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 分类:军事 | 字数:110.2万字

第496章 重回故土

书名: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作者:晴空苍鹰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李从嘉将最重要的北大门交给了卢郢。

知道他是能文能武,心细如发的武将,可当此重任。

他也知道柴荣心智坚毅不会因为一封信件而动摇心神,但是李从嘉的志向确实为收复燕云十六州,才可称帝。

一切冥冥之中,全看未来发展。

但是他也知道,经此一战,天下人都将会知道永定军的名号,硬抗大周数十万军卒,一州之地,挡住天下雄兵,具有天下称雄的潜质。

此时他麾下永定军,确实需要休养生息。

“司马耀、胡光亮诸将,各率本部,暂归卢郢将军节制,协力守城,协助安民!待局势稳定,论功行赏,孤绝不吝惜爵禄田宅!”

“即刻从府库拨付钱粮,大犒三军!阵亡将士抚恤,加倍发放!伤残者,妥善安置,官府养其终身!孤要让所有为光州流过血的将士知道,他们的牺牲,永定军铭记!”

李从嘉说完此话之后,思忖周围形势又说道。

德胜军节度使孙汉威、清淮节度使刘仁赡。

“此二公,于我军困守光州之际,或出兵袭扰周军侧翼,或开放粮道暗助,虽力有未逮,然雪中送炭之情不可忘!备厚礼遣能言善辩之士,持我亲笔信函,代孤致谢!言辞务必恳切,重申谢意!”

拉拢盟友,巩固外围。

“至于武昌何敬洙……壁上观火,坐视友军苦战,其心可诛!”

李从嘉眼中寒光一闪,“然其地处要冲,扼守长江水道,眼下不宜翻脸。命李雄,率新整编之水军一部,巡弋鄂州江面,‘操演’为名,旌旗务求鲜明,鼓角务求震天!再遣一强硬使者,直入武昌府!告诉何敬洙。

“其一,立刻无条件开放所有通往光州之水道、陆路关卡,不得阻挠商旅、粮秣、人员往来!其二,降低乃至免除我永定军商税!若敢阳奉阴违……哼,新蔡之火能焚周粮,武昌之火,亦能焚其水寨!”

赤裸裸的武力威慑和利益索取,逼迫何敬洙就范,同时为未来图谋鄂州埋下伏笔。

“诸君!”

李从嘉最后环视众人,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光州血战已毕,然我辈征程,方启!柴荣之败,非我之终胜;光州之安,非我之终点!”

“气吞万里如虎之志,当铭刻于心!整军经武,恢复民生,外抚强邻,内固根本——待来年春暖,孤,当与诸君共谋北进!复我汉家河山,雪洗石晋之耻!此志,天地共鉴!”

“谨遵主公之命!气吞万里,复我河山!”

堂下诸将,无论新老,无论本地还是嫡系,皆被李从嘉这环环相扣的战后安排与气吞山河的志向所激励,齐声应诺,声震屋瓦,连窗外的风雪似乎也为之一滞。

会议散去,李从嘉独自走到廊下。

漫天大雪依旧无声飘落,将光州城内外覆盖成一片纯净的银白。远处,依稀可见民夫在司马炫的组织下清理废墟,士兵在卢郢的指挥下加固城防。

寒冷刺骨,但他的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火焰,团焚尽强敌、气吞万里的火焰。

这场大雪埋葬了过去的惨烈,也孕育着新的生机与更加磅礴的未来。

他的目光,已然越过这白雪皑皑的光州,投向了更遥远的北方,那片被契丹铁蹄践踏、魂牵梦萦的故土,燕云十六州。

李从嘉率兵这番,潭州城,十余天的时间,便是回到了潭州城。

随着这十余天事情发酵和传播,永定军之名,天下震荡。

与此同时李从嘉得到了一个消息,柴荣麾下第一大将张永德,箭伤复发,不治身亡。

张永德是柴荣最大的支持者,也是军中的实权派,借此机会,赵匡胤继承了很多权力,反而是李重进,隐隐有落后于赵匡胤。

李从嘉前些日子的书信固然有动摇柴荣心智的意图,更多是为了这次南征之战盖棺定论。

此时李从嘉已经回到潭州城。

妻子周娥皇,侧室徐蕊儿,黄莹儿出门迎接。

周娥皇之子,乳名李安南,小家伙长的结实壮硕。

李从嘉看着周娥皇摆着怀中婴儿,心中不胜欢喜,大战惨胜归来,冲淡了几分惨烈。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从嘉与家人团聚,第二日回到潭州城府衙,处理政务,掌管二十余州,政务繁杂,独立自治更是事情繁多。

府衙内,檀香袅袅,却驱不散李从嘉眉宇间那缕沉凝。

潘佑、张泌等人关于粮秣储积、户口增减的奏报,董蒨关于赋税盐铁的条陈,在他耳中皆化作支撑下一步行动的基石。

赵普立于下首,声音沉稳,详细禀报着岭南战况:

“……秦再雄将军不负王命,剿抚并用,永定军锋锐所指,岭南八州已尽在掌握。各地俚僚洞主慑于军威,又感怀我王‘一视同仁’之令,归降者日众。只是,”

赵普话锋微顿,抬眼看向主位,“彻底化夷为夏,根除反复,尚需时日浸润,非一蹴可就。另据北线密探急报……”

李从嘉的目光倏然锐利起来,仿佛穿透了厅堂的梁柱,越过千里河山:“讲。”

“柴荣,病势愈发沉重了。”

赵普压低声音,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分量,“张永德暴卒,其旧部群龙无首,赵匡胤以殿前都点检之职,兼收并蓄,势力急剧膨胀,已隐有凌驾李重进之势。北周朝堂,暗流汹涌,全系于柴荣一人之身。”

“哦?”

李从嘉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扶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前些日子那封直刺柴荣心病的书信,如今看来,效果竟远超预期。张永德这员勋贵悍将的陨落,不仅折了柴荣一臂,更如投入深潭的巨石,彻底搅浑了北周军权这潭水。

“赵匡胤……此人鹰视狼顾,非久居人下之辈。柴荣一旦不讳,北周必生大变。”

厅内一时寂静,文臣们皆感受到了那份山雨欲来的沉重。

李从嘉的目光缓缓扫过地图上北方的辽阔疆域,最终定格在那片被朱笔深深圈注、却标注着“契丹”字样的区域,燕云十六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