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501章 改头换面新天地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他父亲何敬洙盘踞鄂州多年,军政财权一手掌握,早已视鄂州为私产。

李从嘉和赵普这番话,无异于要直接剥夺其根基!这比单纯的称臣纳贡要彻底、要致命得多!

何承矩只觉得口干舌燥,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他勉强稳住心神,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李从嘉再次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无法掩饰的惶恐和颤抖。

“上将军、赵大人所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下官…下官愚钝,此前未能体察上将军如此宏图远略与…与雷霆手段!此等大事,关乎鄂州数十万军民前程。”

“下官…下官位卑言轻,实不敢擅专!恳请上将军允准下官即刻返回鄂州,将此番上将军与诸公金玉良言,一字不漏,禀明家父定夺!”

他几乎把头埋到了胸口,不敢看李从嘉的眼睛,更不敢看旁边那些武将们冷冽如刀锋的目光。

他此刻只想立刻逃离这潭州府衙,逃离这令人窒息的压力场。

李从嘉看着下方惶恐不安的何承矩,眼神深邃如古井。

他明白,自己的意思已经清晰地传递过去了。

何敬洙是只老狐狸,绝不会轻易答应。

今日这番话,既是说给何承矩听,更是通过何承矩的嘴,说给何敬洙听。

他想要的,绝非表面顺从的藩属。

他要的,是真正纳入永定军体系的疆土与力量!

若何敬洙识时务,交出权柄,可得富贵终老,家族亦能融入新朝;若其冥顽不灵…那么鄂州也将会有一战。

不需要左右摇摆,只需要忠诚担当!

“可。”

李从嘉终于开口,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平静无波,“何司马且归去,将本将与赵大人之言,原原本本,告知令尊。告诉他,我在潭州,静候佳音。”

他挥了挥手,语气淡漠,“路途遥远,好生歇息一日,明日再启程吧。”

“谢…谢上将军!”

何承矩如蒙大赦,连忙躬身告退,脚步甚至有些踉跄,几乎逃也似的离开了正堂。

那三十船粮米带来的“善意”,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堂内重归寂静。阳光依旧明亮,却仿佛带上了一丝肃杀的寒意。

武将莴彦冷哼一声,抱拳道:“主公,何敬洙左右观望,恐难甘心交出权柄!今日言明收缴兵权只怕不会甘心,反而激起不满?”

李从嘉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军事舆图前,目光再次落在代表鄂州的那个点上,手指轻轻点了点,语气冷冽而坚定。

“此非鄂州一地之事,乃立规矩于天下!今日若容他鄂州半独立,明日便有十个、百个‘何敬洙’效仿!”

“乱世之弊,根源便在藩镇割据,各自为政,令不出府门!此风不刹,纵得一统江山,亦是沙聚之塔,不堪一击!”

他霍然转身,目光扫过堂下文武重臣,字字如金铁坠地:“传令!岭南秦再雄部,整军备战,今年春种结束后,转运余粮,目标南汉兴王府,不得有误!”

“荆岳诸州,水陆兵马,加紧操演!工坊所出之新甲、强弩,优先配给各部!待岭南底定,下一个目标!”

他的手指重重地戳在舆图长江中游那个咽喉要地。

鄂州!

“犁庭扫穴,重整乾坤。”

只有赵普能理解李从嘉的心意,他们二人在无数次讨论后,达成了相同意见,在李从嘉治下没有节度使,政和军,分权而治。

虽然挑战了当下很多权力阶层的利益,将会有很大的阻力,但是为了养活天下百姓,节度使截留的赋税还于底层百姓,更是让天下苍生得到实惠。

阳光将李从嘉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舆图上,那影子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其爪牙所指,已不仅仅是一个腐朽的南汉,更是指向原有势力。

何承矩的惶恐离去,只是一个开始。

一场关于权力归属、关于未来格局的无声风暴,已随着长江的波涛,悄然涌向了鄂州城。

六月,潭州。

夏日的热浪席卷湘江两岸,潭州城却比往年多了几分喧嚣与活力。

官道上的车马络绎不绝,满载着新收的稻米、山货、以及一箱箱洁白如雪的永定烛、澄心堂纸、仙林酿、棉织物、运往四方。

码头边,来自吴越、蜀地、大周的商船争相泊岸,卸下盐铁、海货。

再装上潭州工坊新出的纸张和那些新款衣裳,奇巧的之物。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尘土味、江水的腥气,还有一股蓬勃向上的躁动气息,这是新政催生的活力。

府衙深处,格物院。

此地不闻丝竹管弦,唯有叮当作响的铁锤声、锯木声以及低声的争论。

院中一角,几名工匠正围着一座改良的水力鼓风机,争论着风箱的尺寸与出风效率。

另一侧,司天监的官员正小心翼翼地用那支透明的“寒暑精”(酒精温度计)测量着几盆不同水温,与院正周邺激烈讨论着刻度校准与节气对应的细微差异。

李从嘉一身简便布衣,站在一架新组装的木制织机前,看着匠人演示如何用更省力的踏板驱动复杂的综片,将棉纱织成细密的布匹,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好!此‘踏综机’若能推广,妇人织布,效率可增三成不止!”

李从嘉抚掌道,“周院正,记下此匠人姓名,赏田十亩,银百两!工部速速依样打制,择地推广!”

“谢上将军!谢上将军!”

那匠人激动得浑身发抖,扑通跪倒。

周围工匠眼中无不燃起炽热的火焰,上将军重实利、重巧思,在这里,他们的技艺真正能换得功名利禄!

离开格物院的喧嚣,李从嘉转入了另一处气氛截然不同的所在。

新设的“贡院”草案起草处。

此地窗明几净,唯有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潘佑、张泌等文臣正伏案疾书,眉头紧锁,案头堆满了前朝科举的旧制卷宗。

“主公!”

潘佑见李从嘉进来,连忙起身,手中拿着一份墨迹未干的草案。

“关于这‘明算’、‘格物’两科,列入常科取士,并与进士科并列……是否……过于惊世骇俗?”

他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忧虑:“士林清议,恐难以接受。千百年来,唯有经义诗赋,方是正途啊。”

李从嘉接过草案,目光扫过那些试图打破千年窠臼的条款:废除“行卷”、“公荐”等易生舞弊的旧习,以糊名誊录制确保公平。

除传统的进士、明经科外,增设明算(算学、经济)、格物(天文、地理、百工原理)、明法(律法)等科目。

州试、省试、殿试三级严选,择优录用……每一项,都在挑战着根深蒂固的门阀观念与知识体系。

惊世骇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