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136章 灾民遍野 人间炼狱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李从嘉投入到安抚流民,恢复春耕的工作中。

大战过后,潭州城宛如一片废墟,处处可见战争留下的伤痕。

城墙上的砖石多有崩塌,一些地方甚至露出了内部的夯土结构。

城门旁横七竖八地躺着破损的攻城器械残骸,仿佛在诉说着曾经激烈交锋的故事。

李从嘉来到潭州城外。

看着满目疮痍,荒芜的农田,十室九空的场景。

让他这个后世人,看着实在痛心。

哀叹道:“这半个月,三万人的伤亡,把潭州城也毁坏了。”

城外,房屋倒塌,断壁残垣间偶尔还能看到未熄灭的余烬。

在微风中轻轻飘荡着灰烬。

董蒨也是忧心道:“兵乱一起,百姓十之七八都跑了,饥民遍地,活下去都难。”

张泌道:“当务之急,组织城内人员赶快出来春耕。”

大路上不再有往日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寂静。

仅有的几个行人也行色匆匆,脸上带着疲惫与忧虑。

四月本应是春耕的好时节,但连绵不断的战火,却使得这一年的农时被无情地错过了。

众人一路向着郊外而去。

张泌又道:“无主之地,就分给流民安家,能找到田籍归属的就安排恢复农耕。”

田野里原本应该是一片繁忙景象的土地,现在却显得异常荒凉。

田埂上杂草丛生,水渠干涸,只有几只野鸟在空中盘旋,似乎也在寻找着失去的食物来源。

李从嘉眺望着远处的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若不能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不仅会影响到百姓的生活,更可能动摇整个城池的根基。

“我们虽然失去了最佳的春耕时机,但是现在行动起来还不算晚。”

李从嘉的声音坚定有力。

“传我命令,立即组织人力清理战场、修复水利设施,并为农民提供种子和工具支持。对于那些因为战争而丧失劳动力的百姓,给予支持。”

“记住,不许侵扰百姓,滋扰乡里!”

众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随后,李从嘉又讨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张泌为主,因为他在县里做过主簿,对于农耕管理有些方法。

设立临时救济站,向受灾群众发放粮食,强压商人降低物价,减轻民众负担,同时向朝廷请命,减免赋税……

为了确保这些政策能够有效实施,他还亲自监督各项工作进展,持续跟进落实情况。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潭州城逐渐开始了修复的过程。

虽然道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但在李从嘉的带领下,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李从嘉忙了几日,听到前方岳州城中,回复战报。

众将士已经抵达岳州城。

按照现在这个消息传递速度,李从嘉心中估算着三五天左右的时间,就会有结果了。

他安排完城中之事,又一次来到城外。

李从嘉和亲卫骑着马缓缓地穿过村落的小道,四周的景象让他眉头紧锁。

潭州城旁的村庄,已经渐渐有了些人影。

不少逃避战乱的人,也都回到乡里。

这几日官府的动员下,农田上能看到田典、李正和乡勇兵丁,着手耕作。

也能看到很多饥民,面黄肌瘦,他们拖家带口,背着简陋的行李,脸上麻木中带着一丝欣喜。

不少逃难的百姓,看到一队人马过来,本能的先是逃跑。

“我们是潭州守军,各位乡亲父老不用担心,快快回乡种地。”

宋克鹏等人高声喊着,把这些乡野山民喊回来。

一个带队的老者闻言也不跑了,哭丧着脸,诚惶诚恐的说道:

“大人,我们已经没有吃的了……”

李从嘉下马安抚道:“老丈不用担心,快回家种地吧,我们不会抢你的,我们巡视乡里,看看有没有横行乡里的兵痞。”

老者闻言心中稍宽道:“我们的房子全毁了……”

“大人,能不能给点种子?我们还想种点粮食……”

“哎!”

李从嘉也是哀叹一声,看着这些逃避战乱的百姓。

个个饿的面黄肌瘦,只有几个青年男子背着一小袋子粮食,想必这些种子是他们救命吃食。

见他们一行几十人人,男女老少都有,却没有小孩。

董蒨见他们悲惨模样安抚道:“前面城边有粥棚,你们先去吃点粥,然后粮食留着种下吧。”

“谢谢青天大老爷,让我们有口饭吃能活命。”老者拜了拜。

后侧几名妇女却抽泣的哭了起来。

“怎么了?他们胁迫你的?”宋克鹏问道。

“民妇的孩子死了,差几天,没挺过来。”那几名妇女说着。

李从嘉见这群男子神色略微慌张些,显然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这年头易子而食,人伦惨剧也会发生,想想这几十人领着孩子逃兵灾。

拿着一点活命粮食,易子而食,也有可能……

面对这样的场景,李从嘉的心沉甸甸,不禁想起了那句感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者哀叹一声:“前年兵灾,去年大旱,今年又闹了兵灾,不让人活。”

“以后潭州城,只要有我在,我一定让他富足安康!”

“各位乡亲们,请相信我,我们会一起度过这个难关。”李从嘉坚定信心说着。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未来一定会有好转的一天。这几日去粥棚领吃的,赶快把粮食种下去。”董蒨也嘱咐了几句。

说罢,一行人叩拜而去。

这一路上,三三两两,会遇到这样逃难的流民。

李从嘉也遇到在荒野里扒光衣服的死尸,死尸残缺不全的身体,似乎被人拆卸啃食了。

人间惨剧,莫过于此。

宛如炼狱……

五代十国的乱世,人命如草。

李从嘉尽快安排救济物资,并组织人员帮助修复房屋、清理道路,同时沿街清扫掩埋死尸,避免产生瘟疫。

视察一圈,处处可见到游荡的灾民。

鼎盛时期五十余万人口的潭州城,而今就剩下十余万人,大战之下的毁灭性打击。

但这一切,收效太慢了,他自己也是粮草不足,特别若是打了岳州,若是有粮食还可以互相救济,若是没粮,还得想办法支援。

战后安抚工作,可真是愁死人!

李从嘉看着浩浩荡荡的湘江水,突然想到了些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