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 分类:军事 | 字数:19.3万字

第11章 作战会议

书名: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作者:破旧的拖拉机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李乾卖完狐狸皮回到军府,立刻向李嗣业打听那位姑娘的来历。从她话里话外透露的意思,似乎与军府关系匪浅。

谁知李嗣业听完竟挤眉弄眼地笑道:“兄弟,你这回可惹上大麻烦了!”可看他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分明是在打趣,若真是什么了不得的麻烦,这位义兄早就拍案而起了。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日日切磋武艺。一个是天生神力的陌刀将,一个是穿越而来的身体被强化过,当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一番较量,让双方都获益匪浅。

三日后,李乾的新枪打造完成。这杆五十斤的精钢长枪寒光凛凛,入手沉甸甸的极是趁手。

他迫不及待想试试威力,便邀李嗣业在校场比试。谁知这一交手,竟闹出了大动静。

起初只是寻常切磋,不料被路过的军校撞见。

那军校见竟有人能与李嗣业战得难分难解,当即奔走相告。

不一会儿,校场四周就围满了闻讯而来的将士。就连高仙芝、边令诚和段秀实都被惊动,亲自前来观战。

“好!”

“妙啊!”

场边喝彩声此起彼伏。高仙芝看得兴起,竟亲自擂鼓助威。

边令诚也放下拂尘,击节赞叹。

两人鏖战半日,最终李嗣业惜败。这位豪迈的猛将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若不是高仙芝拦着,又要拉着李乾去痛饮三百杯。

这一战让李乾声名鹊起。整个安西军都知道,有个叫李乾的队正,武艺竟在李嗣业之上。

自此,无论校尉还是将领,见到他都会恭恭敬敬地称一声“李队正”。

这就是唐军的规矩,强者为尊。哪怕李乾只是个小小的队正,军阶远低于众人,但凭着一身真本事,照样赢得全军敬重。

不过,名声归名声,李乾的官职依旧纹丝不动。

因为在唐军的晋升体系中,勇猛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升迁必须靠实打实的军功。你再能打,没有战功傍身,照样得在原地踏步。

在唐军的晋升体系中,军功才是硬道理。

即便是李嗣业这样威震西域的猛将,在积累足够战功前,也只能屈居校尉一职。

如今的李乾,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处境。

这日,二人正在校场切磋,忽得高仙芝传召。

按理说,李乾区区一个队正本无缘参与军议,但全军上下都心知肚明,以他的本事,积功升迁不过是时间问题。

踏入军府大堂,只见高仙芝端坐主位,边令诚、段秀实分列左右,近百名校尉、别将济济一堂。

众人见李乾到来,皆是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这位新晋的安西第一猛将若不与会,谁还有资格?

高仙芝身后悬挂着一幅巨大的西域舆图,葱岭山脉蜿蜒其间,小勃律的位置被朱笔重重勾勒。

待李乾与李嗣业落座,高仙芝环视众将,沉声道:“此次南征,誓取小勃律!”

他开门见山地阐明战略意图:“小勃律虽弹丸之地,却是吐蕃进出西域的咽喉要道。拿下此处,便能将吐蕃铁骑死死堵在青藏高原!”

话音一顿,高仙芝的声调陡然提高:“更重要的是,大食东方总督正在拉拢石国、葛逻禄等部。我大唐若要应对大食威胁,必先稳固西域!而稳固西域的关键,就在于切断吐蕃这条毒蛇的进犯之路!”

堂下众将闻言,无不神情肃然。李乾凝视着地图上那个被朱笔圈住的小国,心潮澎湃——这场即将改变西域格局的大战,终于要拉开帷幕了。

高仙芝远征小勃律的战略行动,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大唐帝国经略西域整体战略的关键一环。

这场战役背后,隐藏着当时亚洲两大强权,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大食)的世纪博弈。

在当时的战略格局中,吐蕃虽与唐王朝缠斗百年,但其国力有限,军事实力不足,只能对唐朝边境进行袭扰,始终无法构成致命威胁。

真正令大唐警惕的,是那个如飓风般崛起的阿拉伯帝国。

这个新兴的伊斯兰强权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先席卷地中海沿岸,继而灭亡古老的波斯帝国,随后更是一路东进,最终与唐王朝在中亚狭路相逢。

历史的机缘曾给过大唐一个绝佳的战略窗口,波斯帝国灭亡前夕,其末代王子俾路斯曾亲赴长安求援。

若当时西域通道畅通,唐太宗很可能会出兵中东。这个战略构想,成为后来唐朝持续经营西域的重要动因。

在平定西突厥后,唐朝甚至专门设立“波斯都督府”,试图扶持俾路斯复国,其战略眼光早已超越中亚,直指中东腹地。

而对阿拉伯帝国而言,唐朝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其“政教合一”的帝国整合进程。

尽管阿拉伯人征服了从地中海到中亚的广袤土地,但只要唐朝势力仍在西域存在,这些地区就难以完全伊斯兰化。

这一僵局,直到怛罗斯之战后才被打破。

正是这种战略层面的生死博弈,使得高仙芝必须首先解决西域的后顾之忧。

小勃律这个弹丸之地,因其扼守吐蕃进出西域的咽喉要道,成为这场大棋局上的关键一子。

只有拿下小勃律,才能彻底堵死吐蕃染指西域的通道,让唐朝可以集中全力应对来自大食的挑战。

高仙芝目光如炬,手指重重敲在地图的雄鹰堡上:“此战首役,必取雄鹰堡!”他声音铿锵有力,“吐蕃在此驻军上万,犹如一把尖刀抵在我西域腹地。若不拔除,纵使拿下小勃律,吐蕃大军仍可随时卷土重来!”

帐中诸将纷纷颔首。李乾暗自赞叹,高仙芝不愧为史上最早的山地战大师,这一部署直指要害。

高仙芝修长的手指沿着地图向西划去:“攻下雄鹰堡后,大军稍作休整,即刻西进阿弩越城。”指尖在城标上轻轻一点,“此城易取,拿下此处,小勃律便门户洞开!”

最后,他的手指重重落在孽多城上,声音陡然提高:“小勃律王城,旦夕可破!”众将眼中战意灼灼,仿佛已看到唐军铁骑踏破敌都的壮景。

但高仙芝突然话锋一转:“然此战关键,不在王城!”他手指东移六十里,点在一条蜿蜒的河流上,“婆夷水上的藤桥,才是此战胜负手!”

他环视众将,沉声道:“此桥一断,吐蕃纵有百万雄师,也只能望河兴叹!”帐中顿时一片肃然。所有人都明白,这座藤桥,才是真正决定西域命运的关键所在。

李乾凝视着地图上那道细线,这座不起眼的藤桥,竟是连接两大帝国的命脉。断此一桥,可抵十万雄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