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 分类:军事 | 字数:146.5万字

第296章 借鉴

书名: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9

“怎么可能,这是比赛,为了防护伤害所以才全员穿甲,而且玩这个的都是有钱人。历史上欧洲军队大部分人的甲胄都要自掏腰包,也就骑士老爷才有这种全身板甲,普通士兵没钱,能买得起的装备不多,大多只是身着部分甲胄,像链甲衣、皮甲之类的防护装备,甚至有些士兵可能只有简单的盾牌作为防护。”赵星想了想又补充道,“一些领主或军队组织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为士兵提供的基本装备,不过这些装备的质量和防护性能相对较差,而且战后通常需要归还。”

顿了顿,赵星又说,

“因为要省钱,步兵也多是用长矛,毕竟长矛用途多还便宜,需要的训练也少,热那亚、威尼斯这样的地方人们有钱,所以还会给自己配上巨盾和弩,外带锁子甲之类的;同时期北欧士兵常用的近战武器包括战斧、阔剑和长矛,北欧海盗多,擅长利用长船的机动性,沿着海岸线或内河进行突袭和劫掠,能够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迅速发动攻击,抢夺财物后迅速撤离,令当时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和城市苦不堪言。”

“不过当时最强的武装一般还是认为是骑士,甚至还发展出骑士阶级。”赵星想了想,觉得还是尽量说得客观一些,“骑士有自己的封地,一般从小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精通马术、剑术、枪术,有高质量的武器和防护装备。他们身着坚固的锁子甲或板甲,头戴头盔,手持长剑、骑枪,最厉害的战术就是重骑兵冲锋,一般是在战场上集结成密集的队形,然后在指挥官的号令下,骑着战马向敌人发起高速冲锋。这种冲锋的威力巨大,马的冲击力加上骑士自身的重量和武器的杀伤力,能够轻易地冲破敌方的步兵防线,给敌人造成重大的伤亡和混乱——”

赵星正把自己从《中世纪2:全面战争》里面学的那点知识冲着姜维显摆的时候看到对方一脸莫名其妙,随即声音低了下来,而姜维也终于发问:

“骑兵集结起来直接向步兵阵线冲锋,就算穿着铠甲,难道就不怕对面弩箭攒射么?”

“嗯...中世纪那会儿欧洲禁用弩,主要是教会推动的,当然实际作战的时候大家打急了眼还是会用的。”

“教会是什么?”

“梵蒂冈的天主教会,掌管欧洲人信仰的,嗯...你理解成黄巾军要是成了,他们那个太平教在世间的地位吧。”

(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这里主要是赵星为了让姜维理解而做的类比。)

然后姜维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他们的皇帝不管么?”

“欧洲那会儿没皇帝,都是国王,倒是有个神圣罗马帝国,不过经常被嘲笑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为什么这么说?”

“啊...嗯...”

这个问题已经超出赵星的知识范围了,好在姜维也看出了他的为难,随即不露声色地转移话题:“那这个全甲格斗比赛,就是欧洲人的后人效仿祖先的模样,穿上与祖先同款的铠甲,拿上与祖先同款的武器进行的某种仪式?”

“其实是娱乐比赛,武器都是钝化不开刃的,尖端必须处理成圆弧状,也不准用刺击动作或者远程武器,据说也不许用阵法。”

姜维闻言摇了摇头,显然是觉得这么多规则的加持下这种比赛与儿戏无异,他又看了看视频中的战斗场景,随即开始点评:“这比赛虽有诸多规则限制,但也可从中看出些门道。其对武器与动作的限制,虽失了些实战的狠厉,却也旨在减少伤亡,着重于技巧与力量的把控。所穿铠甲真上了战场防护性能定然不差,然不许用阵法却似缺了些战略谋划的韵味。须知战场之上,阵法的运用可使众将士协同作战,发挥出远超个体之和的威力。”

然后他指了指其中一段双方队员交战的场景:“这人将对方摔倒后便不再攻击,想必是因为规则如此,不过若是战场上穿着这么重的铠甲跌倒,没人帮助却也不好爬起来,与死无异。军中将士平日练习杀伐之术,也有此等教学——赵郎君可有之前说的骑士作战的影像?”

“有的。”赵星翻了翻,又找一个他朋友之前发来的骑士对冲的短视频,就这么展示给姜维看。

那是穿着全身甲的骑兵手持骑士长矛对冲随后同时被对方击中落地的视频。

因为视频还专门配了音效和背景哄笑声,姜维看到这个场景后也笑了一下,但很快就严肃起来。

赵星之前也看过这个视频,并觉得只有开头一点对冲的场景有意思,后面的讲解和记者体验就比较无聊了,不过姜维随即看向赵星:“赵郎君,且请翻译一下这蛮子在说什么?”

于是赵星又翻译了一下对方的话(其实有字幕,但是简体字对于姜维而言实在难以理解,而且字幕闪动速度太快),大意是这种对冲如何获得积分,以及外行人如何把骑枪夹在腋下,制作这样的铠甲需要两百到三百个小时、大约花费半年左右(赵星又顺带解释了下这个视频里的Up主是利用业余时间制作自己的铠甲的,并非专业工匠),以及这样的铠甲的防护力。

不过说到最后的时候,姜维已经没有耐心听了,他只是死死的盯住两个骑兵对冲下马的镜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赵郎君,我看那女蛮子也能穿戴这铠甲上马,这种骑士冲锋的方法是不是可以简化骑兵的训练章程?”

尽管当初陈轩告诉关兴的骑兵三件套依然处于保密阶段,不过那只是针对下层士兵,对于留在凉州的北伐军领导层而言,这并不是秘密。而作为诸葛亮的关门弟子,姜维自然也是知情人之一。

事实上姜维的一大任务就是控制骑兵三件套的知情范围,目前阳群正在金城那边担任太守,并在小范围秘密打造相关配件,用于武装张苞留下的500骑兵。

此外还有更多数量的新兵在接受训练。

姜维曾经抽空前往金城查看当地的骑兵训练情况好回来给赵云汇报。在金城的骑兵营地中,老兵们原本的马匹被替换成了更为强壮、耐力更优的良驹。当然也有老兵认为自己原本的马更跟自己默契,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些老兵在得到骑兵三件套(马蹄铁、马镫和高桥马鞍)后都迅速熟悉了新装备,并表示有了这套辅助装备他们一个人能打十个魏军。

毕竟在此之前,这500人都是能够双腿夹马腹单手挥动兵器的精锐,如今有了马镫和马鞍借力,不少人甚至敢松开缰绳双手持兵刃作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