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82章 文人我在行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汴京城,皇宫内。

郭威坐在龙椅上,龙椅本身则是用名贵木材制成,椅背上雕有两条栩栩如生的巨龙,它们盘旋而上,似乎要冲破屏风,翱翔九天。

大殿两侧,整齐排列着身穿铠甲的禁军,他们手持长矛,面带威严,静默站立。

如同一尊尊活生生的雕像,守护着这份宁静与庄严。

当蒲公纪再次跟随使者们步入这宏伟的大殿时,心中不由升起一种敬畏之情。

这里不仅是一座宫殿,更是一个权力的象征。

蒲公纪三拜九叩,向龙椅上郭威行礼。

郭威看向下方,叩拜的人说道:“蒲大人,免礼平身,朕听闻你有秘事要奏报。”

蒲公纪起身看了一眼左右说道:“感恩陛下今年敕封我等官职,但是潭州未曾收复,还有唐朝小贼在作乱。”

“恩,前些日我也仔细了解这个情况。”郭威回应着。

蒲公纪道:“李从嘉此子狡诈,连番火攻,守住了潭州城 ,而我大军也因刘言大都督突然去世而内乱一阵。”

“损兵折将,损失了不少人马。”

“王逵大人准备,明年春三月初,攻打潭州收复湖南全境。此绝密之事,不能走漏风声,杀他们个出其不意。”蒲公纪悄悄说着。

柴荣也在堂中,追问道:“潭州城天下雄城,外有湘江环绕,不好攻打!唐朝养兵一年,怕难以攻破。”

蒲公纪道:“王逵大人已经制定了出兵计划,而且在潭州城中还有内应,这是王大都督列出的攻城之策,出兵之时,要面呈陛下。”

郭威让太监取来蒲公纪准备的出兵计划,坐在龙椅之上,边看边点头。

“若是允许请陛下批准,我等将准时出兵,攻击唐朝。”蒲公纪恭敬说着。

“准奏!”

郭威批复后又将文书还给蒲公纪。

蒲公纪感恩戴德,随后又说道:“陛下,今年南方大旱,王逵大人刚刚统兵,全军上下粮饷不足,还望陛下恩赐。”

郭威嘴角一抽,心道:“这帮滑头,在这儿等着自己呢!”

在场之人都是人精,实际上王逵割据一方,名义上遵从天子号令,还假模假样的把出兵计划拿出来,对付共同敌人南唐。

这就是走走过场,天子郭威对他们没有实际掌控权,但是要出兵得给我粮草。

一举两得,一个要拖住南唐,一个要收复潭州。

这也是蒲公纪虽自称臣子,而却以使者身份觐见的原因。

郭威一代雄主,知道怎么做最有利益。“将士辛苦,自然要赏赐些粮食财货,但是切记要按期出兵,扰乱唐朝边境。”

“荣儿,你安排几名得力武将,去支援支援。”

蒲公纪心中一楞,心道:“这个老皇帝,摸爬滚打一辈子,想要派几名将领渗透进来,这个事情也不好回绝。”

“潭州城有内应,可一举破之,不劳朝廷千里派兵。”蒲公纪回应道。

郭威白了一眼道:“李从嘉千里送粮,转战潭州,我们也派些送粮民夫,让赵匡胤带些人去送粮!”

这是郭威将一小部分势力插进去的一个最好时机,双方也不至于撕破脸皮。

蒲公纪心道:“等以后潭州大战结束,定有办法将这派过来的人马打发回去。天子命令,他也不能再次回绝。”

只能叩拜道:“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从嘉不知道,自己这个送粮事情,还引发了蝴蝶效应。

让天子郭威找了借口,把赵匡胤安插到了湖南。

此时他正手持折扇,伪装成文雅公子,在馆驿旁边,热闹的大街上悠闲的散步。

夏日的汴京城,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街道两旁,繁花似锦,热闹非凡。

一位风度翩翩的贵公子缓步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

他身穿一袭淡雅的青衫,腰间系着一条精致的玉带,头戴乌纱帽,脚踏云履,手中轻轻摇曳着一把素雅的折扇,正是李从嘉。

李从嘉虽然装扮得如此华丽,颇有贵公子的傲气,时不时与路过书斋,或是驻足欣赏街边艺人精湛的技艺,显得悠然自得。

这文弱的书生气,任谁都不会将他和头戴盔甲的武者联系在一起。

此时,一群穿着华贵的少年公子从街角走来。

他们谈笑风生,显然也是来享受这美好春光的。

这群人中,为首的一位见李从嘉在书斋前。

看了好一阵不由自主地上前搭讪:“这位兄台,见你在书斋前停留许久,不知尊姓大名?”

李从嘉微微一笑,折扇轻摇,温文尔雅地回答道:“在下周磊,徐州人,因仰慕汴京繁华而来。近日明经科考,也来试一试。”

“一样,一样,在下石熙载我等也是为了科考!”

唐朝时考试当官有明经和科举。

明经相对考试内容简单,围绕经义进行比试和答辩,容易考中,考中后做一些低层次小官!

而科举考试则是考进士,难度大,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中了可以出入朝堂当大官。

因为明经科考在即,很多人都为了明经科考而来。

石熙载随即笑道:“原来是徐州的才子!一起喝一杯。”

李从嘉拱手作答:“恭敬不如从命,今日能与各位结交,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都是少年公子,自然愿意交往。

“不知道,周公子学的是哪门经?”石熙载打听问道。

“学的冯道宰相的九经!”李从嘉早已为自己编了个身份。

冯道是当朝宰相,可以说当今天下文臣第一人。

所以很多人热衷学他的经义理论,因此李从嘉找了个这样的身份。

因为冯道历经五代,四朝为相,担任过十个帝王的宰相,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可以说是活生生的五代史书,冯道也是当今郭威手下第一文臣。

石熙载闻言倒吸了口气,羡慕道:“周公子好气运,走走探讨下经义。”

李从嘉凭借不俗谈吐和见识,很快和这几名贵公子,打成了一片。

在他刻意的交往下,洒下几次喝酒钱,认识了一名礼部官吏的公子。

这一日晚间,李从嘉回到客栈,见无人跟踪,这才回到了小院。

对于李从嘉近日举动,莴彦都有些看不透。

在这危急时刻,自己主公经常出入酒楼画舫,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呢。

莴彦却有些愁苦道:“主公,这两日事情进展缓慢,迟迟没有蒲公纪消息。”

李从嘉却道:“不用担心,我这里有好进展,应该能有突破机会了。”

他看着莴彦等人疑惑不解的表情。

又神秘笑道:“这和当初刺杀刘言不同,咱们主要目的是盗取情报,杀了蒲公纪虽然简单,但可能会打草惊蛇,所以要盗走情报更难……”

“我心中自有计策!就等明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