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别怕本座是好人

作者:燃烧石头 | 分类:玄幻 | 字数:3.4万字

第546章 诸皇子

书名:别怕本座是好人 作者:燃烧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03

雍州

广平郡,寒风凛冽,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

魏王曹鲲身着锦袍,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威严与仁爱。

他站在粥棚之下,亲自给遭受雪灾,流离失所的灾民施粥。

“魏王仁德,真是世间罕有啊!”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手持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到曹鲲面前,此人正是北地着名的大儒司马嘉。

他言辞恳切,神情激动:“广平郡受灾,百姓流离失所,魏王亲率众士,设粥棚以济灾民,此情此景,感天动地。”

随着司马嘉的话语落下,同行的大儒名士纷纷附和,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一位身着青衫的中年儒士高声颂道:“魏王化民以躬,爱民如子,仁德如风,民应如草,实乃天下之福,百姓之幸!”

一时间,广平郡内,仁义之风盛行,曹鲲的仁政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无数灾民的心田。

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北地,乃至大乾的中枢玉京。

皇宫内,姬康躺在龙榻之上,脸色苍白,眼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他听了中常侍赵苟的禀报,得知天下儒士皆在盛传曹鲲在雍州的善举,雍州大儒争先称颂曹鲲仁德爱民,百姓之幸,不由得怒火中烧,咬牙切齿。

他挣扎着坐起身,怒视丞相王骏:“雍州儒士,皆是不忠不孝之徒,我朝永不录用!”

王骏闻言,面色微变,却沉默不语。

心想:你不录用雍州儒士,那些雍州儒士更会亲近曹鲲,将来要想收复雍州就会更难。

但他心知此刻的姬康已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任何劝解都是徒劳。

姬康看向阎奇:“何时能发兵雍州?”

阎奇硬着头皮说:“陛下息怒,禁军粮饷不足,恐难征战。”

姬康怒目圆睁,看向丞相王骏:“丞相!我大乾疆域辽阔,国库何至于空虚至此?”

王骏解释道:“陛下,各地叛乱不断,南方又遭水患,百姓疾苦,颗粒无收,无粮可交……臣等虽竭力筹措,但仍难以填补国库之空缺。”

姬康听着这些冠冕堂皇的解释,面色愈发阴郁。

这些屁话他听得太多了!

他挥手打发了王骏等大臣,只留下太子姬高、齐王姬宽、吴王姬慎、益王姬桂四人。

寝宫内,姬康的目光在四位皇子身上来回扫视,最终定格在太子姬高身上:“你们说说,国库为何空虚?太子你最年长,你先说。”

太子姬高面露怒色,义愤填膺地说道:“贼逆作乱,祸乱天下,戕害百姓,故而使得民不聊生,国库空虚!”

齐王姬宽神情悲怆道:“父皇,近年来天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故而税赋难收。”

吴王姬慎神情严肃道:“世家大族兼并土地,贪官横行,吏治腐败,搜刮民脂民膏,公器私用,如同硕鼠,国库如何不空?”

益王姬桂满脸惭愧道:“儿臣愚钝,常年戍边,不懂朝政,但儿臣认为,在父皇的治理下,大乾定会蒸蒸日上,待战乱平定,风调雨顺,国库自然充盈。”

姬康听着众皇子的回答,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待众人说完,他挥了挥手,让众皇子退下,自己则独自在寝宫中翻阅奏章。

众皇子离开皇宫后,各自归府,召集心腹,讨论今日之事。

自从姬康病倒后,这些皇子们便蠢蠢欲动,各自打着小算盘。

太子府内,姬高端坐在书房中,面色阴沉如水。

他身旁站着一群幕僚和大臣,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一位幕僚忧心忡忡地说道:“殿下,诸王滞留玉京,拉帮结派,对您来说可不是好事啊。”

姬高冷哼道:“哼,一群庶子能翻起什么大浪?本太子就不信,他们这些臭鱼烂虾能撼动本太子的储君之位!”

一位大臣劝道:“殿下不可大意,诸王心思各异,势单力薄,但陛下之心不可不察。”

姬高闻言,眉头紧锁,眼中泛起戾气。

自己这个太子之位已经坐了四十多年,久居其位,难免心生懈怠。

再加上身边这些幕僚和大臣的奉承,他确实有些飘飘然了。

此刻听到大臣们的提醒,他顿时警觉起来。

“那依你们之见,该如何是好?”

姬高问道。

一位幕僚献策道:“殿下可暗中联络各地刺史郡守,抓紧兵权,以防不测。”

姬高闻言,点了点头:“好,此事就交由你们去办,还有,盯紧了本太子的那些弟弟,关键时刻,可以敲打一二。”

与此同时,其他几位皇子的府邸也是灯火通明,各自在商议对策,使得玉京暗潮涌动,杀机四溢。

姬康膝下的成年的皇子共有十七人,姬高虽然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子,但依旧不乏野心勃勃之辈。

太子姬高虽然早早被立为太子,但他已经年近七十,鬓发斑白,看起来和姬康更像是兄弟,而不像父子。

姬高的母亲,是姬康的发妻,也是皇后。

她的娘家是金陵世家之首的萧家,传承万载,家世显贵,在姬康争夺皇位时,萧家给予了他巨大的支持,让他最终得以登上皇位。

因此,在姬康登基的第二年,他就把姬高立为太子。

早年姬高为人贤德,谦恭礼让,可是年岁越大,反而越加昏聩无能,处理朝政没有主见,只知道听从幕僚和大臣的意见。

更让姬康不满的是,姬高竟然与曹鲲私通书信。

更是在书信中抱怨:““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这是想做什么?

盼着继位登基?

盼着他这个父皇赶紧死?

大逆不道!

不忠不孝!

姬康有心废太子,只是碍于萧家在大乾的势力,担心废黜姬高,会引发萧家的不满和反弹,故而一直引而不发。

而且,姬高已经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子,势力在朝中也是盘根错节,一旦动手,必然会引发一场大乱。

如今他纵容诸皇子以尽孝之名在玉京滞留,放纵他们争权夺利,结交权贵,拉拢人心,打压太子和金陵萧家,借刀杀人,巩固皇位。

他就是通过篡位登上的皇位,因此极为的敏感。

只要他在皇位上一日,就不允许有人抢班夺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