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87.9万字

第394章 智谋初显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8

“公子,贾先生到了。”亲兵在身后低声禀报。

袁昊收回目光,转身时已换上温润如玉的笑容:“文和先生,请上城一叙。”

贾诩缓步登上城楼,青衫在风中微微飘动。他向袁昊拱手行礼:“公子召见,不知有何要事?”

袁昊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递了过去:“刚收到的消息,徐荣降曹了。”

“曹操已收编徐荣三万兵马,如今正加紧操练。”

“据闻,曹操有意在开春后对关中用兵。”

贾诩眉头微不可察地跳了一下。

他接过竹简,借着夕阳余晖快速浏览。竹简上墨迹犹新,详细记载了徐荣在洛阳城西与吕布一战,战败后,率残部向曹操投降的经过。

“徐文耀……”贾诩轻叹一声,指尖抚过竹简上那个熟悉的名字,“当年在董卓帐下时,他曾与我共饮西凉烈酒。”

袁昊观察着贾诩的反应,轻声道:“先生与徐将军有旧?”

“谈不上。”贾诩合上竹简,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只是同为西凉人,难免有些交集。此人勇猛善战,尤其擅长骑兵调度,曹操得之如虎添翼。”

贾诩目光闪烁,若有所思道:“公子明鉴。关中乃兵家必争之地,张济盘踞已久,若曹操得之,则西可图凉州,北可胁并州,对我等极为不利。”

袁昊转身,直视贾诩:“文和可有良策?”

贾诩微微一笑,那笑容中藏着深不可测的谋略:“臣有一计,或可牵制曹操。”

“快讲!”

“况且……”他顿了顿,手指点在地图上一处,“张济屯兵长安,正处曹操西进要道。”

袁昊眼中精光一闪:“文和的意思是……”

“张济此人,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但其麾下西凉兵骁勇善战。”贾诩捋着胡须道,“他与曹操素有嫌隙,若主公能遣使联络,许以重利,必能使其出兵牵制曹操。”

程昱皱眉道:“张济性情反复,未必可靠。”

贾诩摇头:“正因其反复,才更易为我所用。张济如今夹在曹操与李傕之间,进退维谷。若主公伸出援手,他必感恩戴德。”

袁昊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又皱眉道:“张济性情刚烈,未必肯与我合作。”

“臣建议主公备下厚礼,以示诚意。关中缺盐,可备上等青盐千石。”

“就依文和之言。”袁昊露出近日来难得的笑容,“此事若成,文和当为首功!”

袁昊点点头,忽然话锋一转:“父亲将先生留在我身边,先生可觉得委屈?”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随即笑道:“公子何出此言?袁公厚爱,贾诩感激不尽。”

“先生不必讳言。”袁昊望向远处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邺城谋士如云,颍川系、冀州系明争暗斗。父亲将先生留在我这里,无非是不想再添一个西凉系罢了。”

贾诩沉默片刻,忽然轻笑:“公子慧眼。不过袁公此举,恐怕还有深意。”

“哦?”袁昊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贾诩向前两步,与袁昊并肩而立,低声道:“袁公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如今坐拥冀州,麾下谋士自然分成几派——颍川荀氏、辛氏为首的中原士族,以审配、逢纪为代表的冀州本土势力,再加上田丰、沮授等元老。若再添西凉一系……”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水太浑,鱼就不好抓了。”

袁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先生是说……父亲在借我之手,平衡各方势力?”

贾诩轻抚胡须,笑而不语。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脆。

“有趣。”袁昊忽然轻笑一声,“父亲既要我牵制各方,又不给我实权。先生觉得,我该如何破局?”

“西凉军骁勇,却缺粮少饷。若公子能以私库资助,再许以并州牧之职……”贾诩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袁昊瞳孔微缩:“先生是要我……”

“养兵自重。”贾诩轻声道,“袁公既要公子牵制各方,必会默许公子暗中培植势力。待时机成熟……”

“邺城看似平静,实则各派系暗流涌动。公子若能借张济之事培植自己的力量……”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亲兵匆匆跑来:“报!邺城急报,袁公病重!”

初平三年,暮春的邺城,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甜香。袁府门前,三兄妹已等候多时。

袁瑛站在最前,一袭淡青色襦裙衬得她肌肤如雪。十六岁的少女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目间既有母亲的温婉,又隐含父亲的英气。她纤细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腰间丝带,目光频频望向城北官道。

“大姐,大哥真的今天能到吗?”十四岁的袁棠扯了扯姐姐的衣袖,小脸上写满期待。她今日特意梳了双丫髻,发间别着母亲新给的珠花。

袁瑛还未答话,十四岁的袁立已挺直腰板,学着父亲平日的语气道:“当然!大哥接到消息后立刻从并州启程,算算时辰,也该到了。”

袁立虽年纪尚小,却已显露出袁家子弟的气度。他身着深蓝色锦袍,腰间悬着一柄装饰用的小剑,站姿笔直如松。

府门前的侍卫忽然骚动起来。远处尘土飞扬,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者身披玄色战袍,胯下骏马四蹄如飞,正是袁昊。

“大哥!”袁棠第一个欢呼出声,提着裙摆就要往前跑,被袁瑛一把拉住。

“小心些。”袁瑛轻声叮嘱,自己却也不由自主向前迈了一步。

袁昊勒马停在府门前,翻身下马的动作干净利落。他风尘仆仆,眼下带着青影,显然是一路未曾好好休息。目光扫过弟妹们,紧绷的面容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瑛儿长高了。”他伸手轻抚袁瑛的发顶,声音因连日赶路而略显沙哑,“立儿、棠儿,你们可还安好?”

袁立抱拳行礼,一板一眼道:“回大哥,家中一切安好,只是父亲……”

袁瑛急忙打断弟弟的话:“大哥一路辛苦,父亲在内室等候多时了。大夫说只是风寒,但……”她咬了咬下唇,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袁昊神色一凛,大步向内院走去。袁瑛示意弟妹们留在原地,自己快步跟上。

穿过重重庭院,袁昊的心越发沉重。府中仆从神色凝重,空气中飘着苦涩的药香。内室门前,甄姜与荀采并肩而立。

“母亲,姨娘。”袁昊行礼道,“父亲情况如何?”

甄姜眼眶微红,强自镇定道:“大夫说无大碍,只是……”她看了眼荀采,后者接过话头:“主公年事已高,这次晕倒非同小可。我们商议后,认为该让你回来一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