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 分类:军事 | 字数:1.7万字

第46章 权谋暗涌

书名: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6

李乾一步跨入内室,眼前豁然开朗。偌大的厅堂内,仅置一张紫檀短案与一方矮几。

矮几后端坐着一位紫袍老者,虽已年过六旬,却仍可见年轻时的俊朗轮廓。腰间金鱼袋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不怒自威。

“这便是李林甫?”李乾心中暗诧。与后世流传的奸佞形象大相径庭,眼前之人气度雍容,举手投足间尽显宰辅威仪。

“安西都护府骁勇校尉李乾,拜见丞相。”李乾趋前施礼,动作如行云流水,不卑不亢。

“你就是李乾?”李林甫声若洪钟,目光如炬。那与生俱来的威势,足以令寻常官员战栗。

这位执掌朝纲十余载的权相,确有过人之处,纵是骄横如安禄山,在其面前亦不敢造次。

“正是。”李乾从容应答,丝毫不为气势所慑。

“报捷之事,兵部即可处置,何须面见本相?”李林甫轻抚腰间金鱼袋,言语间暗藏机锋。

李乾心下了然,这是要试探他的立场。“丞相兼任安西大都护,下官自当‘先'来复命。”他特意在“先”字上略加重音,看似寻常的应答里藏着精妙算计。

李林甫眼中精芒一闪而逝,却被李乾敏锐捕捉,这一瞬的目光交汇,已是无声的较量。

老谋深算的权相忽然发现,眼前这个年轻校尉,似乎比想象中更为难缠。

李林甫执掌朝政的秘诀,全在这“忌贤妒能”四字之中。

于他而言,朝堂不过是一盘大棋,而“口蜜腹剑”不过是必要的手段。但凡嗅到一丝威胁,哪怕尚在萌芽,他必除之而后快。

此刻的问话,实则是给李乾布下的天罗地网。

他在试探高仙芝是否存有异心,若发现半点端倪,纵是安西大捷的功劳,也定要做些手脚。

李乾那个刻意加重的“先”字,犹如一着妙棋。这是在向权相表明,长安城内,第一个拜见的便是丞相。这番表态,正中李林甫下怀。

老谋深算的权相眼中闪过的那丝精光,已是难得的赞许。他城府似海,喜怒从不形于色,这般反应已属罕见。

李乾心知肚明,要阻止即将到来的安史之乱,眼前这位权相迟早是要除去的障碍。

但此刻羽翼未丰,当务之急是借势而起。在这盘大棋中,他必须谨小慎微,绝不能过早暴露锋芒。

“呈上来。”李林甫终于收起试探,语气中透着满意。

李乾恭敬地取出高仙芝的奏表,由那铁塔般的侍卫转呈。这一递一接之间,暗流涌动的朝堂博弈,已然悄然展开。

李林甫接过奏表,目光在绢帛上缓缓游移。

片刻后,他唇角微扬:“高仙芝少年奇才,弱冠之年便与其父同秩,实乃佳话。如今又立此奇功,切断吐蕃与西域之要道,使吐蕃、大食不得联手,大唐可各个击破矣。”

他的声音平稳似水,却字字千钧。李乾听在耳中,心中暗惊:“此獠虽为奸佞,却当真见识不凡,一语道破西域战略要害。”

小勃律弹丸之地,却因扼守吐蕃入西域之咽喉而价值陡增。今此要道既断,吐蕃与阿拉伯帝国再难合兵。大唐正可凭借雄厚国力,分而治之。

“丞相明见万里!”李乾这句赞叹发自肺腑。

李林甫眼中精光一闪,显然听出了其中诚意。他微微颔首:“葱岭险恶,山高水急,尔等能克此坚城,想必吃尽苦头?”

“行军路上,确是艰难险阻。”李乾话锋忽转,声如金石:“然大唐男儿,何惧险阻?葱岭不能挡!吐蕃不能阻!大食亦不能拦!”

这一声豪言,如惊雷炸响,李林甫身侧的侍卫们不自觉地挺直腰杆。

李林甫整肃衣冠,正襟危坐,轻轻击掌赞道:“壮哉此言!正是因我大唐男儿有此等豪情壮志,方能令突厥、吐谷浑、高丽、契丹、吐蕃、大食诸夷,尽皆俯首!”

这位权相虽以奸佞闻名,此刻言语间却也不经意流露出身为唐臣的自豪。

“此次南征,我军缴获颇丰。副都护特为大都护精选了一批珍品。”李乾深知此行重在请兵,高仙芝为此煞费苦心,备下厚礼。

“呈上。”李林甫虽富可敌国,寻常珍宝早已不入法眼。但战利品意义非凡,自当另眼相看。

侍卫们将宝箱一一开启,顿时珠光宝气满室生辉,大食明珠流光溢彩,波斯玳瑁纹理瑰丽,昆山美玉温润如水......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李林甫只略扫一眼,便兴致索然。这些俗物,他早已司空见惯。

“丞相,此次还缴获一批大食宝刀,锋利异常。副都护特为您精选一柄,不知可入法眼?”李乾上前禀道。

“哦?”李林甫眉头一挑,显露出几分兴致,“素闻大食弯刀不仅削铁如泥,更以奢华为胜,常饰以明珠。取来一观。”

侍卫捧刀上前,李林甫抽刀出鞘,但见寒光凛冽,锋芒逼人。更难得的是刀柄镶嵌的明珠颗颗圆润,在烛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晕,确是稀世珍品。

李林甫手腕轻抖,刀锋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以李乾行家的眼光看来,这位权相的刀法颇有造诣,毕竟大唐以武立国,哪个男儿不习武?

“好刀!”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李林甫,此刻竟难得地露出笑意。

他反复把玩着这柄大食弯刀,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高仙芝倒是个明白人。他这番心意,本相自然明白,无非是要我这个安西大都护多派些援军。”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乾一眼:“你且将苏失利和吐蕃公主押解至兵部。”

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李乾心头一喜。这位权相虽以“口蜜腹剑”着称,但在建功立业这等大事上,却也分得清轻重。

如今小勃律大捷,西域形势一片大好,他自然乐得坐享其成,顺水推舟。

离开相府后,李乾马不停蹄地赶往兵部交接俘虏。待公务一了,李白便迫不及待地要去找寻杜甫。

李乾自然满心期待,能同时见到诗仙诗圣,实乃千载难逢的机缘。

然而事与愿违。一连数日的寻访,始终不见杜甫踪影。李白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眉宇间笼上一层阴霾。

“看来子美兄的境况,怕是比想象中还要艰难......”李乾望着长安城灰蒙蒙的天空,心中不由为那位尚未谋面的诗圣担忧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