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148.5万字

第248章 百鸟齐聚共鸣的异象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5

于是他找来名贵的木兰,请来技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还在盒子上雕刻了许多花纹,镶上美丽的花边,然后拿到市场上售卖。”

果然有许多人围观,一名郑国人最终出高价买下了他的物品,却打开盒子,将里面的珍珠还给楚国人,只带走好看的盒子。

韩非感叹道:“墨家希望有一个乐家传人,最后却只得到了一个游侠。”

高景接着说:“不过高渐离终究传承了乐家,不说别的,心境上已大幅提升,未来武道成就不会低。”

韩非说:“听说墨家徐夫子打造了一把名剑,叫‘易水寒’,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主人。”

高景赞同道:“以高渐离的心境,定能将‘易水寒’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韩非笑道:“说不定这反而是墨家的本意呢!”

高景惋惜道:“明珠暗投,莫过于此!”

两人一来一往,直接将高渐离的未来剖析得清清楚楚。

众人沉默不语,看着他们,感受到最直接的智慧压制。

……

回到正题。

高景看向弄玉,说道:“高渐离的情况你也清楚,所以他那一份传承算是废了。

真正能继承乐家之道的,就在我这里,就看你愿不愿意接下!”

弄玉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重,下意识地望向紫女。

紫女轻轻摇头,说道:“高景说得对,这事只能你自己决定。”

弄玉看向其他人,所有人都是一副让她自己选择的表情。

“为什么偏偏是我?”弄玉有些委屈,对高景说道:“我不一定能继承旷修大师的琴道。”

高景笑了笑,说道:“我听过你弹琴,距离入境只差一步之遥……

准确地说,当你接过传承的那一刻,你的琴音必然入境!

对了,不用担心你的安全问题,诸子百家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传承’!这是所有人都不敢碰的。

旷修死在秦军手里,所以诸子百家都只是旁观。若旷修不死,乐家就只是百家之一;旷修死后,百家才会出手争夺高渐离。

你一旦接过传承,诸子百家都不会对你下手,但会用各种手段引诱你加入……有韩非、卫庄,还有紫女姑娘为你护航,大概不会有事。

实在不行,你还可以投靠儒家。”

最后一句话,让紫女等人直翻白眼。

弄玉沉默片刻,说道:“我要想一想。”

高景点头,说道:“可以,传承在我这里,你自己决定。”

……

任由弄玉思考,高景转而与韩非等人谈论起韩国如今的朝堂乱象。

白亦非死后,十万边军的掌控权成为韩国朝堂争斗的焦点。

韩宇想得到它,推荐了他的义子韩千乘。

姬无夜也不愿错过,推举了自己的儿子姬一虎。

韩非也想要,推荐了卫庄。

就连国相张开地也想插一脚。

到现在,韩王仍无法做出决定。

韩非苦恼地说:“其实卫庄最合适,但我不明白,父王为什么一直犹豫不决。”

高景随口道:“自然是苏秦惹的祸。”

韩非一愣,开始思考。

卫庄却惊讶道:“跟早死的人有什么关系?”

高景笑着解释:“苏秦用间,使齐国被秦、赵、魏、韩、燕五国联合攻打,几乎灭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城。

前车之鉴,纵横家一旦用间,谁还敢轻视?”

卫庄冷声道:“我不是间者!”

韩非接过话:“可你是横,以强凌弱的横,偏偏选在韩国,难怪父王会怀疑!

要不是小师叔点破,我也没想到这点。”

卫庄沉默不语。

韩非诚恳地向高景行礼:“还请小师叔指点。”

高景端着酒杯,随意说道:“如果韩千乘和卫庄同时遭袭……韩王会怎么想?”

韩非眼前一亮:“以退为进,妙!”

卫庄也明白了:“韩王会认为是姬无夜干的,为了十万边军。

姬无夜内掌禁军,外掌边军,韩王怎能不疑?”

韩非兴奋道:“父王一向听从姬无夜,如今却迟迟不决,必然是对他起了戒心。

姬无夜连失血衣侯和翡翠虎,也是昏了头,才敢明目张胆染指边军。

趁他还没反应过来,卫庄兄,拜托你了!”

卫庄默默点头。

弄玉难以决断,高景只能带着焰灵姬在紫兰轩暂住。

不知卫庄如何安排,当天韩千乘就遭到袭击,重伤昏迷。

而卫庄也在众人目光下,满身伤痕回到紫兰轩。

韩国朝堂上,韩宇直接指责姬无夜,韩非在一旁推波助澜,国相张开地也隐约表达态度。

韩王虽未言语,但据韩非回紫兰轩所说,韩王面色异常难看。

“姬无夜命不久矣!”

韩非在紫兰轩兴奋地说:“只要姬无夜死了,推卫庄兄上位,就容易多了。”

“别忘了潮女妖。”高景在一旁提醒。

韩非一怔,兴奋顿时消失,苦笑道:“父王后宫,我们实在没什么办法。”

高景端着杯子,目光在红莲公主和卫庄之间游移,什么也没说。

韩非似乎明白了什么,再次轻松起来,凑到高景身边,笑着问道:“小师叔,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吗?”

高景疑惑地问:“告诉你什么?”

韩非问:“天有耳吗?”

高景想了想,不再逗他,道:“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

韩非思索片刻,恍然道:“原来如此!照此看来,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可见天有足……那小师叔,天可有姓?”

高景慢条斯理地说道:“曾经有,现在没有。”

“为何?”

“以前天子姓周,故天姓周;如今天子已逝,暂无天子,故天现在没有姓。”

“哈哈,小师叔说得有理!”

“……”

两人闲谈时,弄玉突然走过来,端正地跪坐在高景面前,注视着他。

高景笑道:“决定了?”

弄玉郑重地点了点头:“弄玉愿接受乐家传承!”

高景取出腰间的无字书,翻开一页,递给她:“这是当时旷修所奏的一曲‘高山流水’!”

弄玉深吸一口气,双手接过,目光刚一接触书页,便一阵恍惚。

她从书中“看见”了秦国的武关……

“看见”了刑台上身披枷锁却气度非凡的旷修……

“看见”了背着琴、坦然赴约的高渐离……

紧接着,她“听见”了那一曲高山流水。

……

高景、韩非、卫庄都紧盯着弄玉。

得知消息的紫女和张良也来了,张良进来时向高景行礼,没有出声。

高景点头回礼,朝刚进来的焰灵姬示意了一下,无声地比了几个口型。

焰灵姬明白,转身离开,片刻后叫来了典庆和黑白玄翦。

一群人围在屋内,静静等待着。

许久之后,弄玉缓缓吐出一口气,合上书本,笑着流泪道:“我明白了旷修师傅的琴。”

高景笑了,接过书,指了指一旁的“绕梁”。

弄玉起身,走到琴案前跪坐下来,素白的手按在琴弦上。

如果说之前的弄玉,气质虽端庄,却仍有女子的局限。

但如今的弄玉,一举一动都透着大家风范,令人由衷敬重。

“铮~”

只是一声,便直击众人内心!

就连高景那颗已入定的心,也一时失神。

弄玉纤细的手指轻抚琴弦,仿佛每一下都在拨动人心。

琴声高低起伏,低音如大地沉稳,高音似直冲九霄。

清雅如云,空灵悦耳,美不胜收。

仿佛将众人带至窗外,穿过山川河流……

鸟儿不时从角落鸣叫,回声自山谷另一端传来,悠远清脆。

琴音飘出楼外,不知何时,一群群鸟儿飞来,停在窗边,抖翅歪头倾听。

片刻之间,紫兰轩窗沿站满鸟儿。

更多鸟儿越过窗户飞进来,有的落在屏风上,有的停在兰草间。

几只更直接落在弄玉肩上。

窗外鸟儿也纷纷飞入,立于屏风或兰草之上。

忽然,弄玉琴声一变,如清流润心。

原本安静的鸟儿突然开口,叽喳不止,却并不喧闹,反而与琴声相和,欢快异常。

一时百鸟齐鸣,竟与琴音浑然一体。

……

琴声渐息,百鸟散去,屋中仍无人言语。

所有人都沉浸在琴声之中。

直到窗外街道传来呼喊:“弄玉!一定是弄玉……琴声真美!”

“百鸟齐鸣,天下竟有如此琴音……”

“……”

外面的喧闹终于唤醒众人,一个个如梦初醒,虽不知梦中所见,却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

高景长出一口气,大笑道:“师兄荀子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旷修可瞑目了!”

弄玉微微一笑,淡然低头道:“弄玉,多谢先生!”

紫女也回过神,轻轻抚了抚眼角,娇嗔道:“今晚我这紫兰轩的门槛,怕是守不住了。”

高景起身,将无字书重新别回腰间,笑道:“这一趟,听这一曲,值了!走吧!”

说完,朝焰灵姬三人挥了挥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紫女等人没有挽留,只是微笑着目送高景等人离去。

卫庄冷哼一声,语气难得柔和:“一个儒家弟子,比道家还洒脱!”

齐国,桑海,小圣贤庄。

伏念难得来到竹林别院,先向荀子行礼,才说道:“师叔,小师叔为旷修寻到了传承,诸子百家从此多了一家,乐家。”

荀子正专注下棋,闻言捋了捋胡须笑道:“这是好事,小师弟做得不错。”

伏念继续道:“乐家弄玉没有自保之力,是否请她来小圣贤庄?”

荀子摇头道:“既然小师弟没这么做,你也不必多管,以儒家名义送份贺礼就好。”

伏念思索片刻,道:“是,师叔。不过那些盯着高渐离的百家,会不会转而对付乐家弄玉?”

荀子看向伏念,道:“乐家是乐家,儒家是儒家,小师弟并未将乐家并入儒家,这是乐家必须自己走的路。

旷修奔波七国,已替她走完大半路程。”

“是,师叔!”伏念恭敬应答。

荀子大概明白伏念真正的目的,叹道:“那份传承并未消失,仍存于小师弟的无字书中。

若有儒家之人研究乐道,小师弟不会吝啬。”

伏念这才真正满意,行礼道:“多谢师叔!”

不只是小圣贤庄,诸子百家也陆续得知消息。

儒家高景入韩,新郑有琴声,引来百鸟齐聚共鸣的异象……

联想到高景从武关出发,直奔新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