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336章 二次御驾亲征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第336章 二次御驾亲征

汴梁城,柴荣正召开朝会。

范质、王溥、王朴、赵匡胤等几名宰相重臣站在前列。

柴荣端坐龙椅之上,威严霸气:“王环的水军练得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半年前陛下安排督造的水军已经成型,右骁卫大将军王环,已练出八千水军,战舰二百余艘。”王朴仔细回答着。

在这之前大周与南唐交战,南唐水军精锐敏捷,大周无法同它抗衡,去年大战打到最后,南唐水军总会乘船逃跑或者,袭扰偷袭,柴荣经常以此为感叹遗憾。

自从寿州返回后,柴荣迅速吸收经验,在汴梁城西汴水岸边制造战舰数百艘,命令南唐投降士卒教北方兵水战,昼夜练兵。

并且任命了右骁卫大将军王环为水军大将,准备今年大战派上用场。

“水军训练完,这就准备出征,前方今日传来战报如何?”柴荣关切问着。

王溥道:“陛下,最新消息来报,南唐李景达为三军主帅,腊月至今一直在紫金山大营,刘仁赡困守寿州城,被李重进将军围困!”

“这李景达在紫金山(今安徽凤台东南)一直想要救援刘仁赡,也想给城中送粮,但是迟迟没有成功,都被李将军挡了击溃了。”

“这刘仁赡真是硬骨头,围困一年还在守着寿州城,粮草断绝,还能坚持这么久。”柴荣感叹的说着。

去年大周与南唐大战,寿州城一直没有被攻克,李重进率领大军亲自坐镇,围困寿州城,派遣其他将领守卫周围小的州城。

这寿州城却一直是交战最凶猛的地方,刘仁赡守城一年已经粮草断绝,屡次向朝廷求救,可是李景达也没办法破开包围。

柴荣问道:“如今围困一年但是仍然未曾攻下寿州,前线大军士气低落,诸位爱卿说如何是好?”

柴荣相貌雄奇,有帝王相,右通文史、善骑射、有智谋,统一之志也日益明显,很多人都知道他这么问的原因,就是想要再次御驾亲征。

老宰相魏仁蒲道:“陛下,去年发兵甚多,且南唐李璟有跪拜朝奉之意,臣以为当停止发兵,休养生息。”

此言一出,不少主和的老臣也都纷纷请命。

在主和派眼中,去年大战发动数十万人出征,最终只取下三州之地,最终灰溜溜回来,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所以不想让柴荣再次发兵,陷入战争泥沼。

再者柴荣发动大战太过频繁,此乃国战,一年之间,战北汉、争蜀国,打南唐……对于一个没有一统的中原王朝而言,是极大消耗。

所以朝中也有主和、主战两派系,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发展考虑,只是出发点不同。

宰相魏仁蒲站在朝堂之上,虽然知道柴荣不爱听这些话,但他作为当朝老臣,深感责任重大:“陛下,去年李谷大人在南唐大战染病,若是他在此处,必然也会认同老臣说法。”

柴荣微微皱眉,却未打断。

他们二人跟随追随下基业,李谷更是文臣中难得的儒将,能领一方兵马。

然而,去年李谷从战场归来后患上了风痹症,在告假满百日后多次表请致仕,陛下虽优诏安抚,但始终不允。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显得格外凝重,不少大臣都在私下里讨论着南唐援兵众多,建议尽早罢兵。

柴荣听到这里,转向范质和王溥:“两位爱卿,朕昨日让你们去李大人府上询问意见,他如何说的?”

范质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寿春(寿州)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李大人认为:“寿春危难困苦,朝夕之间可以攻破。倘若皇上亲自出征,将士就会奋勇争先,南唐援军震惊恐慌,城中守军知道危亡,就必定可以攻下了!”

王溥也补充道:“陛下,李大人尽管身体欠佳,去年在战场中,知道寿春的重要性,并且上书说只有皇上的亲征,才能彻底扭转战局。”

说话间,王溥捧上一封奏折。

显然已是早有准备,如今这大朝会,就是给众文臣武将看的。

柴荣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兴奋,他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宣布。

“传朕旨意,朕要再次亲征,诸位爱卿,随我一举拿下寿州,不容有失!”

魏仁蒲见状,轻叹口气,他自觉做了该做之事,所幸说到底:“陛下,御驾亲征固然能够鼓舞士气,但还需小心为上,臣建议陛下在出征前立下太子。”

这时候宰相们都有责任,皇帝册封皇后,未曾册立皇储,宰相都有督促之职,宋朝宰相们更是如此。

只不过柴荣极为强势,很多重臣不敢直谏。

柴荣听后沉默片刻,缓缓摇头道:“儿子们都还年幼,况且功臣的儿子都没加封,反而独自先封朕的儿子,让寡人如何能心安理得么!”

堂中众人闻言,皆是钦佩不已。他们深知柴荣此举不仅是对功臣们的尊重,更是为了维护朝中的和谐与稳定。

为了这次能顺利出征,柴荣也是做了准备。

“此言休要再提,待天下六合同风,朕自会选贤任能。”

“王朴,你暂时代理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负责京城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张美,任命三司使为大内都巡检,确保皇宫的安全无忧,韩通任侍卫都虞候为京城内外都巡检,以加强城内外的巡逻和防御力量。”

柴荣环视众臣,坚定地说:“此次御驾亲征,不仅关乎寿州一战的胜负,更关系到我大周的国运。”

“朕已安排好一切,务求每一步都稳妥无误。王爱卿、张爱卿、韩爱卿,你们三人责任重大,务必尽心尽力。”

三人也立即表态:“臣必将全力以赴,守护皇宫的安全。”

柴荣满意地点点头,再次强调:“诸位爱卿,朕不在京期间,你们就是国家的支柱。唯有齐心协力,才能共克时艰。”

众臣齐声应诺,气氛热烈而紧张。

见陛下如此一气呵成,安排任命,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而今朝堂上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他要堵住众人的嘴!

在这冬末初春之际,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柴荣终于要二次御驾亲征,发兵南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