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148.5万字

第260章 侍奉秦国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5

庄子说:秦惠文王得了痈疮和痔疮,召集医生说,谁能给他 疮脓,就能得到一辆马车,谁能为他舔痔疮,就能得到五辆马车,位置越低贱,得到的马车就越多。

你一下子得到了一百辆马车,不知道舔的是多低贱的东西……”

“噗噗噗……”

高景说完,端木蓉忍不住捂嘴笑,笑得满脸通红。

高景一本正经地说:“这就是舔狗的由来!所以啊,喜欢一个人,也不能自甘下贱,要适度,要‘致中和’!”

端木蓉笑得直不起腰,用小拳头打高景的肩膀,喘着气说:“你胡说……庄子是大贤,才没有……才没有……”

高景昂着头说:“反正不是孟子说的……庄子骂过的人多了,这肯定是庄子说的!”

端木蓉好不容易止住笑,板起脸,又忍不住笑了。

高景斜眼看着她,这丫头笑点太低了。

念端的声音从马车里传来,语气有点幽怨:“先生,蓉儿还是个孩子,你说这些……不太合适吧?”

高景:“……”

谁还不是个孩子!久。

端木蓉一直跟着念端游走七国,治病救人,从未与同龄人相处过。

如今难得遇到高景这个年纪相仿的人,不知不觉便亲近了许多。

高景也喜欢逗她,讲起各种小笑话,端木蓉一路上笑声不断。

端木蓉知道高景此行是为了救韩非。

“我师傅也提起过韩国九公子非的事,还读过他写的书。”

端木蓉疑惑地问:“可我听说秦王很欣赏韩非,怎么会杀了他呢?”

高景不好解释得太深,便说:“从前有个和‘曾子’同名的同乡杀了人,就有人找到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人了。

曾子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继续织布。

又有人来告诉曾母:曾子杀人了。这次曾母开始怀疑,不再织布。

第三个人又来说:曾子杀人了。

这一次曾母丢下织布的梭子,逃走了。这就是‘曾母投杼’的故事。

秦王喜欢韩非,但秦王能像曾母信任儿子一样信任韩非吗?”

端木蓉摇头:“不能。”

高景叹了口气:“韩非是韩国公子,如果一个秦国大臣对秦王说韩非来窃取秦国机密,秦王或许不信……

但如果接连有多个大臣这么说呢?

曾母都经不住三个人的谣言,何况秦王?”

端木蓉恍然大悟,随即又问:“可是秦国大臣为什么要这么说?”

“都是韩非自己招的!”

高景无奈地说:“韩非写的几篇文章,骂了不少人,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比如韩非提出“法不阿贵”,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秦王毫不掩饰对韩非的欣赏,而且在掌权后,明显按照韩非的理念改进秦法。

秦国的大臣们怎么可能对他有好感?

他们虽然不敢明着违抗秦律对付韩非,但背后推波助澜或冷眼旁观是肯定的。

这些没必要对端木蓉说了。

……

天下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

离开齐国,穿过魏国,快到韩国境内时,念端提出告辞。

端木蓉虽不舍,却无法做主,最终含着眼泪被念端带走了。

临走前泪眼汪汪地让高景去镜湖看她。

之后高景一行进入韩国境内,直奔新郑。

姬无夜已死,白亦非已死,翡翠湖也已消亡,韩非口中所说的祸害韩国之人几乎都死了,但韩国百姓的生活并未有明显改善。

新郑内外仍是两种景象。

城外百姓饥饿难耐,城内贵族奢靡享乐。

新郑依旧奢华,与从前并无二致。

由此可见,韩国的衰败弱小,并非因姬无夜等人而起……或者说,姬无夜只是某些人的象征。

马车进入新郑,直奔紫兰轩。

往日热闹的紫兰轩,如今依然兴盛,但这种兴盛中透着无奈。

过去紫兰轩有卫庄庇护,后来又有韩非撑腰,能强硬对待上门的贵族客人。

如今却不同了,失去韩非和卫庄后,紫兰轩的姑娘们开始有了讨好的态度。

高景在门口观察片刻,带着焰灵姬和雪女走进紫兰轩。

……

黑白玄翦和无双鬼则带着马车去了后院。

……

“你终于来了,再不来我就撑不下去了!”

再次见到高景,紫女脸上疲惫的神情终于缓和,走过来抱住高景,将头靠在他肩上,久久没有说话。

高景拍了拍她的背,道:“安心。”

只是一句话,旁边的弄玉便红了眼眶。

许久后,紫女才松开高景,神情恢复轻松,上下打量着他,说道:“你长大了,姐姐这紫兰轩的姑娘,你可以随便挑了。”

高景毫不客气地说:“那就你和弄玉吧。”

“贪心!”紫女嗔怪地点了点高景的额头。

弄玉在一旁羞涩地低头偷笑。

“哼!”焰灵姬在一旁不满地哼了一声。

“给你们介绍一下。”

高景指着一旁的雪女,说道:“这是雪女,她的舞已达境。”

这话一出,紫女和弄玉立刻明白过来。

弄玉对雪女行礼道:“乐家弄玉,见过雪女大家。”

雪女也正式回礼:“乐家雪女,见过弄玉大家。”

紫女也在一旁说道:“乐家紫女,见过两位大家。”

雪女一愣。

高景却反应过来,无奈叹了口气。

紫女笑着解释道:“若没有乐家的庇护,我这紫兰轩恐怕早就被吃得干干净净了。”

以前是紫女庇护弄玉在内的紫兰轩姑娘,现在反过来,是弄玉庇护紫女和其他人。

“好了,跟我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高景正色道:“是因为跟张开地闹翻了吗?”

紫女愣了一下,苦笑道:“果然,一下子就猜到了。”

诸子百家都有推举远古贤人作为代表的惯例,但各家的起源却很明确。

比如儒家源于司徒之官,道家源于史官,法家源于理官,名家源于礼官,墨家源于清庙之守,纵横家源于行人之官,杂家源于议官,农家源于农稷之官

可以看出,这些学派的起源有一个共同点:大多源自官职。

当官就会有分歧。

儒家也不例外!

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系: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乐正氏之儒如今已经失传,连起源都说不清了,可能是孟子的,也可能是曾子的。

其余七系,在遵循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各有侧重。

比如“子张之儒”强调“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博爱容众,严己宽人”,如今是儒家之首,小圣贤庄掌门伏念便是这一系。

“子思之儒”强调“诚”,行为“中庸”,后来这一派的思想影响下诞生了“公羊派”,也就是如今韩国国相张开地一系。

“颜氏之儒”强调心灵修养,心斋,小圣贤庄二当家颜路便是这一系,修“坐忘”心法。

“孟氏之儒”就是孟轲这一系,强调“人性本善”,“仁政王道”。

“漆雕氏之儒”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好勇任侠,被其他儒家所轻视。

“仲良氏之儒”主张“移风易俗”,屈原便是这一系。

至于“孙氏之儒”,自然就是荀子这一系,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以及“学以致用”。

不管是“子张之儒”,还是“子思之儒”、“漆雕氏之儒”,都是荀子口中的“贱儒”!

张开地是“公羊派”,同时也是“子思之儒”,无论为人还是为政,都偏向“中庸”之道。

但偏偏韩非和卫庄都是激进之人。

在除掉姬无夜后,韩非和卫庄便开始尝试在韩国推行变法,杀了不少人。

当年商鞅在秦国变法,前后用了二十年才有所成效,韩非深知韩国没有二十年,甚至十年都没有。

他想将二十年的功业,压缩到几年内完成,因此行事手段必然激进。

韩非与卫庄的做法,并未得到张开地的支持。

但应该只是“不支持”,加上有张良从中调和,不至于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这也是高景感到疑惑的地方。

“是韩王。”

紫女为高景解惑道:“韩非推行变法阻力极大,但在卫庄和张良的帮助下,依然能够继续推进,但韩王也因此担心韩非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高景无言以对。

能在如此大的阻力下继续推行变法,说明韩非的实力已达到相当的程度。

但再强的实力,也比不上当年的姬无夜。

毕竟姬无夜没有王室血脉,韩王认为他无法威胁到自己的王位。

而韩非不同,他是正统韩王室九公子,是有资格继承王位的!

高景叹了口气,道:“恐怕那位‘潮女妖’也出了不少力吧。”

“先生说得没错!”

说话的是张良,他听到高景到来的消息后,立刻赶来,进门向高景行礼:“张良见过先生。”

高景摆手道:“别拘礼了,跟我说说张相国的想法。”

张良点头,坐下说道:“祖父也有话让我转达给先生,他说九公子变法虽然激进,但确实是为了韩国,祖父虽不喜,却也能理解他的苦心。”

紫女忍不住问道:“但当初朝堂上,韩王让韩非入秦,张相国却一言不发,这是为什么?”

张良苦笑。

高景摇头道:“首先,张相国无法改变韩王的心意;其次,韩非入秦,若张相国出面相助,等于站队韩非,会遭到反对变法势力的仇视。

相反,他保持沉默,还能勉强维持朝堂关系,为韩国多撑几年。”

张良恭敬行礼道:“先生能体谅祖父的苦心,我替祖父多谢先生!”

“口头道谢没诚意。”

高景笑道:“子房还是拿出点诚意来。”

张良一愣:“先生的意思是?”

高景道:“我准备入秦,身边几位同伴不适合跟随,只能暂留紫兰轩……”

张良明白,说道:“祖父必然会保护紫兰轩众人的安全!”

“好,足够了。”

高景点头,话题一转,道:“那卫庄是怎么回事?”

紫女神色一沉。

张良说:“当初秦国帮助燕国攻打赵国,军队靠近韩国边境,韩王害怕,派卫庄兄前往边境接管十万边军,谁知在途中遭到伏击……之后就再没有卫庄兄的消息了。”

第二天,韩王就在朝堂上让韩非去秦国,侍奉秦国。

高景皱眉:“伏击地点查过吗?”

张良严肃地说:“我亲自去看过,那里被人清理过了,别说尸体,就连血迹都没有!”

“呵……”

高景冷笑:“你们这位韩王,还真有意思!人的智商上限差不多,但下限……跟猪没区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