而沉重的黑幕,将大地严严实实地笼罩。旷野之中,唯有风声“呜呜”作响,似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低沉而激昂的前奏。那风声,时而如鬼魅呜咽,时而如猛兽咆哮,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汉军将士们身着黑衣,脸上涂抹着黑灰,仿若与这黑暗融为一体。他们脚步轻盈而坚定,仿若鬼魅般,向着狄夷营地悄然逼近。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却又不发出一丝声响,尽显精锐之师的风范。

行至营地附近,先头部队的精锐士卒,如狸猫般敏捷,蹑手蹑脚地摸向敌军哨兵。四周一片寂静,唯有微弱的风声,和将士们沉稳的呼吸声。只见寒光一闪,利刃在月光下划过一道冰冷而致命的弧线,哨兵尚未反应过来,喉咙间便发出一声闷哼,软软地倒下,未发出一丝声响,便已命丧黄泉。汉军将士们迅速而有序地清理了外围的哨兵,如潮水般无声无息地涌入狄夷营地。那营地之中,一片静谧,敌军皆在睡梦中,浑然不知危险已悄然降临。

与此同时,负责焚毁粮草的队伍,已如鬼魅般悄悄潜入粮草囤积处。此处四周皆是高大的粮垛,散发着淡淡的谷物香气。他们将火把点燃,火苗“噗”地一下蹿起,映照着将士们坚毅而专注的面庞。随后,将士们奋力将火把扔向粮草堆。瞬间,大火熊熊燃烧起来,“噼里啪啦”的声响不绝于耳,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半边夜空,浓烟滚滚而上,仿若一条黑色的巨龙,在夜空中肆意翻腾。那火焰,如恶魔的巨口,疯狂地吞噬着粮草,将一切化为灰烬。狄夷营中顿时大乱,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只见四处火光冲天,喊杀声、哭叫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混乱而恐怖的乐章。他们不知汉军来了多少人马,皆惊慌失措,有的衣衫不整,四处奔逃;有的手持兵器,却茫然无措,不知该冲向何方,整个营地乱成了一锅粥。

汉军趁此混乱之际,大军如猛虎下山般掩杀过去。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夜空,仿若要将这黑暗的夜幕撕裂。这一场厮杀,直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汉军士气高昂,作战勇猛,犹如蛟龙出海,锐不可当。他们手中的兵器在火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着无尽的力量,敌军纷纷倒下。宝玉一马当先,胯下骏马嘶鸣,他手中长枪上下翻飞,恰似蛟龙出海,枪尖所指之处,敌军如割麦般纷纷倒下。(他面色冷峻,眼神中透着凌冽的杀意,口中高呼着鼓舞士气的话语,身上的战甲溅满了敌人的鲜血,却更显英勇无畏,宛如战神下凡 )在他身后,诸将喊声雷动,激励着士兵们奋勇向前,“杀!杀!杀!”的声音响彻云霄,仿若要将敌军的魂魄,都震慑得灰飞烟灭。

整整一夜,厮杀声未绝。待天明时分,晨曦微露,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狄夷的中军已被汉军紧紧包围,水泄不通。但见那中军大帐之外,汉军层层叠叠,如铜墙铁壁一般,密不透风。宝玉骑于马上,神色威严,俯瞰着被围的狄夷首领,高声喝道:“你等蛮邦,屡屡侵犯我朝边疆,烧杀抢掠,罪恶滔天,今日便是你等的末日!”狄夷首领见汉军如此勇猛,此时又被紧紧包围,心中大骇,面色如土。(他嘴唇颤抖,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手中的兵器也不自觉地滑落,整个人仿若失去了灵魂,瘫软在地 )他数次组织精锐部队突围,皆被汉军如潮水般的攻势打了回来。眼见突围无望,营中死伤惨重,狄夷首领无奈之下,只得举起白旗投降。

宝玉骑于马上,神色威严,看着狄夷首领说道:“你等蛮邦,屡屡侵犯我朝边疆,涂炭生灵,罪恶滔天。今日本将军饶你不死,但你需签署投降书,并承诺永远不侵犯大汉边庭,否则,我汉军定将踏平你等巢穴,灭你全族!”狄夷首领面露惧色,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点头,赶忙命人取来笔墨,签下投降书。那颤抖的双手,写出来的字迹,歪歪扭扭,尽显其内心的恐惧与慌乱。

汉军大获全胜,全军欢呼。宝玉下令整顿军队,高奏凯歌,班师回朝。一路上,军旗飘扬,“呼呼”作响,将士们步伐整齐,喊着响亮的口号,士气高昂。所经之处,百姓夹道欢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百姓们的欢呼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一片热闹景象。那欢呼声,如海浪般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对汉军的感激与敬意。

大军回到朝廷,圣上听闻宝玉大破狄夷,龙颜大悦。当即宣宝玉及诸将进宫,论功行赏。只见那宫殿之内,金碧辉煌,金银珠宝、玉器古玩,琳琅满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圣上一一赏赐,旨意一下,浩浩荡荡的队伍便将这些赏赐送往荣国府。那赏赐的队伍,宛如一条金色的长龙,蜿蜒在京城的街道上,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赞叹不已。

且说那荣国府内,自宝玉出征后,黛玉日夜忧心,茶饭不思,望眼欲穿。每日,她常于闺房之中,或凭栏远眺,或临窗沉思,眼神中满是担忧之色。(心中念及宝玉安危,泪水常常不自觉地滑落,打湿了手中的帕子。那帕子上,早已满是泪痕,仿佛在诉说着她无尽的思念与担忧 )这日,忽闻宝玉得胜归来,心中又惊又喜。她早早便在府中等待,身着一袭淡紫色绫罗衣衫,那衣衫质地轻柔,随风微微飘动,更衬得她身姿婀娜,宛如春日里的垂柳,柔弱而不失风韵。发间斜插一支白玉簪,簪上的珠翠微微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显得格外清丽动人。她站在府门之前,双手不自觉地绞着手中的帕子,那帕子已被她绞得皱巴巴的,眼神中满是期盼,时不时踮起脚尖,向远处张望。每一次张望,都带着无尽的期待,仿佛下一秒,就能看到宝玉的身影。

终于,宝玉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之中。他身着战袍,英姿飒爽,脸上虽带着疲惫,但难掩胜利的喜悦。他的眼眸明亮,透着坚毅与柔情,看到黛玉的那一刻,眼中更是闪过一抹惊喜与深情。

黛玉见了,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顺着白皙的脸颊滑落。(她嘴唇微微颤抖,似有千言万语,却一时哽咽,难以说出。

那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流淌,饱含着思念、担忧与喜悦的复杂情感 )宝玉快步上前,眼中满是关切与思念,紧紧握住黛玉的手,

说道:“颦卿,我回来了,让你担忧了。”黛玉泣不成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二人相视,千言万语,尽在这深情的一眼之中。

至此,宝玉与黛玉终得团聚,荣国府内亦是一片喜气洋洋之象。众人皆沉浸在这喜悦之中,仿佛所有的忧愁,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诗曰:

北疆烽火照天烧,胡虏猖狂妄举刀。

宝玉请缨征战去,英姿飒爽胆气豪。

劫粮巧计军心振,破敌奇谋士气高。

夜袭敌营星月暗,火焚粮草鬼神号。

喊杀声声惊宿鸟,刀光闪闪映征袍。

拼将热血酬家国,岂惧蛮夷犯我郊。

苦战通宵天地动,凯旋今日乐陶陶。

荣归故里人皆喜,黛玉盼君泪亦抛。

执手相看情万缕,此心从此共逍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