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 分类:军事 | 字数:146.5万字

第229章 分兵

书名: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9

陆逊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结果孙权以为对方是被这个计划震惊了,还在那边解释,当前魏军与吴军在此地对峙,魏军兵力优势,只靠对峙迟早要有闪失,因此至尊决定带一支精锐趁着魏军主力尽在此地,偷袭合肥,只要合肥一破,魏军必然惊惧,到时候陆逊就可率军掩杀,魏军自然可破。

而魏军一旦撤军,那么蜀军在西线的小打小闹自然也翻不起天来,到时候没准听到这个消息就自己撤退了。

陆逊定了定神,试图向孙权进言说明此计策的凶险,比如此地转濡须口再至合肥路途遥远,途中变数颇多,要瞒过魏军怕是不容易;再比如即便能成功绕道,合肥乃曹魏重镇,城坚兵精,强攻恐难有胜算。

然后他就看到孙权皱眉表示不悦,又说了一通“出其不意,或可成功”的话,最后还是同样被招来讨论计策的诸葛瑾打圆场,才避免了君臣两人掀桌子的场景。

等离开大帐,陆逊就拽住诸葛瑾:“两军对峙,切不可因一时之急而冒险。当以稳为主,等待时机。此计策是何人向至尊所献?”

诸葛瑾尴尬的看看四周,这才小声说道:“是至尊自己,称帝的良辰吉日即将到来,至尊担心赶不上。”

这个回答差点让陆逊脑溢血,如今一切基本都是至尊意图称帝导致的,至尊不想着先收拾烂摊子,反而急着打完仗回去称帝?若是因为轻举妄动打输了怎么办?难道要带着败绩称帝么?

但他也知道诸葛瑾同样没办法,至尊决定做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拦不住,哪怕是张昭这样的老臣现在也非常注意不要跟至尊吵架。好在至尊那边会带上诸多老将,就算进展不顺,应该也能护着至尊平安回来。

应该能吧?

坦白地说孙权还是稍微动了点脑子的,他并没有大张旗鼓地离开,而是借助吴军运粮的水军带人分兵,“孙”字大旗依然在营中飘扬,除去主要将领,大部分士兵只知道有将领在换防,并不知道他们的至尊正在分兵袭扰魏军后方。

所以孙权觉得自己又行了。

而曹叡则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文聘的报捷文书同样抄了一份送到洛阳,按理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曹睿却从中闻到了一丝不妙的气息。

近年来大魏的波折不断,先是有孟达叛变,然后又有诸葛亮北伐窃取凉州,如今就连孙权这厮都敢动称帝的念头,你这厮的大魏吴王的头衔都是我们封的,你奉哪门子天命!

看着朝堂上的官员们为了这份报捷文书向他贺喜,曹叡脸上虽然挂着笑容,心中却在暗自盘算,过去的一年里,大司马和大将军先后失利,反倒是司马仲达先有平定叛乱的功绩,又有贾逵危难之际救出大司马并挫败吴军,如今还有文聘攻下当阳、陈泰先登之事,盘算来盘算去,功劳全是世家的,犯错的倒都是宗亲。

嗯,还有个张合大败的事情,不过张合属于武将序列,平日里不在考虑范围内。

(其实文聘也不算,这封战报的主角是陈泰)

如此看来,世家在朝堂上的声音也太大了——今日他们可以为陈泰先登之事为其请赏,明天就能为其他世家请封,身为一个皇帝,显然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而是要平衡朝堂上的各方势力。

毕竟如果世家功劳太多而宗室总扮演垫脚石的话,他这个皇帝就会很为难。

说白了还是最近这段时间宗族们表现得太过丢脸,才让世家的人有了表现机会,只是一时的情况罢了,还是要看看大司马此次伐吴表现如何。

不过曹叡还是首先肯定了群臣们对陈泰及其他将士的封赏建议,毕竟大魏已经很久没有取得胜利了,尤其这次胜利还是拓土之胜,只要把守好当阳慢慢推进,迟早也能把江陵攻下。

就算暂时攻不下江陵,只要不心急,至少不会出现上次那种全明星阵容围攻江陵反而让此前没什么名气的朱然扬名的事情。

听到群臣“陛下圣明”的赞扬,曹叡按耐下心中的不快,转而提及另一个问题:

“如今大司马在扬州与孙权对峙,朕欲亲自前往沛国焦县以为后援——”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就传来了群臣的反对声。

“陛下,不可轻动!”一位老臣急忙起身,正是钟繇,他躬身说道,“陛下乃万金之躯,国之根本,怎可轻易涉险前往前线?况且洛阳城中诸事繁杂,尚需陛下坐镇指挥,切不可因一时意气而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啊。”

紧接着是陈群:“陛下,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扬州自有大司马坐镇,陛下只需在此运筹帷幄,自有忠臣良将为陛下分忧,孙权小儿不过跳梁小丑,定然不是大司马的对手。”

虽然你这么吹大司马,他知道会高兴,不过你要不要考虑一下上一次石亭大司马到底是谁被打败的?

以上念头在曹叡心中一闪而过,随后他微微轻咳一声,说道:“朕深知各位爱卿的担忧,然大司马在外征战,朕亦心系战局。朕前往沛国焦县,并非是要亲临前线作战,而是效仿上次长安之行,只是欲在后方督战,为将士们鼓舞士气,同时也可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战事顺利进行。”

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来,乃是散骑常侍高堂隆,他说道:“陛下,沛国焦县虽为后援之地,然一旦有突发情况,恐难以保障陛下的安全。如今朝中诸事皆需陛下决断,您若离开洛阳,恐会影响朝政的稳定运行,况且大魏目前尚无国本,若有闪失。还望陛下三思啊!”

高堂隆的话一瞬间把整个朝堂都干沉默了。不少臣子都用“你真tm勇“和“高堂升平你找死可以换个方法别把血溅到我身上“的表情看着这位以善占天象、博学多闻、直言不讳闻名的关内侯,曹叡本人更是沉默片刻,陈群看到自家陛下的嘴角在哆嗦,显然下一秒就要下令武士把人拿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