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100章 帝王郭威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公元954年,大年初一。

与南唐的歌舞升平,欢声笑语截然不同。

在后周的宫殿里却是一片愁容惨淡。

因为皇帝郭威病重了。

就连宫廷的晚宴都没有参加。

大年初一是天子祭天的时候,一代雄主郭威在太监的搀扶下走上了马车。

郭威身着皇袍,头戴高冠,依旧威严,但是神情却有些木然,他极力控制自己,却连马车都走不上去。

他要去圜丘祭天!

这是一年以来最重要的日子,身为皇帝他必须参加。

但是他染了风疾……中风了。

他的身体有些僵硬,已经不能走路了。

宰相郑仁诲看着平日威风凛凛,日理万机的皇帝,竟然走路都有些费劲,不禁想起三年前,他骑着战马,杀回京城的枭雄模样。

而今却中风了,严重的都难以走路。

队伍行进了半天,走到开封城北。圜丘之上,旌旗飘扬,乐声悠扬,百官肃立,百姓静观其变。

郭威身着黄袍,头戴冕冠,神情庄重地站在祭坛之下

在寒冷的冬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大雪。

圜丘之上,风声呼啸,吹得旗帜猎猎作响。

似乎连天地都在为这庄严的祭天典礼增添几分肃穆的气息。

四周的树木,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格外孤寂,它们那光秃秃的枝桠像是在向苍天伸展的手臂,祈求着什么。

郭威站在祭坛之下,他那瘦弱的身影在宽大的龙袍下略显单薄,脸色苍白如纸,双眸中却依然透着一股坚定与威严。

尽管身体不适,但他坚持要亲自参与这次重要的祭祀活动,以昭示新朝的正统性。

由于病痛折磨,他只能微微抬起头来,远远地瞻仰着圜丘之上的祭坛。

寒风吹过,郭威的眼角流下一丝泪水。

他恨自己手脚,不听指挥,不能完成复杂而冗长的祭天礼节,只能仰头看着天,表示敬意!

上次流泪还在三年前,他赶回京城,看着全家老小,一百余口人被送到城门口砍头,他撕心裂肺,却无力回天。

他发誓要杀了刘承佑,这个只知道猜忌的废物皇帝!

自己孤家寡人,也要做一个人好皇帝。

于是他登上九五之尊的位子,彻骨的寒意和孤独感袭来。

没日没夜的国家大事要处理。

但他立志要当个明君,崇尚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促进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好转!

战大辽,杀北汉,收复朗州……

而今后周内刚刚稳定,他却染了风疾重病!

对于内心骄傲的皇帝,他多希望自己能威风堂堂的完成这项礼仪!

但是他只能,仰头望着天,任由寒风刺痛着双眼,吹着他心中的不甘!

在礼官的引导下!

负责礼仪的大臣恭敬地捧着酒爵,缓步走到祭坛前,将美酒倾洒于地,象征性地献给天地神明;

接着,又有官员手持币帛,稳稳地放置于祭台上,代表皇帝向苍天敬献礼物。

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所有动作都严格按照古礼进行,不容有丝毫差错。

大臣们列队站立在郭威身后,他们穿着整齐的官服,头戴乌纱帽,每个人的表情都异常凝重。

当看到皇帝因病体虚弱而无法亲自完成祭天仪式时,众人心中不免泛起一阵忧虑。

几位老臣的眼角甚至湿润了,他们深知这位开国君主为了江山社稷付出了多少心血。

此刻,看着他病态的模样,心中既感伤又担忧。

柴荣转身对着赵匡胤悄声说道:“父皇!病体让人忧心啊。”

赵匡胤道:“我才十余日未见陛下,怎么如此严重了。 ”

“腊月寒冬,父皇日夜操劳批复奏折,有一天突然晕在案几上,起来时有些口角流涎,难以说话。”

“几名御医急忙施针诊治,才打通经络好了很多!”柴荣悄声的对着心腹说着。

不少内侍的大臣也都悄声的议论。

有些人说皇帝只需要再修养一段时间就能好,但是毕竟50余岁,大家都对他充满了担忧,而且他还事必躬亲。

礼部尚书小心翼翼地接过酒爵,步伐稳健地走向祭坛,将美酒洒在地上;

另一位官员则手持币帛,缓缓走上前去,稳稳地放在祭台上。

祭天大典结束后!

郭威说道:“宣读圣旨!”

旁侧一名内臣,早就知道皇帝的用意,拿出了一封准备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今天下百姓苦命,多有迫于生计而入狱者,实行大赦……改换年号为显德元年……与蜀地通商贸易……!”

一条条新的诏令宣读下来。

听到这些消息,众臣先是感到一阵惊喜,随后便是深深的感动。

他们知道,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仍然心系天下,大赦百姓是考虑天下苍生。

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更是忍不住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表示对皇帝圣明决策的支持与感激。

实际上,这一系列措施充分展示了郭威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胸襟。

这些决策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后周王朝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为未来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天过去后,郭威的时代落幕了。

一颗新星升起了。

显德元年正月初五!

大周皇城,滋德殿。

郭威宣宰相郑仁诲和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开封府尹郭荣,觐见!

他已经有些说不出话来,放着暖炉的病榻前,郭威强打精神,将几名心腹忠臣,招入了皇宫中。

盖着棉被的皇帝郭威,嘴角流着涎,强撑着身体坐了起来。

示意旁边的内臣说道:“晋王郭荣加官兼侍中,管理京城内外兵马事务。”

说完后,郭威看了看几位宰相和手握兵权的李德明,并且点了点头!

这意味着权力的移交,他已经不能在处理事务了,把大部分权力给了自己义子郭荣。

郭荣闻言,躬身下跪,连连叩首道:“父皇,儿臣还未会……”

郭威强撑着身体说道:“我也是行将就木了,只是这天下动荡,百姓不安!还放不下心。”

“从前我西征时,看到唐朝十八座皇陵因为藏了很多金银财宝的缘故,没有不被挖掘的。”

众人一听,老皇帝竟然在交代后事了,看来已经做好了一切安排!

“咳咳!”

“我死后,就用纸糊的衣服给我穿上,用陶土烧个棺材来收殓我,迅速办理安葬,不要久留宫中。”

“墓穴中不要用石头,拿土砖代替;工匠役徒都由官府出钱雇佣,不要麻烦百姓;安葬完毕,招募靠近陵墓的百姓三十家,免除他们的各种徭役,让他们看守陵墓;”

“不要修建地下宫室,不要设置守陵宫人,不要造石羊、石虎、石人、石马,只刻一块石碑立在陵前!”

丞相郑仁诲和郭荣等人听他说的如此凄惨,一时无不泪目。

“陛下您福寿绵长,不要说这样的话……”

郭威身患中风,口齿不清,苦笑一声。

却掷地有声的说道:“我死后,石碑上就写一句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