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137章 为了活命,靠水吃水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湘江水面波浪起伏。

李从嘉路过江边,春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

他目光所及之处,一位老叟正静静地坐在岸边垂钓。

手中握着一卷麻线。

突然间,麻绳微微一紧,老者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熟练地握住麻绳,开始小心翼翼地收线。

经过一番短暂的拉扯之后,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终于被提上了岸。

这一幕,让李从嘉心中顿时有了新的想法!

这个时代钓鱼可是靠运气吃饭的,因为渔具太简陋了。

李从嘉快步向前走到老者身边,看他手中木杆上挂着较粗的麻绳, 鱼钩也宛如柳枝般粗细。

“老丈,钓了多少鱼?”

老叟回头看了一眼,见是名将军打扮的少年,立马站起身来惧怕的回答道:“将军,今年水大,鱼倒是不少,老朽钓了三条条小鱼,刚刚够熬汤喝。”

李从嘉见他所用鱼线是一种布麻类的细线,由于泡了水,下面已经有些糟了。

吃不住劲儿,显然不可能钓到大鱼。

“你家里可有渔网?”李从嘉又是追问道。

老叟道:“将军,我家中有网,前日朗州叛军撤走,在江上网了三天鱼,网已经湿了,正在晾晒。所以今日出来钓几条鱼。”

“一网能捕多少鱼?”李从嘉追问道。

“老朽一人捕鱼,一网半个时辰,运气好的话能捞上来三五条大鱼。”老丈见这位将军问的仔细,也是一五一十回答着。

“也就是六斤鱼。”李从嘉心里估算着。

李从嘉点了点,这年头没有尼龙纤维,网都是用麻绳和布编制的。

正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真实的情况。

也是敬业的渔民!

因为渔网使用一段时间,必须晾晒,持续使用下去,渔网麻绳都会被泡的糟烂,根本不耐用。

李从嘉和老者聊了一阵,了解当下情况,这钓鱼完全是个技术活!

老叟是个渔民,钓了半辈子鱼,所以这大灾之年过的还算不错。

想想后世有专业的钓竿和超细的强韧的鱼线,都有很多人钓不到鱼呢。

小渔船一网下去,能捕捞几百斤的鱼。

这个时代的捕鱼产量,是后世远远不能比的。

李从嘉知道最早原始人用兽筋钓鱼!

到后来秦汉时期发展用蚕丝,金属丝,唐宋开始用麻绳,元、明时期由于棉花的大力发展,纺织技术大大地提升,已经可以用棉绳钓鱼。

现在这种麻绳,宛如柳枝粗细,太粗了钓不到鱼,太细了遇到大鱼钓不起来。

所以很多人都用竹网编制的鱼具……

李从嘉了解些情况后,兴奋的回到潭州城中。

“我要做些渔网,动员潭州百姓捕鱼为生,能救一些人算一些人!”

李从嘉想着现在地里没粮,山里没兽,只剩下浩浩荡荡的湘江水,还能养活人。

岳州城更是靠着洞庭湖,那是内陆巨大的产鱼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他要把后世改进的渔网提前做出来。

提高捕捞技术,能救多少人算多少人,这年头大江大河里的鱼很多,就是网不上来。

折返回潭州城中,李从嘉发动户曹官吏,收集渔网,并且在渔网上挂上了鱼钩。

整整折腾了一夜。

李从嘉按照宋朝时期出现的渔网,织成了一种缗钩的捕鱼工具。

它由一根长主线和多个带有锋利鱼钩的支线组成。

这种渔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鱼类的行为习性,使得渔民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捕捞到更多的鱼类,极大地提高了捕鱼效率。

第二天一早,湘江水面上。

在李从嘉的安排下。

“出发!”

两艘小船在江面上平行而行,渔民站在船上,手持着那根连接着数百个鱼钩的纶线。

慢慢的放入江水中。

拉网的范围巨大,展开之下足有将近三丈宽,两艘小船横在江面上同向而行。

旁侧武将、文吏指指点点,看着江上两艘小船,不知道李从嘉要干什么。

这些鱼钩,间距大约一尺左右,末端还附有黑色石块,以保证它们能够顺利沉入水底。

董蒨这两日看着李从嘉忙活,却啥也不懂:“这黑色石块是什么东西?”

“那是铅块,铅块重能让渔网快速的沉下去。”李从嘉解释说着。

当两船缓缓前行时,这串相连的鱼钩,在水中形成了一张大网,等待着路过的鱼儿自投罗网。

特别是应用铅坠,让渔网瞬间就张开了,再用拉绳兜住四个角。

两船滑行瞬间就兜住了不少的鱼。

随着船只滑行,渔民只觉渔网越来越重,里面兜住了不少鱼。

“快,收网!”

“这劲太大了,我快兜不住了。”

当两船慢慢合拢,将渔获兜上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讶了!

只见渔网之中,活蹦乱跳,足足有上百条鱼和鳖类。

“竟然能有这么丰厚的收入。”

张璨惊讶的说着,他是运粮民夫出身,从小在江边长大, 也没见过这种方法!

“百斤鱼获,熬上鱼汤,能够数百人吃饱一顿了。”张泌也是感慨的说着。

李从嘉见这两艘小船,四个人,一网兜下来就有这么多鱼获,也是颇为欢喜。

“董蒨在这里主持捕鱼之事,捕捞的鱼获,快运到城中,百姓以鱼食为主!”

“张泌,让潭州户曹组织女工,用苎麻织网,越多越好,命令府衙把战船都拿出来,来江上捕鱼!”

苎麻是纤维最细,最耐用的一种麻绳原料。

一场轰轰烈烈的捕鱼行动,就此拉开序幕,有官府组织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除了耕种之外,最快的收获就是捕鱼……

这类渔具的使用,使渔获量大为提高……几天下来,近百艘小船,下江捕鱼。

渔具至此又有了一次飞跃,李从嘉把后世南宋的捕鱼技术提前问世了。

也就是在同一天, 岳州城已经开始了一场大战。

张璨、马成信率领百人大队,最先骑快马赶到岳州城。

此时岳州守军杨师璠!他是蒲公纪手下的一名裨将,去年升职为岳州指挥使,领兵两千,镇守岳州,掌管兵权。

这几日他也是密切关注着,潭州城大战。

杨师璠刚刚听说朗州军大败的消息,他做事沉稳,一板一眼。

此时湖南全境,都归属王逵统辖,在自己的国家内,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况且潭州大战,双方惨烈,他也不知道王逵被杀。

只是打探的消息,朗州撤军,全都退守益阳。

在他收到战报消息的第二天,依旧照常,开放城门,商旅通行,百姓络绎不绝。

张璨,马成信等人已经混入了岳州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