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 分类:军事 | 字数:146.5万字

第732章 支援岳飞那些年(38)

书名: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9

这个公司虽然有官方背景,但并不是专门的官营,而是初期由朝廷继续给予补贴,让他们慢慢形成劳务输出公司,把一些本来就是他们在干的工作变成正经营生,还少掉一些中间的吃拿卡要和混吃等死的损耗。

对于不愿意从亢官队伍里退出的,就保持荣誉头衔,不过俸禄暂时不会那么高了——刘禅会给他们选择,要么去动起来干活,比如下乡带人开垦荒地(这种事情大部分人肯定是不肯的),

比如他了解到大宋立国以来,太湖流域通过围湖造田,将原本的湖泊和沼泽地转化为农田,成为江南的“鱼米之乡”,四川推行屯田,将荒地分配给士兵和移民,既解决军粮问题,又促进农业发展,江南西路(江西)通过梯田建设,将山地转化为农田,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这也是为什么大宋只占半个天下却有这么多钱粮的原因。

至于不愿意去的,就每月象征性发些粮食,这些人一般家里都是官宦出身,承接父辈余荫,就算俸禄少一些,也饿不死。主打一个不添乱就行。

当然刘禅又强调了,阵亡将领的家眷不在消减其中。不过这些人也不能闲着,要跟着学习打仗的知识,就算年纪小,也要学一些常规的技能,而不是在那里等父辈的功劳簿上等死。

如果不是怕步子太大扯到蛋,刘禅本来还想对官员实行“KpI考核”,税收、治安、民生等数据达标者升迁,若是连续数年非但不达标反而越来越差则要罢黜——这是当初丞相在大汉统一后用来缓慢清查那些投降后混日子的原来的魏吴官员(以及部分丧失了进取心的季汉官员)的,效果非常好。

(宋代原有“考课法”,但初期流于形式,虽然经过一系列改革,后来又跟王安石变法有牵连,最后被严重破坏,最后只存在于名义上了)

此外就是官窑的规模要扩大,按照郎君们的说法,这东西跟当年蜀锦一样,拿去郎君们所在的世界也是能卖不少钱的,如今大宋的蜀锦质量居然不如昔日季汉,所以刘禅只好想办法用别的方法搞钱了。

(其实并不是宋朝蜀锦质量差了,只是随着江南丝绸业崛起,蜀锦的全国性垄断地位被打破,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导致外贸重心转移,蜀锦在内陆运输成本劣势凸显,且蜀锦艺术风格也发生转变,主要服务于终端市场,宫廷服饰更青睐缂丝、织金等新兴工艺,这里是刘禅的偏见)

把这些计划理了理后,刘禅有点怀念镡承了,对方当年还在少府任职的时候就力主铸钱事宜,后来大汉统一后对方不但清理了直白钱的后遗症,还把大汉的经济整理得不错,自己只要盖章就行了,哪需要自己亲自动手。

不过刘禅最后还是打起精神来,又在自己的内侍里面理了理,最后找出一个叫邵成章的“老人”来。

邵成章昔日是宋钦宗内侍,虽然是个内侍但是以气节出名,甚至连金人都想要其来服侍,邵宁死不从。金人无奈又敬服其志,未杀他,反而给了些钱财放他走了。

于是邵成章辗转来到临安,又进宫入职,他也没有拿着自己的经历炫耀,而是当了个普通内侍。

刘禅得知他的事迹后感慨这是一个义士,不该在宫中做着下人的工作蹉跎岁月,而是应该去更重要的岗位——比如督造瓷器。

毕竟现在官窑产品供不应求,但是官窑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了不能大规模出产,同时工艺复杂,成品率极低,刘禅私下里听闻官窑的场地里废品堆积如山,成品率只有一成,剩下的据说都要砸碎了以免流入民间。

这种奢侈的做法在刘禅听来都觉得心疼,于是他要求邵成章去担任官窑瓷器监督官,顺带主持官窑扩建和增产工作。

至于烧坏的废品,刘禅的意思是也不要砸碎了,挑拣一下,不逾制的就卖了给民间吧,回收点钱财也是好的。

当然他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了诸人的反对。

反应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赵鼎等人就认为这样有失体统。毕竟官窑里出产的大多是用来宫廷祭祀、赏赐及日常使用的,属于皇家垄断,多有龙凤纹饰,百姓若是使用同款瓷器,就会有损官家的威仪——何况这些供奉皇家的瓷器多有专门的设计,普通百姓也是没资格用的。

而张见道为首的内侍们则委婉表示这些瓷器产品一方面是陛下自己使用,另一方面是让陛下赏赐给臣子体现恩宠的,渠道来源的单一性决定了其稀缺性,才能更好体现陛下的恩宠,若是陛下今天赏了瓷器下去给官员,明天官员出门逛街看到市面上也有同款产品,只要五千钱,那就太落面子了。

张去为还专门跑了一趟窑场,取来那些废品,向刘禅展示其中瑕疵——这些瑕疵作为贡品是不能容忍的,但是流入民间的话,普通人又看不太出来,只会当成同款,反而拉低了官窑瓷器的稀有度。

刘禅目瞪口呆地发现这帮人虽然不从事商业,但是居然已经无师自通学会了垄断和人为制造稀缺的本领,最后他还是拍了拍手,表示如今国库空虚,岳飞北伐在即,自己不过是想物尽其用罢了。

至于逾制纹饰倒也不难——择其可用者,磨去逾制纹饰后发卖民间,作为官方出品的“亲民版”出售便是了。

(南宋学者、藏书家周煇在他的《清波杂志》中写道,“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据考证不是说宫里退回来的就能拿去卖,而是“退回来之后被允许卖”,相当于另一种皇恩浩荡,所以才有“近尤难得”的感慨,当然他说的是北宋汝窑,不是南宋杭州官窑)

然后这些“亲民版”可以作为一种奖励,允许立下功绩的普通人,比如低级将领和士兵,基层官员和小吏们购买,那些纳税积极的商家或者发明了更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技巧的工匠们都可以凭票购买。

而且这种购买票也允许他们转让——如果他们觉得这种荣誉可以换来钱财或者米粮让家人吃的更饱一些,刘禅也不打算干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