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别怕本座是好人

作者:燃烧石头 | 分类:玄幻 | 字数:3.4万字

第752章 贪婪的棋子

书名:别怕本座是好人 作者:燃烧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03

玉京

武德殿

曹鲲端坐在棋盘之前,手中捏着一枚黑棋,目光如炬,似要将这棋局中的每一处变化都尽收眼底。

他的对面,柴红玉静静而坐,手中白棋落下,似是在这无声的较量中,也带着几分锐气。

此时,魏忠良轻手轻脚地走进殿内,脚步轻盈得如同一片落叶,躬身行礼,恭敬禀报:“圣上,陈相求见。”

曹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手中黑棋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是为了纪昌明吧?”

如今这朝堂之上,薛显明的心思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妄图趁着纪昌明在江南引起众怒之际,暗中下黑手,将纪昌明扳倒,从而自己更进一步,登上那宰相之位。

陈钧与纪昌明,同为儒家大儒,然而,他们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陈钧太过看重名声,将儒家中庸之道奉为圭臬,一心想要成为振兴儒学的圣人,名留青史。

在他看来,为皇帝背黑锅、干那些见不得人的脏活,是有损名望之事,他是断然不会去做的。

就像纪昌明在江南大开杀戒,被江南世家大族斥为酷吏,这种有损名声之事,陈钧是避之不及的。

此次他前来求见曹鲲,是希望曹鲲能够出面,控制一下朝中的局面。

如今,百官纷纷弹劾纪昌明,薛显明更是大肆搜集纪昌明的证据,纪昌明已然成为了众矢之的,臭名远扬,连带着儒家也受到了牵连。

陈钧虽知薛显明是皇帝的宠臣,但儒家的声誉,他却是不能不管的。

御史们弹劾纪昌明的奏章如雪片般飞来,江南的事情也越闹越大,儒家官员们纷纷上奏,想要为纪昌明正名,毕竟在这朝堂之上,天下儒生是一家,大家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陈钧,一直不敢妄动,直到大批儒士跑到他家中苦苦哀求,这才不得不入宫面圣。

魏忠良见曹鲲心情尚好,便拍了个马屁:“圣上圣明,奴婢看这天下就好像如棋子一样,皆在圣上掌中,任凭圣上做主。”

说着,魏忠良低声道:“圣上,据东厂密探报告,薛显明联络了十五位御史弹劾纪昌明,声势愈发浩大。”

从表面上看,薛显明就是想将纪昌明拉下马,自己进入政事堂,坐上那宰相之位。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法家向儒家开战了。

薛显明师从法家,如今身居高位,已然成为了法家的领军人物,刑部和御史台的官员多为法家门徒。

所以儒家的反应才会如此之大,他们说动陈钧为纪昌明说情,既是帮纪昌明,也是为了儒家。

毕竟,如今儒家的地位显赫,少不了纪昌明在朝中为相,为儒家学子撑腰。

武德殿外,陈钧静静地站着,抬头看了一眼那炽热的太阳,心中却是一片冰凉。

他本是不想为纪昌明出面的,毕竟二人同在朝中为官,还都是政事堂的宰相,他怕有人说他和纪昌明结党营私。

而且纪昌明在江南虽然名声不好,但做事刚正,御史弹劾他也只是弹劾他行事太过残暴,伤不到纪昌明。

然而,前不久江南送来的一封密信,却让他坐不住了。

江南世家今日张大人请纪昌明赴宴,明日王大人请纪昌明赏花,后天孙先生又请纪昌明论经,诸如此类,纪昌明却不能全部拒绝。

他虽然在江南杀了不少人,但也希望能与江南世家和平相处,毕竟在江南壮大儒学,离不开这些世家大户。

只有大户人家才有钱读书,容易出人才,穷人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能有几人读得起书,成得了才。

可陈钧却只关注到一件事,那就是纪昌明参与的宴请,是世家大户以金银铺路,吃的喝的都是好东西,都需要花大量的银子。

他当即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世家大族这是要给纪昌明下套啊。

有了这些“银子”在,御史能不利用?

皇帝又会怎么想?

朝廷派你去征税,你在江南大吃大喝?

纪昌明当然能想到这些,但他也很无奈,十次宴请拒绝了九次,但架不住铺天盖地的各种宴请,总不能都不给面子吧?

而且还有江南大儒、江南官员出面,如果都拒绝了,那些人就会说:“你纪昌明也太傲慢了,当了宰相就瞧不起人了!”

诸如此类的想法,让纪昌明不得不答应一些宴请。

“这官场的水太深了!人太坏了!想方设法的拉人下水!”

陈钧站在武德殿外,一脸愁容,焦急地等待着召见。

武德殿内,魏忠良仍在向曹鲲汇报纪昌明在江南的所作所为。

曹鲲再次落子,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这个纪昌明啊,既要权又想要名,太过贪婪。天下之事,岂能事事如他之愿。”

“圣上,萧云也呈了一份奏疏。”

魏忠良从袖口掏出一份奏章,小心翼翼地呈上。

“萧家也要凑热闹?”

曹鲲笑了一下,接过奏章看了起来。

萧云在淮州担任金陵郡守,剿灭了不少占山为王的贼寇。

经过审讯抓获的贼寇,得知这些贼寇与江南世家有所勾结。

贼寇在这些世家大族的指示下负责打家劫舍,江南世家大族为其销赃,事后三七分账,世家豪族拿七,贼寇拿三。

曹鲲冷笑道:“真当天高皇帝远,就能为所欲为,魏忠良你从东厂选一些得力之人前往江南协助萧云剿匪,把朕的钱一文不少的带回来。”

魏忠良连忙应道:“奴婢遵旨!圣上,陈相还在外面等着。”

曹鲲笑道:“他也一把年纪了,别被太阳晒坏了,请他进来吧。”

魏忠良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连忙说道:“圣上真是天底下最仁慈的君主,百官能为圣上效力,是他们十辈子修来的福气。”

与此同时,工部尚书元平的府邸中,元平正静静地站在一株兰花前,脸上的表情凝重而深沉。

在他的身后,一位身着绿色官袍的年轻官员说道:“恩师,薛显明已经动手了,咱们什么都不做吗?”

元平淡然道:“做什么?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薛显明仗着皇帝宠信,行事跋扈,野心勃勃,一心进入政事堂,这个时候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会被他视为对手,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作为历经三朝的官员,元平可谓是久经宦海沉浮,心思深沉如海。

他深知这朝堂斗争的残酷和凶险,所以一直行事谨慎,如履薄冰,对于朝中的争斗,他总是装聋作哑,明哲保身。

如今,大魏朝政稳固,虽然尚有姬桂、姬连、姬玄盘踞西南,但已然是大势已去,困兽之斗,翻不起什么风浪。

皇帝之所以没有以雷霆手段铲除他们,恐怕是打着借刀杀人的想法,利用战争消耗西南世家的实力。

征服草原之后,大乾没了外患,朝中大臣就开始争权夺利。

如今群相当权,斗争更是激烈,面对相位,谁能不动心?

武人的理想是出将,文人的理想,那就是入相。

无数人为了这个位置,斗得你死我活,不顾一切,现在有了当宰相的机会,他自然也想进步。

但元平知道,稳才是第一位!

况且自己是前朝老臣,而薛显明是皇帝宠臣。

自己根本斗不过薛显明。

以皇帝对薛显明的宠信,薛显明即便不成功,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倒台,而他参与进去,一旦被薛显明和儒家针对,那就是自寻死路。

与其火中取栗,不如坐山观虎斗。

谋定而后动才是王道,轻敌冒进要不得的。

“韦新啊,如今我们什么都不要做,就看着他们斗!”

元平转身看着年轻气盛的韦新,笑着说道,“无论是谁输了,对我们都是好事,等斗争结束必然会有大量官员下台,空出大量官位,到那时为师会为你选一个好位置,为师老了入相无望,但你还年轻,为师看好你。”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元平觉得自己就是那渔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