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60章 马直军使赵匡胤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走!随我去仙林镇。”

说罢,李从带着众人一路骑马,向北而去,越过栖霞山,一并赶往仙林镇。

仙林镇是他的封邑。

再往北侧是句容、丹阳县这两个县城的大部分地方,是他这个团练使的主要辖区!

团练使驻所离江宁城三十多公里,骑马很快就到了,李从嘉来到此处,感觉自己有了一处革命的根据地,能够落下根来。

这个地方军权的一把手,可镇守两县之地。

虽然有县令、县尉这种地方长官,但是他以皇子之身份领一府团练使,县尉地方武职,在他面前不够看!

句容、丹阳还是两座小县城,因为离着京城近,百姓生活还是算不错!

李从嘉沉下心神,领着农民武装,打算发展地方事业。

看着长江流域浩浩荡荡,怎么也想不到会有旱灾,但是在在他的印象里,这两年都是灾年,南唐国力一落千丈。

想到此处,李从嘉望着浩浩荡荡长江,心道:“这个时代的位面之子,自己最大敌手,赵匡胤在干嘛呢?”

“正是他日后跨过长江,攻破南唐,也就是以后自己必会和他有一场大战!”

李从嘉派人打听过赵匡胤的名字,但是却无人知道。

按照他原有的记忆,知道赵匡胤在后周开封郭威手下,还应该是个籍籍无名的小武将。

“今年我16岁,赵匡胤应该26岁!”

千里之外的开封府,26岁的赵匡胤,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因为他被开封府尹柴荣,招入了麾下,要授予官职。

府尹柴荣的府邸内,人声鼎沸,宾客满堂。

柴荣是郭威义子,也叫郭荣,权力极大。

人群中,一人鹤立鸡群,身长八尺有余,体态雄健,肌肉线条隐现于袍下,恰似龙腾虎跃之势。

他目光炯炯,犹如寒星般锐利,透着一股不可一世的英气。

太阳穴微微鼓出,极为精干勇武,柴荣看重他的武力,号称打遍天下二百州!

此人正是赵匡胤。

此时,府尹柴荣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今有赵匡胤者,才智出众,武艺非凡,特晋升其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话音刚落,满堂喝彩。

赵匡胤心中激荡不已,面上却保持着淡然自若的笑容,唯有那双眼睛里闪烁着难以掩饰的狂喜之色。

他拱手谢恩,声音浑厚而有力,“谢府尹大人厚爱,匡胤定当效犬马之劳,不负所望!”

赵匡胤的龙精虎猛不仅在于他的外貌,更在于那份从容不迫、自信满满的精神风貌。

这少年十八岁离家,在外轻侠游荡,寻找建功立业机会,因为武艺高强,骑术精湛,三年前投靠郭威麾下,获得青睐。

郭威推翻建立后周,赵匡胤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成为郭威养子柴荣的亲信。

柴荣今年才32岁,正是要好好奋斗的年纪。

赵匡胤是一员猛将,把自己的精锐骑兵,交给他指挥!

此时赵匡胤也才真正掌握了一支自己的军队。

他手握兵权,也要一展雄心抱负。

今年刚刚领职的赵匡胤,李从嘉自然打听不到,可是眼前江宁府北的这些烂摊子事,着实够他忙碌的。

仙林镇是他的封邑,但是镇级行政区,没有入品的官吏,都是流外之吏!

镇将是最大官吏,几乎统领全部工作,法曹、户曹、兵曹和各乡的乡长、里正、田典,处理各项事务。

一千五百户的居民。

李从嘉召集众人在团练使驻所,此地驻所,原为一处破旧府衙。

破旧的府衙坐落在一座小山脚下,虽然建筑已经有些破败,但在阳光的照射下,依然透出一种古朴的庄严感。

李从嘉作为团练使,驻所就是在这里,此时他已经召集镇将、法曹、兵曹和各乡中三老,商讨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李从嘉站在大厅中央,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镇将谢彦质负责镇上的军事和治安事务。

李从嘉:“各位乡亲父老,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是为了商讨一项重要的工作安排,这关系到这江宁成东,这片区域的今年生计。”

“首先,我们要修建水渠和水库,以解决农田灌溉的问题。”

“水渠建成后,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还能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谢彦质带领由各乡长协调乡民参与。”

谢彦质点头应道:“团练使放心,我会尽快组织人手,确保按时完成。”

“其次,我们将更换一批新的铁犁。铁犁相比木犁更加耐用,可以提高耕作效率。由各乡里负责,督促乡中铁匠,汇聚在一起,打造铁犁。”

各乡里正点头答应:“团练使放心,我会尽快落实。”

“最后,我们需制作一批改进版的龙骨水车,这种水车不仅提水效率更高,还能减少人力消耗。由各乡田典负责组织工匠制作,并指导乡民安装和使用。”

各乡田典点头道:“团练使放心,我们会尽快完成。”

李从嘉分配完工作后,又找了四名大木匠,正是给他做活字印刷的老木匠,分配到各个乡做指导,研究龙骨水车的改良之法!

看着原有的仙林镇众人都分配完任务,李从嘉对着自己老部下也安排起来。

“潘佑,董蒨,你二人带着带着镇中户曹、田曹巡查各乡任务完成情况,做好统计,三月播种前,哪个乡完成最好,我将给予奖励。”

“遵命!”

他二人如今是九品文官,将做参事录,正适应干这项工作。

“李雄领二百人在驻所轮流训练,培养精兵。”

“遵命!”

“吴翰、沙万金、张璨、马成达!”

“末将在!”

“你们各自领着一百人,支援到四个乡中,配合完成挖水渠,制作龙骨水车。”

“莴彦、林益、宋克鹏,尔等都是哨骑出身,为人机警,做事干练,还与我一同千里刺杀刘言,交给你们重要任务!”

莴彦等人感觉重要的事情,都已经被其他将领给领走了,他们这一队人马,本是哨骑出身,各个机警,主公却安排到最后。

好奇的看向了自家主公。

“江南地区,鱼米之乡,可却民不聊生,勉强糊口。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说,在螺城(今越南)有高产稻米,亩产可高达二倍。”李从嘉仔细讲着。

一听主公说是重要事情,也都竖起耳朵听着……又说起什么螺城都没听过。

李从嘉却抱定信念,好好种田发展自己基本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