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320章 朝廷里的惊讶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第320章 朝廷里的惊讶

清晨,薄雾笼罩着金陵城的街道,李从嘉身着朝服,乘坐轿辇向皇宫进发。

不少臣子们小声地交谈着,目光不时投向李从嘉所在的轿辇,心中满是惊讶。

“昨夜郑王回京了!”

“是啊,今天朝会要有大事了。”不少官员议论着。

到达大殿外!

李从嘉从容地下了轿辇。他身高近八尺,身材挺拔如松柏,十九岁的年纪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气度。

他的额头饱满,面容俊朗,一双深邃的眼眸平静如水,却又暗藏波澜。他迈步向前,每一步都稳健有力,引得周围之人纷纷注目。

进入大殿后,李从嘉站在以前的位置上,静静地等待着。

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宋齐丘、冯延巳等当朝权臣,目光若有若无地扫向李从嘉,他的眼神阴鸷深沉,时刻防备着这个年轻的皇子可能带来的威胁。

冯延巳也是如此,他的目光看似平淡,但其中蕴含的警惕与算计却让人不寒而栗。他们都在心中暗暗思忖着,面上却都是和煦的笑容。

不久,只听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李从嘉抬头望去,只见自己的父皇李璟在太监们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大殿。

两年未见,李从嘉发现父皇的身体明显发胖了,脸上的肉松弛下来,整个人看起来有些臃肿。

他脸上带着一丝红晕,似乎昨晚饮酒过量,此刻还有些醉意未消,走路时身体微微摇晃,已没有了昔日的威严和精气神。

这时,一名太监走到大殿中央,尖细的声音响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文武百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从嘉也跟着跪下,动作优雅而标准。

李璟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落在李从嘉身上,满是欢喜。

“从嘉啊,你此番从岳州前线赶回来,为父甚是欣慰。这两年来,你守住潭州、收复岳州、朗州,平定苗蛮,更是打到岭南以北,收复湘江大地,还攻下高平三州之地,真是朕的骄傲,其他臣子都要以六皇子为楷模。”

李从嘉闻言,立即出列跪下,朗声道:“儿臣不过是尽忠职守,能得父皇夸奖,儿臣深感荣幸,儿臣不敢居功。”

此时,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窃窃私语起来。一些年轻的官员眼中满是钦佩,低声说道:“郑王真是我大唐的栋梁啊。”

年长的老臣则捋须而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然而就在这时,冯延巳站了出来,他面带微笑。

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郑王战功赫赫,实乃国之幸事。只是如今二十余州之地尽归六皇子掌控,地方治理繁杂,恐六皇子分身乏术!”

“老臣建议,派遣一些官吏前往协助治理,这样既能减轻郑王的负担,又能更好地管理各地事务。”

宋齐丘也附和道:“冯大人所言极是,陛下。毕竟疆域广阔,仅靠一人力有未逮,派些能吏前去,也是为了我大唐的长远发展考虑。”

陈觉接着道:“正是如此,陛下。而且这些官吏可以将各地的情况及时汇报朝廷,让朝廷更好地了解地方动态。”

魏岑更是添油加醋地说:“陛下,臣等担忧郑王可能会被地方琐事缠身,耽误了朝堂大事。派遣官吏协助,也是为了确保六皇子能够专心于更重要的事务。”

他们四人在朝堂上冠冕堂皇地说着,其实心中打着各自的算盘,主要目的就是削弱李从嘉的势力,好让自己人插进去。

朝堂上有些臣子听出了其中的玄机,有的皱起眉头,暗自为李从嘉担心。

有的则是幸灾乐祸,觉得郑王的好日子到头了!

还有一些墙头草般的官员,则是观望局势,等待着看风向如何转变。

而李从嘉始终站在那里,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不急不躁,仿佛对这一切都早有预料一般。

他静静地听着四人的言论,眼神平静如水,让人捉摸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李从嘉听冯延巳等人说完后,朗声说道:“几位大人所言甚是,儿臣确实需要人来治理地方。儿臣也希望这些官吏是经过考核的能臣干吏!”

“还请父皇允诺,这些官吏派遣之后,儿臣想对他们进行一番磨练,以确保他们能胜任治理之职。”

冯延巳等人面面相觑,没想到李从嘉答应得如此干脆。

宋齐丘说道:“郑王真是心系朝廷和百姓啊。”

陈觉也附和着:“正是,这般做法才是为国为民。”

李璟看着李从嘉,满意地点点头:“从嘉的想法很好,那就派遣能臣前去湘江之地吧。”

冯延巳等人连忙表态道:“老臣必定在朝中仔细选拔贤才,绝不负陛下重托。”

宋齐丘也说道:“老臣也会尽心竭力,选出合适之人。”

就在众人讨论此事结束后。

齐王李景达突然开口:“陛下,如今江淮沿线战事稍缓,但怕明年还会有大战。周贼攻打恐怕难以扛住,需要朝廷支援些粮草兵马。”

宰相严续听到这话,脸色顿时苦了下来,他说道:“陛下有所不知啊,这一年来多场大战,耗空了粮草储备。如今要再拿出粮草兵马支援,实在是有些为难啊。”

朝堂上一时议论纷纷,有的大臣担忧地望着严续,有的则看向李景达,思索着如何解决这棘手的问题。

众人一听严续的话,心中暗道原来这才是今日最重要之事。

这周贼与大唐的大战,才是正题啊。

只见宰相严续缓步出列,对众臣说道。

“诸位大人有所不知,这淮河南岸、长江两岸,为了抵御周贼,抽调了几十万兵力。这一来二去的,国库积累消耗一空。”

“今年秋收的粮草还没上来呢,而且因为大战波及,庄稼受损严重,收成欠佳,这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举步维艰啊。”

孙忌被抓后,宰相严续接替了他的职位,此时主管户部,所以他开始哭穷了。

户部尚书常梦锡站了出来,他坚定地说道:“不管怎样,咱们也得抽调粮草支援前线。”

说着,他赞赏地看了一眼李从嘉,然后对着众臣说道:“郑王今年缴纳粮草二百万石,这些粮草正在向朝中运输呢。”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大臣们纷纷抬头看向李从嘉,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有人低声惊呼:“什么?二百万石?”

有人瞪大眼睛:“这才两年时间啊,郑王治下竟然能收上这么多粮草税赋?”

还有人掰着手指头算着,“这几乎顶得上五分之一的税收了,真是不可思议。”

李璟也是满脸惊讶地看着李从嘉道:“从嘉啊,真有此事,如此短的时间内,竟能有这般成绩,实在是令父皇惊喜不已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