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67.3万字

第391章 遣使招降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李傕、郭汜的大军已经拔营离去,只留下满地的车辙印和熄灭的篝火痕迹。

徐荣站在营寨的箭楼上,按剑而立,望着远处烟尘渐消的官道,眉头紧锁。

残阳如血,将洛阳西部的荒原染成一片赤红。

“将军,李、郭二位将军已经走远了。”副将张横站在他身后,声音里带着几分不安。

“传令下去,加强四门戒备,尤其是东门。”徐荣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吕布那厮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张横领命而去。徐荣独自站在城头,秋风卷起他暗红色的披风,猎猎作响。

三天了,自从李傕、郭汜带着主力东撤,留下他这三万孤军在此牵制曹操,每一天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将军,粮草只够维持五日了。”副将赵岑快步走上箭楼,声音压得很低,却掩不住其中的焦虑。

徐荣没有回头,只是微微点头。他何尝不知军中困境?李傕、郭汜走时带走了大部分粮草辎重,只留下他们这支孤军在此死守。曹操的军队虽未发动大规模进攻,但每日派小股部队袭扰,消耗他们的精力与物资。

与此同时,洛阳城东二十里处的山坡上,一支军队正缓缓行进。为首的将领骑着一匹通体赤红的高大战马,身披亮银铠甲,头戴束发紫金冠,正是人称“飞将”的吕布。

“报——”一名斥候飞马而来,在吕布面前勒住缰绳,“启禀温侯,李傕、郭汜确已率军东去,长安城内只余徐荣所部约三万人驻守。”

吕布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面容俊朗,眉目如画,但那双眼睛却冷得像冰,透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杀气。

“徐荣……”吕布轻声念着这个名字,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方天画戟的柄端,“倒是个硬骨头。”

“高顺!”

高顺抱拳出列:“末将在!”

吕布沉声道:“你素来稳重,又善言辞,本侯命你前往徐荣营寨,送信招降。若他肯降,本侯必厚待之;若他不降……”他眼中寒光一闪,“那便告诉他,休怪本侯无情!”

高顺肃然应命:“末将遵命!”

次日清晨,高顺率领数名亲兵,携吕布亲笔书信,策马来到徐荣营寨前。

“报——”一名斥候急匆匆奔上箭楼,单膝跪地,“禀将军,东面发现一支骑兵,约五百骑,打着‘吕’字旗号!”

“吕布?”徐荣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快步走下箭楼,铠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传令全军戒备,但不得轻举妄动。”

营寨外,一支骑兵队伍缓缓靠近,为首的将领高举一面白旗。徐荣眯起眼睛,认出了那人——高顺,吕布麾下最得力的部将之一。

“徐将军!”高顺在营门外勒马,声音洪亮,“奉我家将军之命,特来送信!”

徐荣示意挪开拒马桩,亲自走到营门前。

高顺下马,从怀中取出一封锦缎包裹的信件,双手奉上。

“我家将军说,请徐将军务必亲阅。”高顺的目光在徐荣脸上停留片刻,似在观察他的反应。

徐荣接过信,沉甸甸的,里面似乎还有别的东西。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有劳高将军远道而来。请入营稍作休息。”

高顺摇头:“不必了。温侯还在等回信。”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徐将军,时局已变,望您三思。”

徐荣目送高顺率骑兵离去,这才返回自己的军帐。帐内烛火摇曳,他拆开锦缎,一枚精致的玉佩滑落掌心——这是当年董卓赐予吕布的信物。展开信纸,吕布的字迹龙飞凤舞:

“徐荣将军台鉴:洛阳大势已去,李、郭二贼弃军而逃,独留将军孤军奋战,实为不义。今操贼势大,非一人之力可抗。将军若愿来投,布当以兄弟相待,共谋大业。董卓已死,将军何必为其空守忠义?附上昔日太师信物,以示诚意。吕布顿首。”

徐荣的手指微微颤抖。他将玉佩放在案上,烛光映照下,玉中的血丝如同活物般游动。这确实是董卓赐予吕布的信物,当年他曾亲眼见证。

帐外传来脚步声,赵岑未经通报便掀帘而入:“将军,吕布派人来做什么?”

徐荣迅速将信收起,但赵岑眼尖,已经看到了案上的玉佩。他的眼睛一亮:“这是……吕布要招揽将军?”

“住口!”徐荣厉声喝道,“此事不得外传!”

赵岑缩了缩脖子,但眼中的热切未减:“将军,如今我们孤军在此,粮草将尽,曹操大军压境,吕布兵力与我相当,若联手……”

“我说了,住口!”徐荣一掌拍在案上,玉佩跳了起来,“主公虽死,但我徐荣不是朝秦暮楚之人!”

赵岑低头称是,退出帐外。徐荣长叹一声,取出笔墨,在灯下疾书回信。笔尖几次停顿,墨汁在纸上晕开,如同他纷乱的思绪。

吕布说得没错,李傕、郭汜确实抛弃了他们。

但投靠吕布?那个三姓家奴?这样的人,如何值得托付?

徐荣写完回信,用火漆封好,唤来亲兵:“明日一早,派人送去吕布营中。”

夜深人静,徐荣独自走出军帐。营地篝火零星,士兵们三三两两围坐,窃窃私语。他走近一处篝火,谈话声戛然而止。

“继续说吧,本将军也想听听。”徐荣在火堆旁坐下。

士兵们面面相觑,一个年长的老兵鼓起勇气:“将军……听说李傕将军他们早就跑远了,把我们丢在这里等死……”

“是啊,”另一个年轻士兵接口,“今天吕布派人来,是不是……”话未说完,就被同伴踢了一脚。

徐荣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那枚玉佩,在火光下转动:“你们认得这个吗?”

老兵眯起眼睛:“这……这是太师的信物!”

“不错。”徐荣点头,“吕布派人来,确实想招揽我们。他承诺高官厚禄,共同对抗曹操。”

士兵们的眼睛亮了起来,有人已经忍不住露出喜色。

徐荣突然将玉佩投入火中,玉石化为一团青烟:“但我告诉你们,吕布此人,先叛丁原,后反董卓,毫无信义可言!我等虽处困境,但军人气节不可丢!”

篝火旁一片寂静,只有木柴燃烧的噼啪声。

“可是将军,”老兵犹豫道,“粮草将尽,曹操大军压境,我们……”

徐荣站起身,声音坚定:“明日我会做出决断。但记住,西凉男儿宁可战死,也不做反复无常的小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