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 分类:军事 | 字数:146.5万字

第584章 邸报

书名: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9

“等会儿等会儿!”诸葛安宁的眉头皱的能夹住钢笔,“我什么时候答应了?”

朱小靓只好挠挠头:“我看您的门诊是周一、三、五的,今天正好周六,您这不是接下来两天可以休息么?”

“谁告诉你的啊?我还有着教学和科研任务呢!”诸葛安宁声音忍不住拉高了,“我还得回家!”

“您就当做了个飞刀手术。”朱小靓在一旁赔笑脸,见诸葛安宁没接话,又补充道,“我们掏钱,您把丞相的病治好,我们这边先准备五十万的红包,不够可以再加——”

这个回答让诸葛安宁直接把手叉在胸前:“这是钱的问题么?”

“放心不是空头支票,不行我们可以先付定金——”

“你们这么大本事能穿越时空为什么治不好诸葛亮啊?还得找我?”诸葛安宁没有接话,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

“因为外星人不肯亲自出手,这事儿说来有点长,您有空慢慢听么?”

———三国时间线,成都———

刘禅的心情非常不好。

如果说相父病倒了对他而言仿佛天要塌了,那么相父不见了对他而言就是天真的塌了。

前不久姜维含含糊糊用短波电台报告说“丞相被郎君们请走去治病”,在他的一再追问下才得知居然来了个女郎把相父接走了,考虑到四叔刚刚仙去,刘禅的第一反应是相父提前病逝了。

好在还没来得及离开的赵统和赵广也在电台里嚷嚷了两句,说丞相被请走的时候他们正在门外守着,看着丞相跟那位女郎一起消失的,这才让刘禅相信相父真的是被郎君们带走治病了。

不过那位女郎走的匆忙,也不曾说清楚要多久才能治好相父,更要命的是最近拜请郎君们来帮忙却没有反应,所以刘禅总是心里没底。

因此这两天李严等人上书恭喜陛下,说丞相光复长安,乃是大汉复兴的征兆,比拉比拉一通废话后委婉询问是不是要给丞相加十锡。

嗯,是十锡不是九锡,毕竟当初丞相回绝李严加九锡的时候明确说过“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所以消息不是那么灵通的李严本来想着拍拍陛下和丞相的马屁,结果不小心拍到马腿了,虽然刘禅没有直接斥责,不过还是不高兴地表示“丞相身体欠安,待康复后再行定夺。”

顺带一提因为丞相的消失,连带着北伐军的管理也搁置下来——诸葛亮本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送走的,所以自然也来不及进行北伐军的权力交接,本来正常流程是由次一级的将军接手指挥权,可惜左将军赵云(已经追封大将军)比丞相还要先行一步,剩下的几位,无论是魏延、阳群还是吴懿,都不是太合适的选择。

虽然刘禅自己比较倾向姜维,不过他也知道优待姜维可以,但是让姜维跨过诸位劳苦功高又有资历的老将军们当北伐军一把手,显然只会导致北伐军内部出现分裂,至少是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

至于杨仪,刘禅知道这家伙原本记载中接手完指挥权就跟魏延内斗,把对方斗没了三族,还口出抱怨,虽然现在对方在丞相的约束下表现很好,但是刘禅每次想起来这事儿就心里不痛快。

然后他就连带想起自己投降的事情,然后就心情更不好了。

事实上随着诸葛亮的突然消失,整个季汉都陷入了一种微妙又紧张的氛围。朝堂之上的大臣们表面上维持着秩序,可私下里却议论纷纷,各种猜测不胫而走。

比如蒋琬就私底下跑来问自己,是不是丞相出了什么不忍言的事情,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训,于是刘禅费了半天劲才让对方明白相父没死,只是被郎君们带走治病了,郎君们也是因为忙着给相父治病所以才没空回应。

然后蒋琬点点头,指出郎君们那边似乎是仙界一样的存在,会不会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情况,若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应该先不要等丞相回来了,而是想办法先继续丞相此前留下的发展方向。

顺带蒋琬还提醒,说民间已经有传言说先帝显灵打下长安,然后带丞相和左将军升仙了,若是不想这种谣言愈演愈烈的话,就要想办法弄些别的事情分散民众的注意力——这个技巧还是从吴国那边学来的,据说吴国为了对冲刘琰昔日编出来的用来吸引吴军出战的谣言,自己也编了一堆谣言,然后这些谣言传到扬州去,让合肥的魏军一通笑话。

另外郎君们此前送来的诸多物资虽然还有剩余,不过如果郎君们一时半会儿来不了了,那么这些物资的使用就也要收紧,不然坐吃山空终究是麻烦事儿,虽然成都这边的工坊已经可以自己做纸,也开始尝试办理邸报。

(“邸报”起源有汉朝、唐朝、宋朝不同版本,不过本书决定采用汉朝版本)

早先邸报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遣等都是相关内容,不过现在成都正在办理的邸报则是起源于此前郎君们说的内容。

此前鲁斌看到诸葛乔在尝试造纸,就说这种纸做出来后可以用来制作邸报,宣传汉军的战绩,以及另外两国的反面例子,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并且知道自己的亲人外出打仗是去解救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而非单纯的为了老刘家的天下。

至于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朝廷和大军很忙”、“国内民众生活幸福”、“国外人民水深火热”,然后再夹杂一些编纂的小故事小笑话吸引人,然后再收取一些商号的广告费帮他们刊登广告宣传产品。

很显然这是一种成熟的做法,所以蒋琬当时就觉得很值得尝试,在请示过刘禅后就开始在成都尝试小规模发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