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148.5万字

第115章 仙术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7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5

“哗!”紧接着,神念光网彻底融入元婴之中。

一道从未见过的光芒在体内亮起,笼罩之下,元婴的模样悄然变化。

光芒散去后,一个崭新的‘张晨’显现于此!

神念与元婴合而为一,成就元神!

此刻,元神即为张晨,张晨亦是元神。

化作元神的张晨,随即感受到了手掌的触感。

一种全新的力量涌上心头,这与法力、真气截然不同。

洞府内,天地元气早已消散,张晨吸收天地元气的过程也渐渐停止。

一切归于平静。

“嗡!”就在这时,张晨身形突然绽放耀眼光芒。

下一瞬,一道虚幻的身影从张晨体内浮现,竟然与他本身一模一样!

这道身影正是张晨的元神。

感受到身体的轻盈飘逸,张晨不禁感叹:“原来这就是元神出窍的感觉。”

经过一年的潜心修炼,他终于踏入化神境界。

虽然此次突破没有太多动静,但他明白,这比之前突破到天人、元婴时更加显着。

无需特意感知,终南山巅的景象尽收眼底:大如巨树,小至蚂蚁,都清晰可见。

“呼——”

轻轻一动,他的身形化作流光,冲出洞府,直上九天,越过望仙坪,仿佛天神俯视大地。

悬浮高空,他张开双臂,闭目凝神,细细体会这片天地。

仿佛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

这种感知方式,远胜之前的神念。

“天人境界,正式开启……”

就在这一刻,张晨忽然听到太乙山上北溟子的声音传来。

尽管两峰相隔甚远,但他却能清楚地听到每个字。

听到此话,张晨缓缓睁开双眼,嘴角微扬说道:“来得正是时候!”随即想到,“看来我闭关期间,天人就要开始了。”

心中了然后,他操控着元神之躯向太乙山上飞去。

很快,他就到达太乙山上空,俯视着眼前的天人之战。

场中有三位天人境强者,却无人发现张晨的到来。

即便早已随他修行并修炼出神念的诡谷仔,也没察觉到他的存在。

毕竟,元神是一种超越神念、更高层次的存在。

此时,张晨俯瞰下方,目光先掠过观战台。

当看到荀子与韩非时,他立刻察觉到二人的修为状况。

不过,荀子突破至天人境并未令他意外,哪怕韩非已成为儒道大宗师,他也不觉惊讶。

因为,他对传授给荀子等人的浩然正气诀充满信心。

虽然他只传授了浩然正气诀的前半部分,但这一特别适合儒家读书人的修仙法门,足以助其大幅进步。

荀子与韩非的学说令他隐隐窥见了自己日后于秦帝推行儒道修习体系的未来图景。

他低声言道:“以儒道修行,使天下士子皆养浩然之气。”他明白,随着体系日渐完善,必然会出现明确的境界划分。

真正的大儒会因对浩然之气的深刻领悟而步步精进,而虚伪的庸儒却难以突破。

如此一来,真才实学之人便能凭自身之力挣脱阶层桎梏,为天地立心。

这一切皆为将来之事。

眼下,张晨的视线集中在天人之上。

他虽已通晓道家天宗之学,但人宗部分尚未圆满。

此刻正是研习人宗绝技的最佳时机。

凭借他超凡的悟性,不仅能从书中得悟,更能从高手对决中汲取灵感。

赤松子与逍遥子乃是除北溟子外天宗、人宗最杰出的人物。

透过观摩他们的比试,张晨深信自己亦能有所收获。

纵使他从未目睹此二人,然身为穿越者,他对秦帝国的世情早已了然于胸。

台上二人执剑而立,一眼即被辨明身份。

即便对方修为深厚,仍能清晰分辨出彼此的内力气息。

观妙台上,赤松子听罢北溟子之言,手握雪霁,目光锐利,神情泰然地对逍遥子说道:“道友远来,自当先请。”逍遥子紧握手剑,缓缓答道:“客随主便,请赐教。”

尚未交手,双方氛围已然紧绷。

赤松子不再谦让,沉声道:“那便无妨了!”话音刚落,他已持剑刺去。

一步踏出,疾若闪电,瞬息间逼近逍遥子。

雪霁出鞘,一道剑光直指逍遥子,破空之声呼啸而来。

“铛!”就在雪霁临近之际,逍遥子亦拔剑迎击。

金铁交鸣之声震耳欲聋,火星四射。

逍遥子上撩长剑,化解了赤松子的攻势。

随即,他眼神一凝,迈步上前,几乎贴身相对。

与此同时,他手中长剑顺势斜劈而下。

“铛!”又是一阵剧烈撞击之声响起。

面对逍遥子的强攻,赤松子迅速作出反应。

他举起雪霁剑,同样挡住逍遥子的进攻。

两人剑刃相接,近至咫尺之间。

逍遥子神色镇定,说道:“若道友仅至此,此雪霁剑似更宜归于人宗掌握。”

赤松子毫不退让,微笑回应:“然则雪霁尚在我天宗之中。”

仅此一语,便令四周气氛更加紧张。

随即,“铛”声再起,二人同时发力,彼此震开。

紧接着,他们再度挥剑相向,互为攻势。

火星飞溅,两人纠缠不休。

虽然分属不同宗派,但他们同为道家。

各自剑术虽存差异,目标却一致。

赤松子率先发起进攻,逍遥子总能及时化解并反守为攻;而逍遥子的反击,赤松子也能轻松应对。

双方剑影交织,速度与力量不断攀升。

局面似乎陷入僵持状态。

突然,一声巨响划破空气,两人同时发出致命攻击。

金铁交鸣之后,他们迅速分开,暂时终止了争斗。

仅仅片刻交锋,便已过了几十回合,胜负难分。

高处的张晨看到这一幕,微微摇头道:“果然,这般试炼还不足以开启我的悟性逆天。”他对这场带有试探意味的对决感到不满。

他明白,逍遥子与赤松子的对决仅是相互试探,并未使出全力。

因此,他在这过程中没有一丝悟性的增长。

现在他的境界早已超越往昔,低级的战斗自然无法触动悟性逆天。

回想过去,当他尚未入门时,仅仅观看盖聂和卫庄的基础剑法展示,就能有所领悟。

如今,要引发悟性逆天,显然需要更高难度的挑战。

但同时,挑战越大,所领悟的能力也越强。

即便如此,张晨依然对二人的表现表示肯定:“虽未尽全力,但每招每式皆蕴藏杀机。”

“剑势如风般凌厉,剑光似虹般璀璨。”

“不愧为两大宗派之首!”

他知道,虽然此次交手未能激发悟性逆天,但两大宗师间的切磋已是难得。

望着暂时停止的逍遥子与赤松子,张晨目光锐利,嘴角带笑:“看来,真正的较量就要开始了!”

他的视线再次集中在台面上。

各自后退之后,逍遥子与赤松子分据两边,彼此的眼神充满了警惕。

赤松子开口道:“五年不见,你的修为进步显着。”

“即便如此,这还不足以驾驭雪霁。”逍遥子微微一笑,“你闭关期间虽有提升,却还未达天人境界。”

“既然这样,那今日我们就凭实力决胜负吧!”赤松子毫不退缩,“上次天人之战,我已经赢过你,这次想必也不会例外。

即使我未能突破天人,但也足以战胜你!”

他的语气满是自信。

逍遥子听后,不再多言,而是竖起左手成指,声音沉稳地道:“祖师规定每五年一次的天人之约,妙台观剑作证,胜者得雪霁。”

“今日,我代表人宗,重夺雪霁!”话音落下,逍遥子完全释放出大宗师的气势。

赤松子见状,也不再劝阻,抬手放开雪霁剑,剑随即悬于空中。

瞬间,赤松子也展现出了大宗师的力量,冷冷说道:“那就以实力论高低!”接着右手化指,低喝一声:“天地失色!”

“嗡嗡嗡!”

赤松子话音刚落,体内立刻爆发出一股极其强大的内力,呈淡蓝色,从他身上向四周扩散。

十米、百米、数百米,不过是刹那间,整个比武场就被这股内力覆盖。

内力蔓延,所经之地,天地黯淡,万物似停滞,生机尽失。

连枯叶也变得迟缓,仿若时光凝固。

于这内力覆盖下,所有生机消退,感知迟钝,唯独赤松子无恙。

此为道家天宗秘技——天地之色!

对面的逍遥子亦受此影响,短暂僵硬片刻。

然而迅速恢复,他对赤松子言道:“天地失色?那我便用人宗秘法万物回春,一较高低!”

话音刚落,逍遥子心神微动。

“嗡!!”

瞬息之间,金光耀目,劲风四起,将昏暗环境重新照亮。

金光乍现,急速扩散。

伴随此力的释放,逍遥子立显生机,焕然新生。

此招威力无匹,一念回春,万象复苏!

此招瞬间了赤松子所引发的天地失色之效。

二人相望,随即在半空挥掌。

顷刻间,四周枯叶汇聚成团,于二人之前化作金蓝两色气团。

“咔嚓、咔嚓……”

气团成形之时,比武台坚固地面竟不堪重负,裂纹如蛛网般四处蔓延。

随后,指尖遥指。

“呼轰!!”

金蓝双色气团疾射而出,直击对手!

速度惊人,过处一片狼藉。

两股气劲猛烈撞击。

“轰隆!!”

太乙山巅震动,震耳欲聋,两大宗师全力一击,全面爆发!

两股内力激烈碰撞,可怕的力量冲击不断向外扩散。

单看一眼,那扩散之力已将比武台撕裂得支离破碎。

更甚者,这些冲击连比武台外的巨树都斩断,枝干在强大之力下折断。

山壁上亦留下惊世痕迹。

如此交手,实则是比拼双方内力深浅。

观妙台上众人见状,表情各异。

儒家韩非目睹逍遥子与赤松子激烈交锋,不由感叹:“此乃道家两大宗派掌门对决!”内心钦佩至极,“果然是大宗师!”

他明悟,相较逍遥子和赤松子这样的老牌大宗师,自己作为新晋大宗师,在实战经验方面尚有欠缺。

虽如今实力已达大宗师层次,但战斗并非其所长。

毕竟,他本是读书人出身,成为大宗师全因张晨所授浩然正气诀。

这也是为何张晨即便境界提升后,仍需研习诸多仙术神通。

没有招式,再高修为亦难施展。

这般情况,就好似“有力无处使”。

另一边,鲸鲵见此情景,亦惊叹道:“天地失色……万物回春……”

“道家天人两宗秘法,果然别具一格。”

“寻常大宗师遇此二人,恐先天便处劣势。”

她所说的普通大宗师,并非指她自己及盖聂、卫庄这类修仙者。

尤其赤松子的“天地失色”,若想让这些修仙者彻底丧失生机、变得迟钝,显然是不可能的,仅凭修仙者的神念便能轻易抵挡。

此时,荀子亦开口称赞:“道家秘法,果然名副其实。”

“无论看过多少次,都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即便上次在天人两宗的交锋中已见过他们的秘法,此刻仍忍不住赞叹。

因为从某种角度看,若无修仙,道家这些秘法简直可称作仙术。

听闻此言,诡谷仔点头附和:“利用自身内力操控周围天地生机的变化。”

“这种手段唯有道家能够做到。”

“而且,他们两人分别是天人两宗的掌门。”

说到这里,诡谷仔下意识望向望仙坪方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