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148.5万字

第28章 被深深震撼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4

显然,荀子对此抱有极大的怀疑态度。

仿佛预见到这样的反应,张晨郑重其事地说道:“老师如果不相信,可以当场测试我。”

“随便挑选书中的一句话,我都能明确告诉你它出现在第几页、第几行。”

荀子凝视着张晨笃定的神色,内心波涛汹涌。

他暗自思忖:“难道这家伙真的把整本书看完了?而且记得如此清楚?”

很快荀子便摇头否认。

这实在太过离奇。

张晨自幼就精通七国语言文字,已是极为罕见之事。

如今他又宣称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读完了儒家经典,这种天赋已经远远超出了荀子的认知范围。

荀子决心亲自验证一番,于是开口道:“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

孟子说道:‘与民同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之忧为忧,未有王者能守而不治者也。”

“这句话,请问是在哪一页、哪一行?”

听完之后,张晨略作思考,随即充满信心地回答:“第十页第八行。”

“它的意思是,将百姓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己任的人,百姓也会承担他的忧愁。”

“如果做到这一点却依然不能使天下归服,那是从未发生过的事。”

“我认为,孟子这句话是在警示各国君主,民众才是国家的根本。”

“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赢得民心、顺从民意、与民共享欢乐。”

此话一出,荀子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张晨不仅精准指出了这句话的位置,还深刻阐述了其内涵,并结合了自己的理解。

这种表现让荀子感到动摇。

接着,荀子依旧心存疑惑,再次发问:“尊老敬长,亲亲仁民;爱幼护童,兼济他人。

如此,则可御四海。”

“这句话又在何处?”

张晨立即答道:“第八页第五行。”

“大意是敬己之老而及人之老,爱己之幼而及人之幼,则天下事可运于掌。”

“孟子所言意在教人以仁心治世,方能善理天下。”

张晨此言一出,荀子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荀子暗自琢磨:“这小子难道真有过目不忘之能?”不然怎能如此迅速地将书中内容复述出来。

纵然看过书,也不该有这般神乎其技的本领。

由此可见,这少年天赋绝伦,远超常人认知。

回想自己先前对张晨的怀疑,荀子脸上泛起愧色,手指向诡谷仔颤声斥道:“诡谷老儿,你定是早知此事,故意羞辱于我!”

诡谷仔无辜辩解:“我虽知其才,却不知竟至如此地步。”此话非虚,在诡谷之时,他已屡次见张晨展露奇才,早已司空见惯,故而神色从容。

荀子闻言,怒气顿时烟消云散。

他瞄了一眼诡谷仔,又望向张晨,只能再次长叹:“罢了!”

“即便由我亲授,亦难尽展汝之潜能。”

“汝天资卓绝,心智早慧,自有独特见解。”

“不妨谈谈,汝欲如何求学?吾必鼎力相助。”

听毕,张晨精神一振。

他正盼着荀子给出这般承诺!

比起四下求助,荀子的支持无疑更加可靠……

于是张晨直言:“我想往儒家藏书阁研读典籍。”

话刚出口,荀子即刻应允:“可。”

“藏书阁任选书籍,何时归返皆无妨。”

荀子随之取出一块玉佩递与张晨。

接着,荀子说明:“自此始,此玉佩能助汝畅行藏书阁。”

“若有刁难,吾已交代周全,断无人敢拦。”

荀子所言令张晨当即稽首致谢:“多谢先生!”

诡谷仔亦向荀子道谢:“老荀头,未曾想你竟开放藏书阁予这小子,实属难得。”

“代张晨谢过先生!”

荀子闻言,对诡谷仔翻了个白眼。

这对师徒言语相合,甚是讨嫌。

荀子虽未动怒,却对诡谷仔心生嫉妒,不解何以张晨唯独对其另眼相待,投入门墙。

荀子摆手道:“好了,你今次领他前来,莫不是为藏书阁而来?”随即提议,“日已西斜,不如先去用膳。”

到了用膳之处,荀子早让人布置了一桌丰盛佳肴。

张晨尝了几口便赞不绝口:“此牛肉火候掌控得宜,香味浓烈,余韵悠长。

且每片肉厚薄一致,滋味堪称绝佳。”他又言:“师父,小圣贤庄的膳食较诡谷强上许多!”

荀子听罢略感宽慰,笑道:“小圣贤庄数千人,皆由庖丁一人料理膳食。

汝观察甚细,庖丁所制菜品颇受欢迎。

其刀工亦非凡。

不像某些人,深居简出,将外人拒于千里之外,自然无缘享用这般美味。”

荀子言语中暗讽诡谷仔,令其面露异色。

然想到荀子已大方允许张晨随意查阅藏书楼,便压下心中不悦。

张晨得知菜肴尽出庖丁之手,顿时恍然:“怪不得如此可口!”但关于庖丁的身份,依旧不明。

在秦帝国,庖丁乃鼎鼎大名的厨师,技艺卓绝,能烹饪天下美食。

其刀工更是无人能及。

张晨知晓,这位厨师还有一重身份——墨家首领之一。

作为潜伏于桑海城的墨家高手,他在城内开设“有间客栈”以掩饰身份,同时负责小圣贤庄千人的日常饮食。

因庖丁手艺高超,所制菜肴远胜诡谷,甚至世间难觅敌手。

因此,张晨只顾享受美食,未曾揭露其真实身份。

用完午膳后,鉴于张晨有午休的习惯,荀子命人将其与诡谷仔送往客房歇息。

醒转之后,在儒家的带领下,张晨前往藏书楼。

诡谷仔一直紧随其后。

此刻,荀子如往常般到达学堂准备授业,却发现张晨未至,众面露困惑。

伏念、韩非、李斯等人也察觉异常,纷纷询问张晨为何缺席。

“莫非……睡过头了?”

“依我看,或许是听不明白课程,索性不来。”

“这也合理,一个才一岁多的孩子跟我们一起学习,确实有些勉强。”

众人低声议论,都在揣测张晨为何没来。

倒是李斯,显得自信满满,说道:“理应如此。”

“像张晨这般年纪,不应好高骛远。”

“想必是听从了我的劝告。”

说到这里,尤其荀子注视着他时,李斯更觉自己所说确凿无疑,定是他的劝诫让张晨明白事理,也使荀子有所领悟。

不然,张晨怎会无端缺席?

想到此处,李斯内心颇为得意。

殊不知,荀子望着李斯,心中另有盘算。

他担忧自己的门生中有更多像李斯这样的人。

到那时,不但不能与张晨结为良友,还可能对儒家的将来造成威胁。

于是,荀子决定不再对众人隐瞒。

他轻轻咳嗽一声,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荀子直言不讳地说:“张晨天赋卓绝,实为千载难逢的旷世奇才。”

荀子继续说道:“并非他听不懂我的讲解,而是我的授课节奏始终跟不上他的学习进度。”随即,他补充道,“所以,我安排张晨前往藏书阁自行研读去了。”

此话一出,全场顿时喧哗不已。

“老师的讲解速度竟然比不上张晨的学习能力?”

“这是真的吗?这怎么可能呢?”

“是啊,即便张晨再聪明,他还不到两岁啊!”

“可老师为什么要对我们说这种话?”

“难道,这竟是事实?需要何等惊人的天赋才能达到这种程度?”

众人议论纷纷,满腹狐疑。

谁会想到,张晨不来听课的原因竟然是荀子讲得太慢?

伏念素来沉稳,此刻也不禁眉头紧锁,心中疑惑重重。

他早察觉张晨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镇定,原以为是诡谷仔教导得当所致。

如今看来,荀子似乎暗示张晨天赋异禀。

韩非站在人群之中,他早已知晓张晨精通七国文字,武学修为更是已达先天境界。

这仅能证明张晨在识字与武学方面的天赋非凡,却不足以说明他在学术领域也有这般成就。

韩非思绪万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暗自感叹:“世上竟有这般全能之人?”他心中默念:“文武双全,当真堪称妖孽!”

尽管内心震撼,韩非依旧选择相信荀子所言。

毕竟,他对张晨的武学天赋亲眼见证,荀子并无撒谎的理由。

韩非的目光随即转向李斯,意识到荀子此言无疑是针对李斯之前对张晨评价的有力回击。

此时,李斯一脸茫然,难以置信张晨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天资。

就连荀子亲自传授都觉缓慢,这简直匪夷所思。

在整个儒家门派中,无人敢如此评价,更别说天下间!

冷静片刻后,李斯仍然心存疑虑,他站起身询问荀子:“师父,张晨师弟真有这般天赋吗?会不会弄错了?”

显然,李斯难以接受自己被如此否定的事实。

他一贯自视甚高,不愿承认有人超越自己,尤其是这样一个孩童。

荀子闻言,目光稍显沉凝,扫了一眼李斯,对其性格早已了然于胸。

荀子随后说道:“方才那堂课上,张晨已将整部书读完,并深刻理解了其中的精义,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不仅如此,我随意挑出书中的一句话,他便能精准地从后往前背诵,并准确指出这句话所在的页码与行数。”

“这样的人物,难道还不算出类拔萃吗?”

众人听罢,再次被深深震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