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别怕本座是好人

作者:燃烧石头 | 分类:玄幻 | 字数:3.4万字

第399章 灾民

书名:别怕本座是好人 作者:燃烧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03

凉州

武安城

这座历经战火洗礼的古城,自收复之后,大兴土木。

按照曹鲲的坚壁清野战略,武安城将被建成西北第一坚城,牢牢扼守住西北的咽喉。

他力排众议将凉州的百姓聚集到武安城,这样一来,既可以集中有限的兵力保护更多的百姓,又能在需要时迅速调动人力物力。

这一战略虽然高明,但要想养活数百万的百姓,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狐妖之祸让凉州颗粒无收,更糟糕的是,妖族在肆虐之时,还抢走了大量的钱粮,使得整个凉州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粮荒之中,让这些百姓进城,那就要负担这些百姓口粮。

可是不让这些百姓进城,不是被妖族吃了,就是被活活饿死病死。

所以,当赵王姬材来到凉州时,只见此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走数日都见不到一个活人。

进入武安城后,更是被城中的惨状惊呆了,满地饥民,多如虫蚁,面黄肌瘦,苟延残喘。

施粥处排起了长龙,锅中煮的却不是粟米,而是牲口吃的麸糠、草料、树皮和草根。

甚至有官吏往锅中掺沙土,即便如此,那些饥肠辘辘的百姓们只能得到一碗浑浊不堪的“粥”,想多要一碗,换来的就是差役的毒打喝骂。

姬材微服视察,面色阴郁,随后更换衣袍,来到刺史府。

当城中官吏得知姬材驾到,慌忙奏乐迎接,就连身受重伤的曹鲲也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挣扎着从床上爬起,前来迎接姬材。

曹鲲:“臣拜见殿下,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姬材连忙上前搀扶起曹鲲:“大人快快免礼,大人为国征战,舍生忘死,劳苦功高,父皇特命本王前来探望大人,望大人保重身体,早日康复。”

曹鲲感动道:“谢陛下隆恩,谢殿下关怀。”

将姬材迎入刺史府,曹鲲立刻吩咐下人烹牛宰羊,设宴款待。

当姬材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时,想起城中的那些饥民,忍不住问道:“本王见城中施粥处,锅中煮的是麸糠草料树皮草根,这是为何?”

曹鲲叹了口气,满脸沉重的说道:“殿下有所不知啊,这一斤粮食可以换三斤麸糠、十斤草料,这就意味着,原本只能救活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五个人。”

姬材闻言一愣:“可麸糠草料那是牲口吃的,不是给人吃的。”

曹鲲摇了摇头:“行将饿死的人就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生,只要能活着,还管什么麸糠啊、草料啊,那都是好东西,草根、树皮、泥土都可以吃。”

“本官曾亲自施粥,可是一看满城灾民,本官的心都凉了,以凉州目前的灾情来看,不管有多少粮食,永远也不够,如果本官不设法变通,那殿下此时看到的就不是灾民、饥民,而是满地的白骨了。”

姬材闻言默然,心情沉重无比。

就在这时,瞿荣等官吏纷纷跪地恳求:“求殿下救救凉州百姓!”

姬材慌忙道:“诸位大人请起!”

瞿荣泪流满面道:“我等多次向朝廷求粮,可送去的奏章如同石沉大海,始终未见答复,朝中更是未向凉州发来一粒粮米,望殿下替我等转奏朝廷,尽快拨粮赈济,救救凉州百万黎民。”

姬材闻言心中一沉。他深知朝廷的腐败和无能,早已让百姓们苦不堪言。然而,作为赵王的他,却不得不承担起这份责任。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凉州百姓疾苦,本王定会如实禀报父皇。本王也定当竭尽全力,为凉州百姓争取到应有的援助。”

众官吏闻言纷纷感激涕零:“殿下大恩,凉州百姓铭记于心!”

次日,犒劳三军的物资抵达武安,一辆辆满载美酒、布匹和铜钱的马车,在羽林军的护卫下运往凉州大营。

因曹鲲“伤势未愈”,行动不便,凉州别驾瞿荣代替曹鲲,率领文武官吏陪同赵王姬材一同犒军。

大营内,旗帜飘扬,二十万大军列阵以待。

然而,当姬材进入大营后,直接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这二十万大军中,伤者十之七八,有的裹着绷带,有的拄着拐杖,有的缺胳膊,有的丢了耳朵,满目伤残,惨不忍睹。

瞿荣悲痛道:“妖族猖獗,穷凶极恶,擅用妖术,非凡人所能抗衡,若非刺史大人统兵有方,将士用命,恐怕凉州已经沦为妖国,凉州百姓也沦为妖族口粮。”

姬材感慨道:“未曾想凉州战事惨烈至此。”

随后,姬材和瞿荣等人开始分发犒劳物资。

犒劳了凉州军后,姬材又带着另一批物资前往了长阳侯薛贵驻扎的安定城。

安定城位于凉州腹地,是平乱军的重要据点。

当姬材踏入城门时,眼前的景象再次让他震惊不已。

只见长阳侯薛贵率领的平乱军比凉州军还要惨。

原本十万精兵,如今仅剩三万余人,且人人带伤,士气萎靡。

凉州的局势远比他想象的更加严峻。

照这样下去,自己别说沙场建功了,能不能活着返回玉京都是问题。

早知凉州的战事这般凶险,自己就该听从幕僚的建议,称病在家,何必趟这潭浑水。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已经到了凉州,想反悔也晚了。

夕阳如血,余晖洒在武安城的城墙上,给这座古老的城池镀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姬材骑回到城中,未及更衣,便急匆匆地召集了麾下的幕僚亲信议事。

“诸位,凉州局势严峻,本王如今是骑虎难下,汝等有何良策?”

幕僚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

凉州之乱,已非一日之寒,加之近日北戎进犯,更是使得局势雪上加霜。

这时,一位身着青衫,面容清癯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殿下勿忧,在下以为,凉州军、平乱军伤亡惨重,士气低迷,恐非狐妖的对手,若殿下欲建功立业,还需另请助力。”

姬材:“请先生明示。”

宋公瑾:“殿下可知庐州飞仙门。”

姬材:“飞仙门当今正道十大宗门之一,根基深厚,强者如云,莫非先生有办法请动他们?”

宋公瑾成竹在胸道:“在下与庐州飞仙门掌教皇甫敬诚曾有数面之缘,虽谈不上深交,但也算得上相识,若由在下前往庐州,充当说客,或许能请得皇甫敬诚率飞仙门前来助殿下一臂之力。”

姬材闻言,眼中大亮。

飞仙门若肯相助,不仅凉州之乱可平,未来就是他争夺皇位也能一用。

想到这里,姬材喜形于色:“若真能如此,先生便是本王的大功臣,此事若成,本王定当厚报!”

宋公瑾大义凛然地拱手道:“为了殿下的大业,在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当天,宋公瑾便带着姬材的亲笔书信和礼物,踏上了前往庐州的路途。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只为早日见到皇甫敬诚,说服他出山相助。

经过数日的跋涉,宋公瑾终于抵达了庐州。

庐州繁华热闹,人来人往,与战火纷飞的凉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宋公瑾无暇欣赏这份繁华,直奔飞仙门而去。

飞仙门位于玉琼山之巅,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宋公瑾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心中暗自忐忑。

飞仙门乃是正道宗门,轻易不会卷入世俗纷争。

他此行能否成功,实未可知。

但为了前程,他要奋力一搏。

到达山门时,宋公瑾被守门弟子拦下。

他亮出姬材的亲笔书信,并说明来意。

守门弟子不敢怠慢,连忙通报了掌教皇甫敬诚。

不多时,一位身着道袍,仙风道骨的中年道士亲自出门相迎。

“公瑾贤弟!”

“敬诚兄!”

皇甫敬诚将宋公谨请入飞仙门。

宋公瑾将姬材的亲笔书信呈上,并转达了姬材对飞仙门敬重之情。

皇甫敬诚接过书信,仔细阅读了一番,沉吟道:“凉州之乱,关乎天下苍生,赵王殿下既然开口,本座也不能袖手旁观。”

宋公瑾闻言,心中一喜,连忙道:“敬诚兄高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