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332章 大战开始,白甲军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第332章 大战开始,白甲军

晨曦初露,岳州城门大开!

李从嘉率一万精兵浩浩荡荡出发。

队伍前列是骑兵,马蹄铁与石板路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在静谧的清晨中回荡,骑士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如猎豹般矫健,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紧随其后的是盾兵方阵,他们步伐整齐,每一步都似在地上砸下深深的印记。

巨大的圆盾高高举起,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移动壁垒,上面绘有仙林工坊,铁锤的标志,展示着工匠们的荣誉。

再后面是弓兵队列,这些精准的射手们背着满弦的长弓,箭袋里装满了锋利的箭矢。最后则是枪兵,长长的枪杆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士兵们眼神坚定,严守纪律。

一万急行军,犹如钢铁洪流,汹涌向前。

李从嘉率领先锋军出发,副将张璨、秦再雄,亲卫将领军李元清、马成达,随行在身侧。

行军过程中,无论是穿越密林还是跨越河流,每个士兵都严格遵守命令,保持队形不乱,展现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和战斗意志。

就这样,在李从嘉的带领下,这支威武雄壮的大军向着光州进发,仿佛一道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即将迎接新的挑战。

卢郢、马成达等人则是率领大军,在正月初五出发。

李雄、梁延嗣则是晚些日子从水路出发。

兵分三波,李从嘉先锋军宛如潜入茫茫大海中的小鱼,隐匿行踪,悄然而去。

当大军抵达鄂州时,李从嘉根据预先制定的战略部署,开始分散部队,让兵卒全都在盔甲上糊上白纸,伪装成民间起义的白甲军,稳步向前推进,直指光州地界。

白甲军自来就有,当时南唐以茶盐摊派给农民,而强征粟帛,称为“博征”。

又在淮南设立营田加强剥削,农民已经无法忍受,有些起义反抗苗头,至公元956年周军进占淮南,又烧杀抢掠,血流百里,农民相聚山泽,建立堡壁,反抗周军。

他们以农具为兵器,积纸为甲,自称为白甲军,还有很多白甲军就是打散的军卒,变成了土匪强盗。

若是是向着南唐,也不尽然,毕竟被南唐盘剥多年,但是和周贼绝对是死仇。

光州城在淮河边上,光州地域内,山岗和水脉纵横,南部、东南部为浅山丘陵区,几十里就有一处匪徒,此时各地都是反抗之人。

大周军队王审琦,不能全数剿灭,但是在光州城附近蹦跶的几处山匪也被他消灭殆尽,从鄂州出发,路过龙山湖地区,名义上就已经被大周军掌控,其他地区还归属南唐。

在两国交战的前线,县衙官吏早已经跑空了,整个县城中没剩下什么人。

李从嘉率军跨过龙山湖地区,奔着光州城而去,距离光州城外不足五十里之地有一处杏山,李从在此处安营扎寨。

光州城外有少许驻军,分散在各个县城,李元清打探好消息后,李从嘉派遣人马,伪装成白甲军,向小股团练驻军发起攻击。

正月中旬,天气寒凉,冷风刺骨,光州城外的田野被一层薄雪覆盖,宛如银装素裹的世界。

后周大战还没有全面展开,这群大周士卒驻扎在光山县,拱卫光州城四方安宁也负责及时向主城反馈情报。

毕竟他们虽然通知了光州主要县城,但是总有白甲军作乱,所以这县城中驻扎数百大周士卒,保卫地方安宁。

北方士卒壮硕很多,能留在此处驻守光山县也都是大周老兵,五百余人,一营之数。这里的士卒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经验丰富,作为前线为守军。

这一日,营长张德明当差巡查。

他是一名裨将,面带一道横贯左颊的刀疤,眼神如鹰般锐利,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狠辣泼皮劲。

张德明带领着数十名士卒穿梭于光山县的街道之间,县城原有万余人口,连年战火之后,如今只剩下五千余人,低矮的城墙也因战争而破损,正在陆陆续续修补中。

他们也扛不住大军,但是对偶尔来抢劫侵扰的白甲军还是绰绰有余。

突然,一名小卒急匆匆跑来报告:“张将军,城外出现了小股白甲军,约有百人。”

“不知死活的东西,抢抢村庄也就罢了,竟敢到我地盘撒野!”

听到这话,张德明眼中闪过一丝凶狠的光芒,他啐了一口唾沫在地上,抽出腰间的长刀,冷冷一笑。

张德明转头对身边的士兵们吼道:“兄弟们,过完年,今天咱们活动活动筋骨,杀了这帮不长眼的叛贼!”

话音未落,他已带着一群士卒奔向城门,步伐坚定有力,仿佛一头准备扑食的猛兽。

光山县城矮小的城墙,宛如锯齿,四处都是豁口,也不能合围,所谓的城墙,只能称之为土坯!

一年大战,光州又是主战场之一,周围小县城,已被双方人马抢夺了多次。

张德明站在县城豁开的城墙向外看去,约有百人,在数百米外,身着白甲,手持木盾,前排人散乱的向着县城冲来,手中还拿着木棍锄头。

“哪来的一群饿死鬼,不知死活的玩意。”

张德明骂了一声,在城墙石头上磨了磨刀。

这种场景他见多了,杀了白甲军,当做南唐士卒,上报军功也是他们最常见的赚取功勋的方式。

张德明高兴道:“兄弟们,好久没见到这么多白甲军了,擦亮了刀锋,多砍下几个人头来!”

来到城门口,张德明迅速组织防御。

命令手下都头,什长,弓箭手站上城墙,长枪手和盾牌手则排列在前。

他亲自站在最前方,手中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眼神中满是对敌人的蔑视与决绝。

“放箭!”

随着一声令下,箭雨射向敌人。

紧接着,张德明一马当先冲出土墙,身后跟着一群热血沸腾的战士,他们的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要把整个寒冬都融化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战斗之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白甲军显得有些措手不及,慌乱举起盾牌,扛着箭羽。

张德明不敢射的太凶,按照他前十几次的经验,两轮箭羽射完,这群白甲军会逃散,跑到荒山里,他们砍不到几个人头。

他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斩杀敌人,一边大声咆哮着鼓励士气:“快跟我上,别让他们跑了!”

在他的带领下,士卒们如狼似虎般冲了出去,誓要砍人头获得军功。

这一刻,张德明和他的士兵们展现出了大周军队不可侵犯的威严与力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