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 分类:军事 | 字数:146.5万字

第672章 各有担忧

书名: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9

其次被排除的是戴陵——这位后将军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自从诸葛亮北伐以来,大魏与其交战的将军们无不损兵折将,相比之下戴陵的表现可圈可点,已经有人在哀叹昔日戴陵因为文皇帝的原因被免职,明帝(给曹叡的谥号)虽然重新启用了他,但始终就是晚了,导致戴陵在面对汉军的时候往往是劣势兵力断后或者据守的情况,直接导致了他每次只能想办法突围,不过如今大家追忆起来,只会感叹若是早一些启用戴将军,在那个大魏还将星如云、拥兵百万的时候,也许不会被汉军逐步蚕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最后被排除的则是夏侯楙,当然这位被排除的原因是大家都觉得他的表现跟其他人比起来都太捉急了,怎么看都不能当内鬼的料,更像是个猪队友。

除此之外,几乎每一个还残存的小朝廷里的地位比较高的的人都有通汉的嫌疑。

比如刘放,这家伙是汉室宗亲,还是刘备的同乡,跑去跟诸葛亮送信说是要以周礼在野外决战诸葛亮也能答应,虽然当时大家都觉得是大将军准确拿捏了诸葛亮的心态,但是从事后魏军一败涂地的表现看,更像是诸葛亮早就知道魏军的策略而将计就计,至于谁告诉的诸葛亮,那简直是不言而喻。

再比如孙资,虽然没什么具体表现,但是他跟刘放经常接触,还总是在朝中邀买人心,没准就是刘放掩护下的真正内鬼。

又比如司马师和司马昭——按说兄弟两人跟汉军有杀父之仇,但是这两个人完全没有苦练武艺兵法报仇雪恨的态度,平时有人提起他们也会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再考虑到司马懿跟诸葛亮约野战诸葛亮就答应,司马懿赴死前请求诸葛亮放过其他魏军诸葛亮也答应,已经有人怀疑这是双方的死间苦肉计了,唯一不好解释的就是司马懿原本贵为大魏重臣,这么做究竟图什么。

同理曹爽也背上了这个锅,毕竟他父亲故大将军曹真就是被汉军公开处决的,但是他同样没有提报仇的事情,反而昔日还向明帝提出撤离潼关和武关的守军,间接导致了后来汉军来打的时候两个关隘都一触即溃。

不过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私下里,终究是没人会当面提起的——最多是有勇敢者在曹爽面前提提司马师不太靠谱之类的话,或者在司马师面前表达下对曹爽的忧虑。

当然这些都是不重要的事情了,眼下有件更重要的事情。

下一任魏主的继位。

由于曹叡已经薨了,所以让曹芳继位的事情也被拉上议程,本来曹爽等人的意思是继承皇帝的名号,不过刘放等人最后不得不捏着鼻子站出来,提醒曹爽先帝已经自去帝号来避免季汉的压迫,如果如今曹芳又贸然称帝,那么很可能会激怒季汉,让对方不顾劳师远征也要来出口气。

尤其是传国玉玺也被送回了季汉,所以在辽东称帝多少也会惹人笑话,最后还是孙资硬着头皮提醒,昔日胡亥身死,子婴继位的时候用的不是皇帝而是秦王的名义,理由是“秦本来只是诸侯,始皇统一天下,所以称帝。六国各自独立,秦国地方更狭小,竟然以空名称帝,这样不行。应该像以前一样称王,才合适”,这个情况也适用于当下。

(这个理由是赵高说的,不过主要是赵高试图自立为帝失败后给自己留的后门,想要将来再伺机篡位)

再加上曹操的魏王好歹是走正常程序由汉献帝批的,后来也没人把这个名头收回去,就算诸葛亮亲自来质问曹魏小朝廷,孙资也有理由说己方并没有违背诺言,只是继承大汉当初封给曹魏的爵位。

于是大家都觉得这个理由很好,同意让曹芳继承魏王位,至于仪式,嗯....大家地处辽东,也没什么太好的条件,魏王的继位仪式简单就简单点吧!

由于目前魏国小朝廷没有什么重量级的压轴人物,所以蒋济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礼仪方面的工作,董昭、华钦配合,曹爽等新一代辅政大臣给他们打下手——这种职务分工听起来有些离谱,不过这些日子大家已经都接受了自己是草台班子的现实,所以也没人计较这些小事儿。

刚刚即位的曹芳在即位仪式上因为什么都不懂而又脱离了奶妈的保护陷入陌生人的包围中,所以吓得直哭,负责照顾他的奶妈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上前,于是离得最近的曹爽只好轻声安慰:

“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虽然这个说法不太吉利,不过在完成了即位仪式后,所有人还是都松了口气。曹爽把曹芳放回奶妈的怀里,然后让伙房去安排顿好的——离开易京后大家已经很久没有吃点好东西了,如果不是夏侯霸从季汉那边用计谋换来了一些辎重,没准大家就只能过个寒酸年了。

......

“新年好,新年好。”

随着烟花的升空,233年就这么到来。

成都又一次迎来了新年。由于火药依然是宝贵的军用物资,所以这次的烟花仍然是网友们送来的。

汉军收复洛阳的消息很早前就通过无线电报传来,并通过邸报向民间公告。千里之外的成都的民众们尽管已经距离战争很远,但是依然为汉军的胜利而高兴,随着这几年粮食的丰收,益州的民众更是沉浸在一片轻松愉悦的氛围里。

甚至不少民众都觉得整个大汉终于从持续多年的战争状态中缓过神来了——他们突然意识到已经很久没有人在闲聊时候讨论益州的兵员调度、粮草运输的八卦了。虽然成都在战乱时期一直是相对安稳的大后方,但如今随着关中局势稳定,很多人则开始担心将来朝廷会不会迁徙回长安或者洛阳,若是那样的话成都的价值会不会下降,益州能否再享受到先帝带来的各种便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