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别怕本座是好人

作者:燃烧石头 | 分类:玄幻 | 字数:3.4万字

第799章 君臣相见

书名:别怕本座是好人 作者:燃烧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03

兆州

大乾自开国以来,历经无数风雨,绽放过盛世繁华的耀眼光芒,也曾威震海内,有过万邦来朝的辉煌盛景。

彼时的大乾,国力强盛如巍峨高山,文化昌盛似繁花似锦,四方来贺之景蔚为壮观,尽显泱泱大国的风范与气度,令周边诸国皆心生敬畏,俯首称臣。

然而,世间万物皆处于永恒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恰似昼夜交替、四季轮回,不可抗拒。

树有枯荣,春日里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可到了秋冬,便会叶落枝枯,一片萧瑟;

人有生老病死,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懵懂,到朝气蓬勃的青年,怀揣着梦想与激情,再到垂垂老矣的老者,历经沧桑,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结;

国家亦如此,有着兴盛和衰亡的命运,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无人能够阻挡。

大乾,在经历了八百多年的辉煌之后,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不可避免地步入衰亡。

如今的它,恰似风中残烛,那微弱的火苗在狂风的肆虐下摇摇欲坠,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

反观魏帝曹鲲,此人野心勃勃,又恰逢时运,篡权夺位,建立了大魏。

这或许是一种对旧秩序的挑战与打破,曹鲲有野心有运气,重用贤能之士,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大魏国力迅速增强。

大魏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横扫八方,将周边诸国征服,国力强盛,如日中天。

伴随着惊雷骤雨,瑟瑟秋风,魏国大军汹涌而至,如黑色的潮水般向雷阳城涌来。

雷阳城,这座曾经坚固无比的城池,如今在魏军的强大攻势下,岌岌可危。

站在城墙上眺望,魏军旗帜如林,一眼望不到尽头,那高耸的云车之上,魏国的士兵手持强弓硬弩,虎视眈眈地盯着城内,仿佛随时准备将箭雨倾泻而下,城下魏军的战马不时地扬起前蹄,发出阵阵嘶鸣。

姬元景回到金碧辉煌却又显得有些冷清的宫殿中。

他面容憔悴不堪,双眼布满了血丝,那原本乌黑的头发,也在这短短数日间增添了许多银丝。

他坐在龙椅上,眼神中透露出绝望与不甘。

“不!还没有结束!”

“朕是皇帝!朕是天子!朕宁死不降!”

姬元景写了一封又一封求援信,他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寄希望于散落各地的姬氏族人,能够念及同宗同族的情谊,前来雷阳城助战,共同扞卫大乾社稷。

他日夜盼望着援军的到来,每一封求援信寄出,他都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可悲的是,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数日过去了,他的求援信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姬元景的心,也随着这些信一点点地沉入了谷底。

就在姬元景焦头烂额之时,魏国使者进入雷阳城。

在文德殿内,姬元景接见了魏国使者。

当他见到来人时,不禁大吃一惊。

魏国使者竟然是郑广!

他曾经视为左膀右臂的大将军!

“郑广!你……你竟然背叛了朕!背叛了大乾!”

姬元景怒目圆睁,手指着郑广,杀气冲天,仿佛要将郑广生吞活剥。

郑广满脸羞愧,跪拜在地,大声道:“陛下息怒!末将无能!愧对陛下!只是如今魏国势大,猛将如云,精兵如雨,横扫八方,国力强盛。而大乾却是困守愁城,强弩之末。魏帝仁慈,顾念旧情,不忍见陛下身首异处,特命我来劝陛下归降。只要陛下出城投降,魏帝保证,陛下仍可享尽荣华富贵,城中的百姓也能免受战乱之苦。”

“住口!”

“你这个不忠不孝的贰臣!朕平日里待你不薄,赐你高官厚禄,让你统帅三军,可你呢?在国家危难之际,投降敌国,还敢回来劝朕投降,你还有一点廉耻吗?你对得起朕对你的信任吗?”

姬元景气得浑身发抖,额头上青筋暴起。

郑广神情肃穆道:“陛下啊!臣自知愧对陛下,可是天命不可违!如今乾国大势已去,陛下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只会落得个城破人亡,遗臭万年的下场!”

“放肆!”

姬元景气得浑身发抖,怒目而视:“朕乃大乾天子,岂会向曹鲲那篡权夺位的贼子屈服!来人!把这个卖国求荣的贰臣给朕拖出去,立刻处斩!”

羽林侍卫闻言,立刻冲上前来,就要将郑广拖走。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紧接着,一群大臣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太尉陆霖,他扑通一声跪在姬元景面前,大喊道:“陛下息怒!如今雷阳城危在旦夕,若此时处斩郑广,只会激怒魏帝,还请陛下三思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跪地求情:“陛下,郑广虽然有罪,但此时杀他,实非明智之举,还请陛下看在乾国百姓的份上,饶他一命吧!”

姬元景看着眼前跪了一地的大臣,心中又气又急。

他知道,这些大臣说的也有道理,如今雷阳城已经是孤立无援,若再激怒魏国,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他实在无法咽下这口气,无法容忍郑广这个叛徒逍遥法外。

“陛下!”

陆霖高声道:“臣以为,可先饶郑广一命,对他施以杖刑,以儆效尤。”

姬元景沉思了片刻,冷声道:“好吧,既然众卿都为他求情,朕就暂且饶他一命,来人!将郑广拖出去,痛打一百杖!”

侍卫们再次上前,将郑广拖到了文德殿外。

不一会儿就传来了阵阵刑杖打在肉上的声音和郑广痛苦的惨叫声。

太尉陆霖趋步上前,拱手作揖,神色凝重道:“臣蒙陛下隆恩,位极人臣,安敢不倾尽绵薄愚忠,以酬国恩之浩荡?然自魏帝兴兵以来,其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无不披靡。且观我国库,仓廪渐空,财帛匮乏;军中士卒,久困愁城,斗志消磨,已无战心,若贸然兴兵,与魏决战,一朝败绩,恐有灭族之祸。”

“反之,若不战而降,尚可保宗族之安危,全臣民之性命。且夫古往今来,天下之势,分合无常,无有长盛不衰之国,昔日投降之主,亦未见有因降而戮于干戈之下者,还望陛下慎思明辨,以定万全之策。”

姬元景神色凝重,如覆寒霜,目光中满是沉痛:“卿之所言,朕亦深知其理。然朕受先帝临终遗诏,托以社稷重任,今日若屈膝而降,朕有何颜面见先帝及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恐遭其唾弃,为后世所不齿也。”

鲁王姬元彻怒目圆睁,恰似那猛虎发威,声如洪钟,振聋发聩,厉声斥道:“若已穷途末路,尔等应当效仿那些忠臣义士,父子君臣齐心协力,背城奋起,拼死一战!纵使马革裹尸,亦要同死社稷,以全忠义之名,方能无愧于忠义之名!怎可如此轻易言降,做那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之徒!”

丞相郑明阳昂首挺胸道:“陛下!臣知楚地尚有数十万兵马,陛下可向楚王借兵,与魏军决一雌雄!臣亦愿披坚执锐,率领我郑家子弟,报效君王,与魏军血战到底!”

廷尉孙塘神色忧虑道:“陛下,如今我军已如困兽,士气低落,粮草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与魏军决战,无疑是以卵击石,胜算渺茫,太尉所言,实乃明智之举,陛下若不降魏,继续负隅顽抗,必将国家灭亡,宗庙不保,不如降魏,以换和平,保留百姓和宗庙香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