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 分类:军事 | 字数:146.5万字

第150章 医检

书名: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9

大魏的豫州刺史死了,但是有的人还活着,比如前来送药的杨暨,这位屯骑校尉虽然姓杨却不是弘农杨家人,而是出身河南荥阳,祖上没什么大人物,更不曾卷入过什么宫廷阴谋,所以在看到贾逵在自己面前身死的时候,杨暨只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天子派给他的随从和护卫都不能让他感到有一丝安全,何况这些随从和护卫跟他本人一样懵逼。

如果这时候其中有一个人跳出来说“奉天子诏诛杀逆臣贾逵”,那么杨暨还能好受点,至少知道自己卷入了什么样的阴谋,然而实际上是整个豫州刺史府因为贾逵的猝死乱成一团,作为目前当地官职最高的人,杨暨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一边让刺史府的仆从们去请附近最好的大夫来,一边尝试抢救还没凉透的贾逵。

总算杨暨对当前比较流行的毒药还算了解,知道砒霜这东西吃下去就会恶心呕吐(而不是七窍流血,哪怕含有硫化物也不行),贾逵的样子倒是有点像乌头中毒,不过杨暨对医道的研究并不深,所以也只能猜测。

在焦急的等待中,医生终于被请来了。这位老医生其实也并不是什么神医,不过是汝南人口凋零后强制被迁移到此处的医者之一。他就这么匆匆进入房间,看了看床上已经没有生命迹象的贾逵,随后检查了贾逵的脉搏和呼吸,于是面露遗憾地表示床上这位使君已经去了。

杨暨当然不指望眼前这位有华佗的本事,不过他还是将贾逵服用药物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了医生,包括药物的来源、服用的时间和贾逵出现的症状——这位不知名的医生越听脑袋上的汗越多,显然也意识到自己卷入了什么不好惹的事情里来。

“听起来贾使君的症状看起来像是乌头中毒。”对方做出了和杨暨接近的判断,“不过乌头磨粉应该是灰褐色或黑褐色,绝不会出现这种白色的模样——能否允许小老儿尝一尝这药?”

尽管这种做法属于对陛下所赐神药的质疑,不过杨暨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他把还没有用完的“神药”分出一小指甲盖的量交给医生,后者捻起一丝尝了尝,随后又吐掉,就这么得出结论:“此非乌头,定然也不是砒霜,若是真如杨使君所说,贾使君倒不是中毒。”

这个结论不一定权威,但已经是杨暨最希望得到的答案了——如果贾逵真的是因为服用了所谓的“神药”而死,那么这件事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影响到洛阳的朝局,大臣们肯定再也不敢接受曹叡的好意,而作为经手人的自己肯定也不会有好下场——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那既然不是中毒,贾刺史为何......”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但是眼前的医生还是理解了他的想法:“杨使君可知虚不受补?”

我怎么会知道这种东西?杨暨的面色顿时有点不好,好在眼前的老医生很有眼力劲,没等杨暨回应就继续说道:“人染沉疴不可用猛药厚味,此药如杨使君所说乃是神药,先后救助多人且立竿见影,可知药性猛烈,然而贾使君病重多日,虽服汤药却不见起色,正是沉疴之症,骤服猛药,故而有此灾,此实乃意外。”

觉得老先生的解释很有道理的杨暨随即赏了他些诊金,又让随从快马将这里的事情禀报洛阳的陛下和寿春的曹休,然后开始张罗贾逵的后事——贾逵的妻子柳氏和两个儿子贾充、贾混哭哭啼啼完全没个主张,所以只能杨暨来发扬人道主义了。

又过了几天后,洛阳的使者带着曹叡的旨意赶到了汝南。曹叡在得知贾逵的死讯后,感到非常震惊和悲痛。他下令彻查借助药物向曹魏高官投毒的蜀汉贼人,同时要求杨暨暂时接管豫州的事务,直到新的刺史到任。

至于贾逵的爵位则交给长子继承,食邑均分两子,贾逵本人是大魏栋梁,自然其妻子也不需要重新婚配,杨暨就这么支撑起他们这对孤儿寡母,并操持了贾逵的丧事,这件事情传回洛阳的时候,朝廷里不少人都称赞他有君子之风,各种“扶危济困”、“急公好义”、“古道热肠”的帽子一顶接一顶扣在他头上。

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杨暨也会思考一个问题——贾逵在临死前用力抓住自己,喊出的那句“天日昭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每当想到这个问题可能的答案的时候,他就有一种睡不着觉的感觉。

相比之下,远在凉州最西边的马岱则因为另一个问题睡不着。

谢琳这家伙太tm啰嗦了.

本来之前连续作战的时候,这位谢家的子弟还只是出一些非常冒险的计策,不过等河西四郡平定后,他的智慧则朝着另一个方向发挥——他居然试图鼓动马岱出兵西域,想要打通商路并西域都护府。

刘合和彻里吉倒是没什么出格的做法,最积极的反而是阎弼,这位阎二爷也跟着起哄说重现大汉荣耀我辈义不容辞——天知道这帮人是想要为大汉尽忠还是为了跟胡人做生意。

上次送往天水的信终于有了回应,他原本以为赵云会稳重地驳斥这种想法,却没想到对方回信交给自己全权处理,只要求自己行事慎重一些,同样看到回信的谢琳就开始在他耳边啰嗦:

“将军,你看,镇东将军也支持你。”

那叫支持嘛,那最多叫默许——马岱在心中骂骂咧咧。当然也想建功立业,不过建功立业是一回事,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向西不断前进,最后用漫长的后勤线把自己拖垮就是另一回事了。

结果谢琳见马岱没正面回答,就又开始鼓吹当年大汉强盛的时候西域诸国望风而降的故事,这些话最后又汇聚成了一句话:

“将军,大汉四百年余威尚在,此时正是收复西域的绝佳时刻。逆魏不能妄用大汉的名号,但是我们是正牌汉军啊,只要我们打去西域,那些小国必然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将军也可重现祖上荣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