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 分类:军事 | 字数:8.3万字

第71章 谄臣献首

书名: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6

长安城的暮鼓刚刚敲响,李乾为太子解围的消息已如野火般传遍皇城。

李林甫在相府闻讯,手中茶盏“砰”地砸在案几上,碧绿的茶汤溅湿了紫袍袖口。

“备轿!即刻入宫!”

紫宸殿外的回廊里,高力士正捧着拂尘踱步。忽见李林甫疾步而来,那身紫金官袍在宫灯下泛着冷光。

“高公别来无恙。”李林甫袖中滑出个锦囊,递过去时沉甸甸作响,“些微心意,权当润喉。”

高力士指尖一挑锦囊系带,玉器相击的脆响让他眉梢微动。却见这位内侍监突然将锦囊塞回,“李相可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高公这是......”

“三庶人的血,可还热着呢。”高力士拂尘一甩,雪白马尾扫过李林甫骤然惨白的脸。

李林甫如遭雷击。十六年前那个雨夜突然在眼前闪回,被腰斩的废太子李瑛、悬梁自尽的两位亲王、还有武惠妃临死前抓着他衣袖的枯手......当年沾血的密旨,正是经他亲手拟就。

宫墙外忽起秋风,吹得李林甫脊背发寒。

他这才发现,自己中衣竟已汗透。高力士的背影在朱红宫门处一闪而逝,唯有那句诛心之言仍在耳畔回荡。

营救太子一事虽几经波折,险象环生,但终究功成圆满,如今请命出征石堡城,想来应无阻碍。

眼下只待哥舒翰进京,共议兵事,便可上表请战。

至于独掌兵权之请,李乾心知尚非其时,自己根基未稳,此事断无可能。

未料哥舒翰尚未抵京,安禄山却抢先一步到来。更令李乾意外的是,此人此番入朝,竟是直奔王忠嗣旧部而来。

含元殿前,一条宽阔平整的御道笔直延伸,这便是赫赫有名的“龙尾道”。

百官上朝必经此道,无不敛容肃立,步履庄重。唯有一人东张西望,不时咧嘴而笑,正是那安禄山。

殿内,李隆基端坐龙椅,不怒自威,天子气度令人不敢逼视。

忽见一个浑圆肉球滚入殿中,定睛细看,不是安禄山又是何人?

这安禄山素得圣心,李隆基一见便龙颜大悦,连连招手道:“安卿!安卿!快到朕跟前来!”

“陛下啊!”安禄山一声嚎啕,如闻霹雳,脸上惊喜之情,活似漂泊游子忽见至亲。但见他身形一晃,竟如旋风般飘至御前。

“咚!”

安禄山推金山倒玉柱般轰然跪倒,重重叩首,声泪俱下:“陛下!可想煞臣也!”

这般言语,实在有失体统,按律而言,本当受罚。然而,群臣听闻之后,却好似充耳不闻,仅是微微皱眉,只因说话之人乃是安禄山。

“呵呵!”果不其然,李隆基并未放在心上,反而笑意愈发浓郁,问道:“安禄山,你缘何说出此等言语?”

“陛下,五日前,臣夜得一梦。梦中,陛下头戴璀璨皇冠,身着威严皇袍,对臣言道:‘安禄山,去把那契丹狗的狗头给朕取来!’言罢,陛下抬手朝北一指,刹那间,一道绚烂霞光直冲云霄,紧接着,一座虹桥赫然出现在臣眼前。臣当即紧握横刀,踏上虹桥,一路奋勇冲杀……”

“那后来呢?”李隆基兴致大涨,高声问道。

“陛下,有您的天子威严镇慑,那区区契丹狗岂有不授首之理?”安禄山肥硕的手朝后一挥,高声道:“带上来!”

只见龙武军抬着一个个匣子依次上前,安禄山亲自上前打开匣子,里面赫然是契丹人的头颅。

“果真是契丹人!”李隆基兴致勃勃,亲自上前勘验,心中满是欢喜。

“陛下,契丹狗又算得了什么?他们如今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究其原因,乃是有人办事不尽心、不尽力!”

安禄山扯着嗓子大声嚷道,“陛下,只要您一声令下,臣定能扫平吐蕃,将那吐蕃赞普的狗头呈于陛下案前!”

“哈哈!”

李隆基被安禄山这一通马屁拍得浑身舒畅,不由仰头向天,发出一阵畅快淋漓的笑声。

安禄山眼中闪过一抹不易被人察觉的喜色,心中暗自得意。

李乾骑着马徐行于长安街头,朝住处而去。春风拂面,他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安禄山,当真是拍马屁的绝顶高手!”他心中暗笑,越想越觉滑稽。

他见过谄媚之人,却从未见过如安禄山这般登峰造极的马屁精,那阿谀奉承的功夫简直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

明明只是设计诛杀契丹残部首领,却被他吹嘘得如同天神下凡,一番巧言令李隆基龙颜大悦,连连称赞。

“不过,陛下倒也不糊涂。”李乾微微颔首,对李隆基的清醒颇为赞许。

李隆基虽爱听好话,对安禄山的奉承也颇为受用,却并未因此将攻打石堡城的重任交给他。

若真让安禄山统率此战,便等于将大唐半数精锐拱手相送,风险之大,不言而喻。

所幸,李隆基虽宠信安禄山,却未在军国大事上犯糊涂。只是一句:“禄山啊,你们胡人风俗,向来是先母后父。你许久未见贵妃了,不如先去宫中向她请安吧!”

轻描淡写间,便将安禄山的图谋化解于无形。

安禄山虽心有不甘,却不敢多言,只得悻悻入宫,去向杨贵妃问安。

“安禄山这一来,倒能让我能喘口气了。”李乾长舒一口气,顿觉肩头一轻。

虽说跻身龙武军是莫大荣耀,作为军中双星之一,更是旁人仰望的存在,但唯有李乾自己清楚,这份差使究竟有多繁重。

龙武军乃天子禁军,不仅要拱卫皇宫安危,更要时刻护持李隆基、皇子皇孙、后宫嫔妃……责任之重,非同小可。

李乾对安禄山非常好奇,总想寻个机会亲眼瞧瞧这位日后将大唐盛世推向深渊的枭雄,究竟是何等人物?

只可惜,他整日忙于军务,分身乏术,始终未能得见。

所幸安禄山入宫后,终日与李隆基、杨贵妃形影不离。

李隆基爱极了他那套谄媚逢迎的本事,竟连日常游幸都减少了。如此一来,李乾肩上的担子顿时轻了大半,总算能喘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