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 分类:军事 | 字数:1.7万字

第40章 陇西醉别

书名: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6

陇西城外,一处青翠山岗上,春意正浓。嫩绿的草色铺满山坡,新抽的枝条在微风中轻颤,处处透着盎然生机。

山岗中央,篝火熊熊。一根粗壮的树枝横架火堆之上,串着一只肥美的黄獐。金黄的油脂滴落火中,发出“嗤嗤”声响,浓郁的肉香随风飘散,令人食指大动。

哥舒翰盘腿而坐,一双虎目死死盯着烤獐。喉结不住滚动,时不时舔着干裂的嘴唇,那副馋相活像个贪嘴的孩童。

李乾一边翻动烤架,一边暗自好笑:谁能想到,这位即将“西屠石堡取紫袍”的当世名将,竟也有如此率真的一面?

自那日相约痛饮后,二人便形影不离,三日三夜的豪饮,酒坛堆积如山,却仍觉未尽兴。哥舒翰更是拍案叫绝,直呼痛快。

然而痛快之余,这位以海量着称的猛将却也不免沮丧。他平生纵酒为乐,千杯不醉,从未遇到过对手。原以为李乾虽勇冠三军,酒量必不如己,谁料想竟是一败涂地。

初次较量,哥舒翰便酩酊大醉,酒醒后不服,拉着李乾再战,结果又是烂醉如泥。

如此反复五次,次次铩羽而归,这才不得不承认,在酒国疆场上,自己确实不是李乾的对手。

可这挫败感转瞬即逝,哥舒翰反而欣喜若狂,平生难逢敌手的他,终于遇到了能让自己尽兴的酒友,这份痛快,当真是千金难买。

自此,哥舒翰对李乾愈发亲近,日日邀他痛饮琼浆,酒酣耳热之际,二人常纵马猎场,以飞禽走兽佐酒助兴。

初次围猎归来,哥舒翰执意亲自庖厨,要为李乾烹制珍馐。

这位西域豪杰的厨艺确实不凡,炙烤的野味香气四溢。

然而较之李乾在现代尝过的各色美食,终究稍逊一筹,这倒非哥舒翰之过,实乃千年饮食文明的差距使然。

待到二次狩猎,李乾执勺回请,谁知第一口佳肴入口,哥舒翰竟瞪圆双眼,连声赞叹:“妙极!”

这位尝遍西域珍馐的猛将,竟似孩童般狼吞虎咽,直道此乃生平未尝之美味。自此每逢猎归,烹制之事便非李乾莫属。

二人意气相投,虽非血亲却胜似手足。李乾尤为欣赏哥舒翰的豪迈性情,但凡对方相邀,必欣然应允。

这日酒过三巡,哥舒翰忽以袖拭唇,拍案叹道:“贤弟真乃神人也!某平生不轻易服人,今日却不得不服。论武艺兵法,某甘拜下风;唯独这酒量...”说着重重顿盏,“某实在不甘!”

李乾闻言暗笑,心道:“若教你尝过现代六十度的烈酒...”目光掠过案上浊酒,不禁怀念起穿越前那些醇厚的滋味来。

“酒量这东西,和习武一样,练得多了自然就上去了。”李乾抿唇轻笑,眼中闪过一丝促狭。

“我五岁便开始饮酒,至今四十年,竟还是不如你!”哥舒翰拍案哀叹,语气里透着几分不甘,却又带着几分钦佩。

李乾耸耸肩,倒不是他存心打击哥舒翰,实在是现代高度酒淬炼出的酒量太过霸道,非他之过。

黄獐烤得外焦里嫩,油脂滴落,香气四溢。

李乾撕下一块腿肉,随手抛给哥舒翰。

哥舒翰一把接住,迫不及待地塞入口中,大口咀嚼,豪迈之态,纵是古之豪侠也不过如此!

“哥舒兄,这些日子承蒙款待,我也该起程了,今日这顿,权当饯行。”李乾咬了一口獐肉,缓缓说道。

“你要走?”哥舒翰动作一顿,眼中满是不舍,“若非军务缠身,我真想再与你痛饮个一年半载!我哥舒翰生平饮酒未逢敌手,虽败于你,却是最痛快的一段时日,实在舍不得!”

“我也是。”李乾由衷道。他确实欣赏哥舒翰的豪爽性情,但话锋一转,“王帅坚持不肯出兵石堡城,哥舒兄有何打算?”

哥舒翰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兄弟,实话与你说,我赞同大帅之策。石堡城易守难攻,若强行攻打,必会死伤惨重,没有五六万条人命填进去,恐怕难有胜算。”

他顿了顿,目光凝重,“可石堡城太过重要,若能拿下,便可锁死吐蕃,使河湟之地再无后顾之忧,届时便能调兵西域,与大食一争高下。”

石堡城的重要性,他心知肚明;石堡城的险峻,他也比谁都清楚。正因如此,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矛盾。

“有时候,成大事就得狠下心,咬紧牙关,哪怕代价再大。”李乾意味深长地说道,“大代价,才能换来大收获!”

哥舒翰眉头紧锁,额间刻出一道深深的“川”字纹,久久沉吟不语。

李乾见状,缓声道:“用兵之道,本就讲究险中求胜。若非要十成把握才敢用兵,古往今来何来名将?即便是以谨慎着称的诸葛武侯,也不得不行险着。”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哥舒兄四十岁才仗剑从军,立志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如今良机当前,可要把握住啊。”

“是啊!”哥舒翰眼中精光暴涨,豪气干云,“我虚度数十年光阴,直到不惑之年方才醒悟,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庸庸碌碌过一生!”他突然目光如电,直视李乾:“兄弟此言,莫非另有所指?”

李乾但笑不语。有些话点到即止即可,若现在就说哥舒翰即将“西屠石堡取紫袍”,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会相信。

离别之日,哥舒翰执意相送,竟一路送出百余里。在李乾再三劝说下,这位豪迈的将军才依依不舍地勒马止步。

自陇西至长安的官道上,李乾一行备受礼遇。沿途百姓、军士听闻是安西都护府的报捷使者,无不热情相待,主动提供方便,让他们的行程格外顺利。

这日,终于抵达闻名已久的灞桥。

甫一相见,李乾便被眼前景致震撼得屏住了呼吸。

但见两岸古柳成行,翠色连天。千年古柳枝干虬劲,新发嫩条随风轻舞;漫天柳絮如雪纷飞,与碧绿的柳浪相映成趣。

微风过处,万缕柳丝摇曳生姿,恍若轻烟薄雾笼罩四野,更添几分朦胧诗意。

这般“含烟笼翠”的绝妙意境,令见多识广的李乾也不禁心驰神往。他走南闯北,见过的名山大川不计其数,却少有能与此地景致比肩者。

正陶醉间,忽见一株苍劲古柳下,静立着一位中年文士。那人气度不凡,衣袂飘飘,恍若谪仙临凡,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