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87.9万字

第283章 谣言攻势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袁绍负手立于军帐前,玄色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河间城郭,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子龙。”他唤道。

身披铁甲的赵云大步上前,抱拳应声:“末将在!”

“明日拂晓,你率三千精兵进驻河间边境,以‘剿匪’为名,扎营十里,不得擅动刀兵。”袁绍淡淡道,“但若河间守军先动……你便不必客气。”

赵云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末将明白。”

袁绍微微颔首,又侧目看向另一侧的于夫罗。

“左贤王。”

于夫罗正擦拭着弯刀,闻言抬头,眼中仍带着几分桀骜,但语气已恭敬许多:“将军有何吩咐?”

“你的骑兵,今夜开始袭扰河间西境村落。”袁绍唇角微扬,“记住,只抢粮,不杀人,但要闹得人尽皆知。”

于夫罗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袁公放心,抢东西……我们匈奴人最在行。”

袁绍不再多言,转身步入帐内。

与此同时,河间国都乐成城内,王宫大殿上气氛凝重。

河间王刘陔来回踱步,锦袍下摆随着急促的步伐不断摆动。这位汉室宗亲年近四十,面容儒雅却带着掩不住的焦虑。

“报——高览将军在文安遭遇匈奴骑兵,双方激战半日,我军败退!”传令兵跪地禀报。

“大王,边境急报!”侍卫匆忙入内,“袁绍部将赵云率军逼近边界,同时匈奴骑兵正在北部诸县烧杀抢掠!”

刘陔猛地一拍案几,茶盏震落在地,摔得粉碎。“袁本初欺人太甚!以剿匪为名行吞并之实!”他转向身旁的国相张俭,

“高览将军现在何处?”

“高将军已调集三千精兵前往成平布防。”张俭拱手答道,额头上渗出细密汗珠,“但匈奴骑兵来去如风,我军难以兼顾...”

刘陔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速派使者向冀州刺史贾琮求援!再命各县坚壁清野,务必保住粮仓!”

夜色降临,河间边境的村落陷入一片火海。于夫罗骑在战马上,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匈奴骑兵呼啸着穿梭于村舍之间,抢掠财物,驱赶牲畜。

几日后,冀州刺史府内,贾琮手持河间王求援信,眉头紧锁。面对日益紧张的局势,他迟迟难下决断。

“使君,河间乃朝廷封国,若坐视袁绍吞并,恐失天下人心啊!”别驾从事王日急切劝道。

贾琮长叹一声:“袁本初四世三公,又持讨贼大义名分,若贸然与之冲突...”他摇了摇头,“先派五百郡兵前去增援,看看形势再说。”

别驾从事王日急得直跺脚:“五百郡兵杯水车薪啊!河间危在旦夕!”

“够了!”贾琮拍案而起,“袁绍势大,我等需谨慎行事!”

“我等夹缝求生,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王日还要再言,贾琮已挥手制止:\"此事容我再思量,你先去安排那五百郡兵,明日启程。\"

待王日退下,贾琮独坐案前,将河间王的求援信又细细读了一遍。信中字迹潦草,多处被水渍晕染,不知是墨迹还是泪痕。信末河间王刘陔的印玺歪斜盖着,仿佛仓促之间所盖。

乐成,河间王宫。

刘陔站在殿前台阶上,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手指紧紧攥着那封刚刚送到的军报。纸上的墨迹被汗水浸得模糊,但字里行间的急迫却如刀刻般清晰——

「袁绍率军万余抵达成平,列阵城下,未攻,然兵锋森然,意在威慑。末将高览死守待援,然兵寡粮缺,恐难久持,乞大王速发援兵!」

“贾琮的援军呢?”刘陔猛地抬头,眼中血丝密布,声音嘶哑得像是砂纸摩擦。

正说话间,又一名使者匆忙入殿:“大王,冀州刺史贾大人回信!”

刘陔急忙展开绢书,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他将信重重拍在案几上:“贾琮这个老狐狸!说什么'匈奴小股流寇不足为虑',只派了五百郡兵增援!”

张俭接过信件细看,叹息道:“贾刺史这是明哲保身啊。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谁敢轻易得罪?”

“报——”第三名传令兵慌张闯入,“城外有流民聚集,说...说河间官员勾结黑山贼,引狼入室!”

刘陔闻言勃然大怒,一把掀翻了案几:“荒谬!究竟是谁在散布这等谣言?!”

张俭扶起案几,低声道:“大王息怒。下官怀疑,这正是袁绍之计。他先以剿匪为名进驻边境,再纵容匈奴制造混乱,最后嫁祸于我们...”

刘陔颓然坐回席位,突然冷笑起来:“好个袁本初!当年在洛阳时一副忠君爱国之态,如今为了地盘,手段竟然阴险!”

“传令!”他猛地拍案,震得案上烛火摇曳,“再派快马去邺城,告诉贾琮——若河间陷落,袁绍下一个目标就是他冀州!”

张俭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深深一揖:“老臣这就去安排。”

刘陔独自站在空荡的大殿里,望着殿外渐渐暗沉的天色。秋风卷着落叶扫过庭院,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无数细碎的脚步声。

——就像是袁绍的大军,正在步步逼近。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侍卫慌张来报:“大王,不好了!城外聚集了上千难民,要求开城避难!”

城门外,哭喊声震天。拖家带口的难民如潮水般涌来,有人背着年迈的父母,有人抱着啼哭的婴儿。几个孩童衣衫褴褛,脸上还带着烟灰,茫然地望着高大的城墙。

“开门啊!匈奴人要杀来了!”

“我全家就剩我一个了...”

“河间的官员们,你们不是说会保护百姓吗?”

城门守将犹豫不决,这时人群中突然响起一个尖利的声音:“我听说河间官员早就和黑山贼勾结,故意放胡人进来!”

“对对,我也听说了!”

“难怪官府按兵不动!”

“他们是要害死我们老百姓啊!”

谣言如野火般蔓延,难民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几个壮汉开始撞击城门,守军不得不架起长矛维持秩序。

谁也没注意到,几个穿着普通农夫衣服的男子正穿梭在人群中,悄悄散布着更多谣言。其中一人嘴角挂着阴笑,正是袁绍派来的细作头目。

河间国乐成,流民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一个老妇人抱着幼童,哭诉着:“那些匈奴畜生见人就杀,官府却说是黑山贼干的...天理何在啊!”

人群中,几个精壮汉子对视一眼,悄悄离开了队伍。他们是黑山贼的探子,此刻正赶回去向首领张燕报告这个意外的“嫁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