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 分类:军事 | 字数:146.5万字

第142章 自救

书名: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9

王凌曾经认为自己是作战技艺高超的战士,绝不会轻易在战场殒命,事实上他确实从一个又一个战场上活下来,哪怕是他被抓的街亭之战,那些强弓劲弩和飞来飞去的石头、汉军的刀剑长戟也不曾要了他的性命,但是他没想到老婆还是被后方的曹魏官吏拉去再嫁人了。

魏国的军户是专门划分出来为打仗而存在的,不仅要家家户户出男人打仗,女人也要生孩子和干农活,而且待遇也极差,王凌希望通过自己的奋勇作战,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过当那支商队带回曹魏灵活分配阵亡和被俘将士的妻子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了。

甚至没有任何人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无论是关中三辅的郡兵,还是长安中垒营的妻女都被一视同仁,像他这种来自宛城的士兵的妻子同样也不例外,曹魏将这些军户及其家眷视为资源或者说生产资料而非“人”,类似的事情这些年没有少做。

所以在得到这个消息的那一瞬间,“我为陛下立过功,我为大魏流过血,我要见将军”的呐喊声只在心中一闪而过,就迅速变成了“我要复仇”。

然后王凌当场就跑去找看押自己的汉军,表示自己要反正,要帮着大汉痛打魏狗。

再然后就被汉军拒绝了——当时汉军刚刚完成对俘虏的甄别没多久,那些比较可靠,或者说危害可能性比较小的魏军被吸收进了汉军,像王凌这种在魏国有妻小且从军多年屡立战功的魏军属于比较不可靠的范畴,如果不是王凌投降之后比较安分,他早就被送去天水那些豪强那里了。

不过王凌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逃走——常年的军事生涯让他的见识远超那些普通士兵,也让他知晓仅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向魏国的那些官员报仇的,就算他千辛万苦逃回魏国找到自己某个曾经的上级告状,对方也最多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帮他安顿下来,再重新分配个老婆(没准还是其他阵亡或者没阵亡的魏军士兵的妻女)。

所以要想复仇,最直接的方法是加入汉军序列,如果汉军可以保持他们在陇右的表现,那么就迟早能打到洛阳去,到时候他一定要冲在最前面,亲手砍死那些朝廷的高官,若是天见可怜,他愿意豁出命去砍曹家那个皇帝或者其他宗亲一刀。

在田地中跟其他士兵一起劳作的王凌很快迎来了机会——由于汉军在天水发现了铜铁矿和煤矿,所以开始在他们这些俘虏当中招募工人,并且许诺会给工人更好的待遇,还会缩短这些工人的考察时间,于是他毫不犹豫报名参加铜铁矿的矿工,当时他的想法非常朴素,若是汉军不肯接纳他,那么他挖出来的矿石也迟早会熔炼成武器,砍进某个魏国人的胸膛,或是还是某个魏国官员的脑袋。

至于汉军许诺的一日三餐、盐和糖反倒没有那么吸引他,或者说他并不相信这样的许诺——在魏军的序列的时候,也经常有上官许诺各种奖励,但最后没有多少落到实处的。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汉军不但每日三餐有保证,还会在饭里混上一些野菜和盐,饭也是粟米或者某些不知名的粮食,虽然味道一般但是可以吃饱,不存在用米汤和糠充当饭食的情况。甚至某些时候还会混一些有肉味的汤(由于挖矿是重体力活,汉军为了保证效率还是从打来的猎物当中挤出一点来做肉汤,当然俘虏就不要想吃肉了)。

更重要的是,汉军真的兑现了努力工作就发盐和糖作为奖励的承诺,而且不是粗制的盐巴,是精细的青盐(实际上是阳群那边制盐过程中的副产品,重结晶制盐效率终究太低,所以当地制盐的汉军很快学会了多次过滤并用草木灰去除杂质后直接把高浓度盐水蒸干出盐的方法,这样制出来的盐虽然仍有一些杂质,但也能够接受,毕竟作为现代人的鲁斌追求的安全无污染少杂质的看法对于三国时期的人们而言太过奢侈)。

至于一个月发一次的奖励最尽职的工人的白糖,王凌拿到手的第一时间就有赵家的家仆上门收购,对此汉军也毫不干涉,只要求不得强买强卖,王凌尝过一次砂糖后就舍不得再吃了,而是把它们换成了粮食,这些粮食被允许作为他的私人财产存放在他自己的房间中,用于补充重活之后的消耗。

据他所知矿上其他拿到糖和盐作为奖励的魏军士兵也差不多,很显然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还不少——比如现在这个跟他一起搭伙的士兵,对方是来自右扶风的郡兵,虽然干活没他这么拼命,不过每次也都按量完成工作,所以每次都能拿到盐。听到对方的疑问,王凌随口解释:

“汉军既然兑现承诺,我们也得抓紧时间,没准这一任管事讲事理,下一任管事就不那么好说话了,等干满一年,我得再找汉军试试能不能当兵,我也不怎么会种地,要是能当兵,没准还能打到宛城去,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找回我家婆娘。”

王凌的话让对方陷入了沉默,显然他的同伴也想起了自己家人的情况,见对方如此,王凌算了算今日的工作量也也经完成,便换了个话题:

“不说这个了,你知道之前长安那里天降神罚的事情么?”

由于曹叡和魏国官员下了封口令,又拼命约束当时在场的人传播那道白光的信息,所以长安以外的人并不清楚当日发生了什么,长安地区有一部分人知道天上降下一道白光,并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但是更详细的信息就没有了,至于关中三辅,大部分人们甚至不知道这件事情,只知道朝廷又加征了粮食和税用来对付蜀国来犯的贼军。

所以王凌的郡兵同伴并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张合领军期间更是严令禁止军中谈论之前长安城外的白光,违者军法从事。被俘后大家也最多聊一聊自己的家人和过去的见闻,默契不提这件事情,不过随着在汉军这边挖矿挖久了,当年张合的约束也被王凌丢到九霄云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