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312章 李璟昏庸,害人性命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八月末的南唐朝廷,清晨的大朝会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

宫殿外的梧桐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在微凉的晨风里簌簌作响,仿佛整个金陵城都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气氛。

“陛下!”

冯延巳出列,他身着紫色官服,腰间玉带微微晃动,声音清朗而自信。

“仰仗陛下天威,如今大周退兵,只有李重进仍在寿州城外陈兵,并且占领三州之地。臣以为,可以派人去策反李重进,让他背叛大周。若我们许以高官厚禄,他未必不会心动。”

大殿内,朱红色的立柱撑起高大的屋顶,金黄色的琉璃瓦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

李璟坐在龙椅之上,他的脸庞略显疲惫,但目光依旧坚定地注视着下方众臣。

宋齐丘听闻此言,立刻附和道:“冯大人所言极是啊!”

“陛下,李重进若是能被策反,那对我大唐来说,无异于平添一员猛将,而且还能削弱大周的力量,何乐而不为呢?”

这战事刚刚结束,朝廷里的相公们,似乎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沉浸在喜悦中。

然而,韩熙载却皱着眉头站了出来。

他身穿青色官袍,神色严肃地看着冯延巳等人。

缓缓开口道:“诸位大人恐怕太过乐观了。李重进携大胜利之势,刚刚在与我朝的大战中有所斩获,又怎会轻易背叛柴荣?况且,我们贸然策反,反而容易激怒柴荣,到时候大周再次兴兵,我们岂不是自寻烦恼?”

陈觉也急忙上前一步,说道:“韩大人,此言差矣,这李重进若是封高官厚禄知晓我大唐诚意,此事未必不成!”

“真是可笑,孙大人还被柴荣掳去了,岂能轻易挑拨。”

常梦锡也跟着说道:“微臣认为,韩大人所言在理,李重进是柴荣心腹大将,我们这般行事,风险太大,收益却难以保证。”

冯延巳闻言冷笑一声,道:“韩大人、常大人莫不是害怕了?若是连尝试都不敢,那我们大唐还如何与大周抗衡?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们一步步逼近金陵吗?”

韩熙载毫不示弱,提高声音道:“冯大人,我们并非害怕,而是要审时度势。盲目冒险只会陷入更大的危机。你只想着一时之利,却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后果。”

大殿内的争吵声越来越大,犹如外面渐渐浓重起来的晨雾,将整个朝堂笼罩得更加模糊不清。

李璟听着众臣的争论,眉头紧锁。

此时宋齐丘、冯延巳党羽权势极大,朝堂内几乎都是他们派系之臣。

最终,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沉思片刻后说道:“朕决定采纳冯爱卿的意见,修书一封,去策反李重进。”

李璟看着众人,又继续说道:“诸位爱卿,也要考虑明年战事。”

“南面有燕王李弘冀对抗吴越大军,西面有郑王李从嘉剿灭南平高氏,北面有齐王李景达对抗大周军队,虽有波折,终于算是守住了大部分城池。”

“而今东面是海,剩余三面都是敌非友,皇太弟景遂,要为朕分忧啊!在这般无所作为,还有何用。”

今日李景遂也在朝中,李璟这话是说给他听,嗔怪他毫无建树。李景遂排名老三,是东宫太弟,未来的皇位继承人。老四李景达在外厮杀,他却一事无成。

“弟惶恐,必定为陛下分忧。”李景遂说了一句,不再多言。

宋齐丘、冯延巳闻言,心中一动,陛下李璟是动了换东宫之主的念头了。这件事情他们可要做做文章。

金秋九月,汴京城内一派丰收的景象,金黄的银杏叶在微凉的晨风中飘落。

大周皇宫的大殿之内,一场隆重的大朝会正在进行。

高高的龙椅之上,大周皇帝柴荣端坐,他身着明黄色龙袍,面容威严。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整个大殿庄严肃穆,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脚步轻微挪动的声音打破寂静。

孙忌也被带到了汴京,他站在中书省官员之后的位置,虽然站得靠后,但他那挺直的身姿格外引人注目。

他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脸上满是岁月刻画出的坚毅线条,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倔强之气。

柴荣对孙忌一直优待有加,每次朝会都特意安排他这个位置,并且经常召见他,赐予高官厚禄。

然而,孙忌却始终不肯献策,无论柴荣如何询问南唐国内虚实,他都只字不提。

此时,前方战报传回,攻打南唐战事不顺利。

他心中憋着一股火,想要重新谋划攻打南唐之事,柴荣自己五月份退兵,其他大军已经七月份全都撤回来,而今只留下李重进镇守在江淮各地城池。

朝会之上,柴荣他忽然目光如炬地看向孙忌,沉声问道:“孙大人,朕今年攻打南唐取得进展,因为秋收在即,现已退兵。明年朕欲再举大军,你可知南唐守军虚实?”

孙忌听闻此言,心中暗叹一声。

他缓缓抬起头,那双坚定的眼睛直视着柴荣,朗声道:“陛下,臣乃大唐之臣,食大唐之禄,忠大唐之事。大唐守军虚实,臣岂能相告?即便陛下以利诱之、以威逼之,臣也绝不会背叛我主。”

大殿之内顿时一片哗然,众大臣纷纷侧目看着孙忌,有的面露钦佩,有的则露出不解之色。

柴荣眉头紧皱,脸色阴沉下来,他压住心中的怒火,又问道:“那你可知,若朕明年再度兴兵,南唐能否抵挡得住?”

孙忌依旧毫不动摇,他铿锵有力地回答道:“陛下神武,天下共知。但我主李璟仁德,南唐上下一心。不论陛下明年是否兴兵,臣只知效忠我主,绝不做任何有损南唐之事。”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仿佛宣告着一个忠臣耿直不屈的精神。

“愿陛下也心系天下黎民百姓,共同和谈,避免生灵涂炭。”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件突发事件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兵部侍郎汇报道:“陛下,微臣收到一封奏报,乃是李重进将军,所转送。”

“说南唐李璟老儿要策反招降他。”

说话间,已有太监将去侍郎手中取走了奏折。

“什么!”

这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柴荣心中对孙忌本就积累的一些不满瞬间爆发。

“啪!”

柴荣看完奏折后,重重的扣在了桌子上。

猛地站起身来,双目圆睁,脸上的肌肉因愤怒而微微抽搐,他指着孙忌大声怒责道:“好个求和,好个心系黎民百姓,暗中策划我大周将领,你竟敢欺君!”

“你看看李璟老儿的亲笔信。”

一封奏折中夹着信,摔在了他的面前。

孙忌闻言,心中一凉。

“我命休矣!陛下害苦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