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 分类:军事 | 字数:146.5万字

第630章 科学

书名:沙雕网友援北伐 作者:人老手残眼还花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9

而因为现在没有仗打也不能总是操练士兵或者私下出去打秋风(后两者同样要花钱),所以周循和孙绍就只能交流一下不久前因为过年时候买年货所以从商人那边听到的小道消息。

比如汉军收复长安。

这其实已经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了,只不过因为吴军缺少消息渠道,直到新年的时候才听到相关消息,孙权也考虑过要不要向季汉贺喜,不过又有些抹不开面子,最后让诸葛瑾以个人身份给诸葛亮写了封信,向其道贺。

这种做法多少有些小家子气,不过东吴的臣子们都习惯了,诸葛瑾也没有反对意见,就这么写了封信让他儿子诸葛恪带人送去成都。

诸葛恪和顾谭、张休等人都是太子孙登的宾友,其聪明伶俐、少有才名,以神童着称,不过孙绍其实有点看不上他,因为诸葛恪非常擅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更善于奉承孙权(比较知名的是诸葛恪说诸葛瑾能够选择孙权所以诸葛瑾比诸葛亮强,以及把蜀汉比成孙权在外的马厩),所以诸葛恪路过附近的时候孙绍也没有去拜访对方,周循觉得还是应该跟新生代的官员搞好关系的,不过最后也没有丢下孙绍自己前往。

诸葛恪当然也不可能专门绕路来益阳,所以双方也没有接触,自然也不知道诸葛恪正打算去成都搞点事情。

准确的说是当初虞翻那些学生返回交州后专门向虞翻道别,说在成都见识到了“颜学”和“鲁学”,乃是不同于六经的学问,谯周这样的大儒都在学习,所以他们前来拜别老师,请求去学习这种新的知识。

(在当时的文化和道德观念中,师门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受业于某一大儒,便与师门建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和道德责任。学生未经老师同意,擅自转投其他大儒门下,尤其是在老师对其有深厚期望和培养的情况下,这种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反过来,如果学生因对某种学问有更深入探究的强烈愿望,而原师门无法提供相应条件,在与老师充分沟通并得到理解后,转投其他能满足其学习需求的大儒门下,则被视为正常)

虞翻哪见过这个阵势——一般情况下只会有零散的学生请求去其他大儒门下学习,而这批原本是前往成都要帮他“出气”的学生更是最尊重他的那一批,结果去了一趟后都回来集体表示要另投他门,这岂不是代表自己以前教的东西都有问题?

何况对方说谯周这种通六经的人都在跟着学(其实是误会,谯周只是因为是张绍的副手,在帮助维持益州官学的运转),那显然这“颜学”和“鲁学”应该也不是骗人的东西。问题是他想破了头也不曾听过这两种学问,便问自己的学生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结果这一问更乱套了——由于鲁斌是当着他们面消失的,而继续讲课的颜明不曾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有心急的交州士人拉住了对方的衣袖,然后被电了个半麻,所以这些交州士子对他们认知中的“颜学”和“鲁学”(其实是化学和物理)歪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最后虞翻一脸懵逼地听着自己的学生说什么“颜学客观且严谨,鲁学严谨且客观”、“穷极宇宙之理,从星汉运行,到微粒跃动,皆在其算度之中”、“雷电火焰地震风暴皆有其理”、“完美的爆炸实验不容易达成,但是不完美的实验容易爆炸”,最终意识到一种可能。

这帮学生和他之间肯定有一方疯了。

不过他最后还是非常大度地表示学生们愿意去学就学吧,若是在那边遭到了不好的对待也欢迎他们回来。这群学生便给他行礼,然后开始筹备再度前往成都的事宜。

虞翻的事情传到武昌的时候,大部分人只是当作笑料,但是诸葛恪却敏锐捕捉到了一种可能——这“颜学”和“鲁学”此前闻所未闻,季汉这边要求想要拜学的士子们学成后必须在当地呆满五年来为他们服务,说明这种学识非常重要,再联系到季汉这边莫名冒出的能够在水上跑得飞快的铁船和能发出雷霆之力的火炮,诸葛恪怀疑就跟这“颜学”和“鲁学”有关。

不过这一切都是他的猜测,并没有跟其他人说,以免万一不是而被其他人笑话,这位青年只打算借着送信的机会去成都转转,先行探查一下。若是事实真跟他想的一样,他觉得借着叔父的名义也可以去稍微学习一下这两种学问。

......

不过诸葛恪最终还是没能学到东西——等他风尘仆仆赶到成都的时候,才得知益州官学如今没有老师,无论是鲁先生、颜校长还是刘大家如今都不在,据说是有事儿回去了,下次过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们留下的教学材料由着学生们自学当中,诸葛恪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直接去要人家的书,反倒是接待他的诸葛乔看出了他的想法,于是拿出一册书来。

却是一份小学自然课本。

“堂兄此次前来,想必是听到了鲁先生他们的名声,只是那益州官学的知识是不好随便外传的,不过这自然一学是相关学问的基础,若是堂兄有兴趣,不妨拿去一观。”

诸葛恪看了看自己这个堂弟,发现对方,发现对方眼神沉稳,周身萦绕着与昔日截然不同的沉稳与自信,曾经那个略带青涩的弟弟如今言谈举止间多了几分纵观全局的从容。

以及自信。

并且还示意自己翻开看看。

于是诸葛恪翻开书,发现上面的字与平日所学不同,不过连蒙带猜也能理解意思,再往后翻,语言都是白话,还配有绘图,可谓浅显易懂,很显然是为了照顾普通人的理解。

前面还只是些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后面就是声音传播、昼夜交替、四季由来,到这里他就有些看不懂了——主要是书里说大家居住的大地其实是一个球,还会绕着太阳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