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别怕本座是好人

作者:燃烧石头 | 分类:玄幻 | 字数:3.4万字

第305章 玉京纷扰

书名:别怕本座是好人 作者:燃烧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03

玉京

宣德殿内,姬康端坐于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一卷奏章,目光深邃而专注,眉头不时紧锁,透露出内心的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

丞相王骏跪坐一侧,手指轻捻胡须,沉默不语,似在深思。

司徒刘晖则紧闭双目,养神于这片刻的宁静之中。

平信侯柴亮身姿挺拔,面容严峻。

太尉阎奇面色凝重,透露出几分忧虑。

太傅高磐则时刻留意着姬康的情绪变化,眼神中满是对时局的关切。

窗外春雨绵绵不绝,为这庄严的殿堂平添了几分静谧与沉思。

许久,姬康终是放下了手中的奏章,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声音低沉道:“常侍左柏与巡察雍州之御史皆上奏,言及羽林军粮草、军械、药物匮乏,处境堪忧,诸位爱卿,对此有何高见?”

太尉阎奇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此言或有不实之嫌,臣屡闻曹鲲于雍州之地,横征暴敛,刮地三尺,收获颇丰,何以至此等困境?恐是其怠于战事,借故推诿,不愿与贼寇交锋。”

柴亮闻言,面色更为严峻,正色道:“曹鲲在外手握重兵,似有拥兵自重之嫌,甚至可能欺瞒圣听,望陛下明察!”

随着雍州战事的消息如潮水般涌入玉京,朝堂内外议论纷纷,各种流言四起。

有人言曹鲲拥兵自重,意图不轨;

有人道其恃功而骄,目无军法;

更有甚者,指责其横征暴敛,欺压百姓,恶行累累;

还有传言说其收纳贼匪,心怀异志。

种种说法,不一而足,使得玉京城内人心惶惶。

“咳咳。”

太傅高磐轻咳两声,打断了众人的思绪,神情庄重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固然如此。但曹鲲既承皇恩,奉命平叛,理应奋勇向前,而非屡次以种种借口避战,此举无论有无他因,皆非大将之风,更损军纪,伤君威。”

阎奇、柴亮、高磐三人,皆言曹鲲之过失,对其功绩却避而不谈,这引起了司徒刘晖的不满。

他直言不讳道:“护军将军于雍州南征北战,广平、离山等地相继收复,李罡、宋海、张墨等贼授首,窦允败逃,此皆实打实的战功,何来避战之说?”

柴亮闻言,眉头微蹙,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与不安。

他与曹鲲之间,有着难以化解的仇怨,尤其是杀子之痛,更是让他对曹鲲恨之入骨。

然而,曹鲲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却让他不得不承认,此人确有过人之处,甚至得到了将门的高度认可与吹捧。

曹鲲的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只要他能成功平定雍州之乱,必将更上一层楼。

而姬康的态度,更是让柴亮感到困惑与不甘。

尽管文臣们对曹鲲的弹劾之声不绝于耳,甚至多次触怒龙颜,但姬康却始终未曾提及“换将”二字,这足以说明他对曹鲲的信任。

这让柴亮感到自己的努力似乎都化为了泡影,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油然而生。

姬康端坐于龙椅之上,面容沉静如水,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兵者,国家大事,叛逆一日不除,社稷一日不宁,朕览御史所呈奏章及前线战报,深感雍州局势之严峻,叛军猖獗,百姓受苦,此等祸患,实乃国家心腹之患。”

言罢,姬康的目光扫过众臣,眉头微蹙,继续说道:“曹鲲屡建战功,有统兵之才,他不是说粮草军械短缺,不宜对叛逆动兵吗?既如此,便全力支援,补充粮草军械,解其后顾之忧。”

说到这里,姬康的声音中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即刻着令各司,全力筹措粮草军械,务必在最短时间内送达羽林军,确保羽林军无后顾之忧。同时,限定立秋之前,必须扫平叛逆,还雍州以安宁,若到时不能扫平叛逆,全军上下,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太傅高磐高呼:“陛下圣明!实乃万民之福!”

柴亮面色凝重,眼神忧虑道:“陛下,臣以为,在补充粮草军械的同时,还需加强监督,以防军中将领以权谋私,虚报战功,或克扣军资,致使前线将士受困,因此,臣斗胆建议,派出监军,前往前线,监督稽核功罪赏罚,确保每一份军资都能用到实处,每一场战斗都能公平公正地评判。”

姬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微微颔首,对柴亮的建议表示了认可:“卿之所言,甚合朕意,监军之选,确实至关重要,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挑选出公正无私、明察秋毫之人,前往前线,确保军纪严明,功过分明。”

柴亮领命:“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精心挑选监军人选,确保前线一切尽在朝廷的掌握之中。”

翼侯府

府邸巍峨,古木参天,显得格外幽静而庄严,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书房内的书案上,为这静谧的空间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

书房内,刘岸身着素雅的长袍,发髻高挽,正手持一卷古朴的道经,低声吟诵,声音悠长而深邃,仿佛能穿透尘世的喧嚣,直达人心最深处。

刘易一身锦袍,立于刘岸身旁,眉宇间透露出一丝忧虑。

他轻咳一声,低声汇报道:“父亲,最新消息,曹鲲在收复离山郡后,并未乘胜追击,反而以粮草军械不足为由,命令羽林军就地休整,让士兵们开荒种地,牧马放羊,而他本人,则是沉迷酒色,终日寻欢作乐,此事已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御史们纷纷弹劾其玩忽职守。”

刘岸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放下手中的道经,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片刻后,他意味深长道:“鲲儿这个将军不好当啊,雍州局势凶险,叛逆势力猖獗,可朝中权臣当政,以权谋私,克扣军资,延误战机,鲲儿此举也是无奈之举。”

刘易不认同道:“父亲,话虽如此,但曹鲲将军身为三军统帅,怎能如此轻率?不进兵,已是失职,不练兵,更是大忌,让十几万大军去给他种地放羊,自己却左拥右抱,日日笙歌,这等混账事,岂是将军所为?他若真有难言之隐,也应向朝廷陈情,而非如此放任自流。”

刘岸轻轻摇了摇头:“你久在帝都,疏于战事,不知道有些事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鲲儿此举,或许别有深意。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他或许是在故意示弱,以迷惑敌人,行那疑兵之计。”

“再者,军中粮草军械短缺,若强行进攻,只会让士兵们白白送命,与其如此,不如暂时休整,恢复元气。”

刘易嫉妒道:“父亲,你就不要为曹鲲辩解了,我看他是不想当这个将军了,野性难驯,本性难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