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 分类:女生 | 字数:148.5万字

第30章 深感张晨天赋百年难遇

书名:大秦:弃婴觉醒,我成鬼谷妖孽 作者:沐黎九九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6 07:54

吃完饭后,两人带着张晨在小圣贤庄散步。

这里是天下儒家的根基所在,聚集了众多儒家,其规模之大,让人无法看到尽头。

刚走出没多久,眼前便是一座座横跨湖面的长廊,曲折蜿蜒,四通八达。

四周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鲜花绽放,鸟鸣阵阵,宛若人间仙境。

即便夜幕降临,湖水倒映着月光,更添几分神秘。

走过长廊时,可以看到几处湖中的凉亭,亭内桌椅摆放整齐,还有棋盘放置其中。

在潺潺流水和婉转鸟鸣的映衬下,凉亭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儒家多为读书人,喜好安静,这样的环境无疑能让人心境平和,心旷神怡。

穿过郁郁葱葱的湖岸,是一片草地,草地上矗立着古朴的建筑。

这里有休息的房间,有读书写字的书房,也有交流心得的学堂,一应俱全。

张晨看着这热闹的景象,不禁赞叹道:“儒家果然名副其实,儒学能流传百年而不衰败,自有其深厚的底蕴。

相比之下,诡谷显得冷清多了。”

诡谷总共只有四个人:张晨、诡谷仔、盖聂和卫庄。

这是因为门规严苛,传承有限的缘故。

与儒家的小圣贤庄不同,那里即使到了深夜依然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张晨跟着伏念和韩非在山庄里散步时,注意到不远处的一间书房还亮着灯。

他好奇地问两位师兄:“这么晚了,还有人在书房看书吗?”

伏念和韩非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表情有些尴尬。

最后还是伏念解释说:“不是在看书,而是……李斯被师叔罚抄典籍。”

听到这个消息,张晨更加好奇,快步来到书房外。

果然,书房里点着一盏灯,李斯正在专心致志地抄写书卷。

张晨满是疑惑地盯着伏念与韩非:“为何李斯要遭受责罚?”伏念犹豫了一下,将午后学堂里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当知道是因自己导致李斯受罚后,张晨不由自主地感叹起来:“这人日后可是要当秦帝国丞相的,我怎么就跟他结了梁子呢!”此话令张晨又恼又笑。

他早已努力低调行事,不愿树敌太多。

但李斯依旧无法释怀内心的嫉妒。

对此,张晨倒不是很忧虑。

毕竟,以他过人的悟性,等李斯成为秦帝国丞相之时,他可能早已飞升成仙。

仙人怎会惧怕一国丞相?在仙人眼中,世人皆如蝼蚁。

这时,书房中的李斯正专心致志地抄写典籍,忽听见门外有动静。

他抬眼一看,发现张晨、伏念和韩非站在不远处,正注视着他。

刹那间,李斯眼中掠过一道怨恨。

他认为伏念和韩非是特意带着张晨来羞辱他的。

这样的行为加深了他对韩非的不满,也让张晨在他的心里变成了更为讨厌的存在。

想到这里,李斯紧咬牙关,愤愤地想着:“小小孩童竟这般歹毒!”

“故意藏匿才华,让我蒙受这般屈辱!”

“纵使你天资聪颖又能如何?”

“这世间从来不缺天才,只盼你早亡!”

心中暗骂完张晨,李斯转向伏念和韩非怒吼:“还有你们两个!”

“伏念、韩非!”

“同为儒家,怎可胳膊肘往外拐?”

“今日之耻,我李斯永记!”

“他日若我学有所成,莫怪我不顾同门之情!”

直至今日,李斯仍未检视自己的问题,反而将所有的错归咎于张晨。

与此同时,张晨感受到一阵寒意,这是他修仙者的特殊体质让他觉察到的强烈敌意,而这份敌意正源自书房里的李斯。

意识到这点,张晨只能摇头叹息。

随后,张晨不想继续逗留,不愿再被李斯充满敌意的目光盯着。

他对伏念和韩非说道:“李斯师兄还在抄书,咱们别打扰他了。

天色已晚,咱们也该回去了。”

虽然察觉到李斯对自己的敌意,张晨并未打算消除这个潜在的威胁。

并非他心软,而是此时的李斯毫无实力,根本不值一提。

即便未来的李斯会成为秦帝国丞相,张晨也毫不在意。

听完这话,伏念和韩非瞄了一眼书房中的韩非,没作声。

然后三人顺着原路返回。

不多时,他们再次碰见了诡谷仔和荀子。

荀子见到张晨,马上笑着问道:“小子,逛完了?觉得我的小圣贤庄如何?”

实际上,荀子内心藏着些想法,但他并未直说。

尽管张晨已融入诡谷,成为其中一员,但荀子深知他的非凡才华,愈发渴望将其留在身边。

于是,他特意安排伏念和韩非带领张晨游览小圣贤庄,希望借此机会打动他。

同时,他还命庖丁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旨在潜移默化地让张晨感受到小圣贤庄的魅力。

或许,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事情仍有可能出现转机。

当荀子向张晨询问感受时,张晨先是对小圣贤庄赞不绝口:“小圣贤庄果然不负天下儒家圣地之名,景色优美,鸟鸣花香。”接着又评价道:“这里的建筑布局独具匠心,世间难有匹敌。”“此地,实乃读书人心向往之的理想之所!”

此言令荀子心潮澎湃。

张晨对小圣贤庄的高度评价无疑让荀子燃起了更大的期望。

话锋一转,张晨却说道:“相比之下,我更觉诡谷与自然相融无间,更为出色。” “直言失礼,请先生恕罪。”

话音刚落,荀子勉强扬起的嘴角随即消失,脸色骤然严肃。

看到荀子那副如吞苦果的表情,诡谷仔不禁放声大笑。

听到诡谷仔的笑声,荀子瞪了他一眼,怒气冲冲地说:“真搞不懂你这个顽固的老头,到底给张晨灌输了什么歪理!” “居然觉得我的小圣贤庄还不如你们诡谷那个破地方!”

诡谷仔依旧只是笑着不回应。

张晨则借用今日所学的“仁义”概念解释道:“老师,您有所误解。

我只是认为,相较于小圣贤庄的喧嚣,诡谷的静谧更有利于深思罢了。” “假如我因追随纵横家而抛弃儒家,岂不是违背了仁义?这么做的话,即便身在儒家,也早已背离了儒学的根本。”

此话一出,荀子顿时愣住。

他未曾想到张晨刚刚读过藏书阁的书籍,便能如此巧妙地运用这些道理。

荀子内心受到极大触动,意识到自己过于拘泥于表象。

想明白后,他对试图挖角的想法彻底释怀,心境豁然开朗。

之后,荀子望着张晨感叹道:“不曾想我活到这般岁数,反倒不如你这般年轻者看得透彻!还要仰仗你来点拨我才行啊!” 荀子顿生愧意。

荀子明白,正如张晨所言,儒家的“仁义”思想在典籍中早有记载,尤其是孟子的作品中多次提及。

倘若张晨此刻舍弃诡谷而投向儒家,便是违背了仁义之道。

若他真的这样做了,即便表面上留在儒家,内心也会备受煎熬。

而且,此事一旦传开,张晨与荀子可能都会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

勉强得到的结果,终究难以长久维持。

紧接着,荀子转向诡谷仔表示:“往后,张晨在儒家,就如同回到家中一样。” “这件事,我不会再提了。”

听了荀子这番真诚的话语,诡谷仔深感共鸣。

荀子或许没有察觉,他并非唯一从张晨那里获益的人。

昔日张晨授剑于盖聂与卫庄之时,身为纵横剑术传人的诡谷仔亦能挣脱传统桎梏。

后张晨又传其八荒吞炁混元妙法,助其入道修仙,此乃质变。

诡谷仔亦不禁叹曰:“非独尔,吾亦深感如此!”

“¨.汝以为吾仅至天人之境……”

话未毕,诡谷仔忽觉失言,急止其语。

然荀子何等人物。

纵诡谷仔及时止住,荀子已然猜到几分。

荀子睁目视诡谷仔,难以置信道:“老鬼,汝莫非言汝天人之境得张晨启发?”荀子激动,称呼亦改。

此事太过震惊,若属实,则张晨之天赋实难形容。

思及诡谷仔突破天人之际恰在张晨被带回诡谷之后,荀子愈发确信此事与张晨相关。

甚至,可能是张晨无意间点拨了诡谷仔。

诡谷仔闻此言,眼中掠过一丝慌乱,旋即镇定自若连连否认:“非也,未曾,吾未曾言……”

其答虽否定,却似心虚,更显疑窦。

旁立之张晨,已被此景惊得无言以对。

观诡谷仔拙劣辩解与荀子怀疑目光,心内暗嘲:“完矣,诡谷仔老贼分明存心害我!”

“怎生说得这般直白?”

“莫非还不够坑我乎?”

张晨彻底懵住。

一时竟辨不清诡谷仔此举是无心之过还是刻意为之。

毕竟,诡谷仔特意携吾来见荀子,不正为炫耀一番?无论结局如何,皆使吾陷入困境。

果真,荀子对诡谷仔苍白解释全然不信。

转而望向张晨,目光锐利发问:“张晨,老实答我!”

“诡谷仔达天人之境,是否因汝?”

语严色厉,神情专注,显然决意追查到底。

面对诡谷仔咄咄逼人之目光,仿欲窥探心底隐秘,张晨长叹一声,无奈点头,“算有一关联。”

话音刚落,荀子瞳孔骤缩,僵如遭雷击。

虽早有所料,然闻张晨亲承,仍震憾非常。

此刻,犹如在其心中掀起巨浪,久久不平。

良久,荀子方喃喃道:“天纵奇才!万中无一之天才也!”

须知,张晨现仅一岁有余。

一岁稚童,通七国文字,已达先天之境,过目不忘,天资非凡……

种种迹象表明,荀子深感张晨天赋百年难遇。

更惊其事,连诡谷仔达天人之境似亦与张晨相关。

此等才智远超其想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