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116.6万字

第314章 突围险境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8

西城门近在咫尺,但董承的心却沉了下去——城门处增设了路障,十余名士兵持戟而立。他深吸一口气,从马鞍下抽出佩剑,剑身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拼了!”董承大喝一声,黄骠马如离弦之箭冲向城门。守门士兵显然没料到有人敢硬闯,一时乱了阵脚。

“拦住他!放箭!”

董承感到左肩一阵剧痛,一支箭深深扎入肌肉。他咬牙忍住疼痛,挥剑砍倒两名试图阻拦的士兵,马匹一跃而起,竟然从路障上方飞了过去。

夜风呼啸着掠过耳畔,董承不敢停留,策马狂奔。直到洛阳城的轮廓在身后变成模糊的黑影,他才敢稍稍放慢速度。左肩的伤口火辣辣地疼,鲜血已经浸透了半边衣衫。

“必须赶到董卓那里……”董承喃喃自语,撕下衣襟草草包扎了伤口,继续向西疾驰。

三日后,当董承奄奄一息地抵达董卓驻地时,已是人困马乏。他的黄骠马口吐白沫,在营门前轰然倒地。董承挣扎着爬起来,对守门的西凉兵喊道:“我……我是西园军校尉董承……有紧急军情……面见董将军……”

当董卓见到这位满身血污的使者时,董承已经虚弱得说不出完整的话来。他从怀中掏出一块染血的绢布,上面是几位大臣联名的求援信。

董卓展开绢布,李儒在一旁举灯照明。随着阅读,董卓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袁术、曹操这两个竖子!竟敢在洛阳城中大开杀戒!”董卓猛地拍案而起,案几上的茶杯被震落在地,摔得粉碎。

李儒仔细看完信件,低声道:“明公,此乃天赐良机。洛阳大乱,天子危在旦夕,正是明公力挽狂澜之时。”

董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转向帐外,厉声喝道:“传令!点齐三千铁骑,每人备三马,连夜出发!我要让那些在洛阳作乱的鼠辈知道,谁才是这大汉真正的柱石!”

夜幕下,西凉军营中火把如龙,铁甲铿锵。三千精锐骑兵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就完成了集结。这些西凉汉子个个虎背熊腰,战马膘肥体壮,即使在昏暗的火把光下,也能感受到那股肃杀之气。

董卓全身披挂,骑在他的大黑马上,对牛辅道:“子婿,你带步兵随后赶来。我先率铁骑星夜兼程,务必在明日日落前赶到洛阳!”

牛辅拱手道:“妇翁放心,辅必不辱命。只是……”他犹豫了一下,“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妇翁此去……”

董卓冷笑一声:“天下?在这乱世,刀剑才是道理!我董卓行事,何须看他人脸色!”说罢,他拔出佩剑,直指东方:“儿郎们,随我杀奔洛阳,匡扶汉室!”

三千铁骑如潮水般涌出营寨,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董承被安置在一辆马车上,望着这支钢铁洪流,心中既感欣慰又隐隐不安。他不知道,自己这次求援,将会给大汉王朝带来怎样的巨变。

夜色中,西凉铁骑的火把如同一条火龙,向着东方的洛阳蜿蜒而去。而在洛阳城中,袁术和曹操还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向他们袭来。

洛阳的夜色被火光撕裂,浓烟如同巨蟒般盘旋在皇城上空。

袁绍站在孟津渡口的临时营帐外,望着南岸那片被火光映红的天空。夜风裹挟着焦灼的气息掠过黄河水面,隐约还能听见对岸传来的喊杀声。

“主公,船只已经备齐,随时可以启程。”许攸从身后走来,声音压得极低。

袁绍没有回头,只是微微颔首。他的目光依旧锁定在洛阳方向,此刻正在执行所谓的“清君侧”行动——奉何太后之命诛杀十常侍等宦官集团。

“孟德和公路杀得如何了?”袁绍终于开口,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

“据探子回报,两军已攻入南宫,张让、段珪等人或死或逃。”许攸顿了顿,“不过……他们似乎完全忘记了我们的存在。”

袁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当何进被宦官毒杀的消息传来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立即率军入洛阳平乱。

但他没有。他选择了按兵不动,暗中联络董太后,秘密将渤海王刘协带出了洛阳城。

“何进这个蠢货,”袁绍轻声道,“以为召集四方豪强入京就能解决宦官之患,却不知这是引狼入室。”

许攸会意地点头:“特别是那西凉董卓……”

“董卓。”袁绍冷冷地重复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此刻应该已经过了渑池,正向洛阳疾驰而来。可惜啊,等他到了洛阳,会发现一切都变了。”

营帐内传来轻微的咳嗽声,袁绍转身走进去。董太后正坐在简易的木榻上,身旁是年仅九岁的渤海王刘协。孩子显然被连夜奔波吓坏了,此刻正蜷缩在祖母怀中,小脸苍白。

“殿下受惊了。”袁绍躬身行礼,声音柔和了许多,“但请放心,过了黄河就安全了。”

董太后抬起疲惫的眼睛:“袁本初,你确定这是正确的选择吗?洛阳现在……”

“洛阳已成是非之地。”袁绍斩钉截铁地说,“何太后与大将军何进欲除宦官,却反被宦官所害。如今曹操、袁术在城中大开杀戒,西凉董卓又率军赶来。殿下与渤海王若留在洛阳,只会成为各方争夺的棋子。”

董太后沉默片刻,轻轻抚摸孙儿的头发:“先帝临终前,曾有意立协儿为太子……”

袁绍眼中精光一闪:“正因如此,渤海王更需远离洛阳。臣已命人在渤海郡准备好一切,那里是臣的根基所在,足以保护殿下和渤海王安全。”

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逢纪匆匆进来:“主公,最新消息!曹操已控制南宫,袁术则包围了北宫。十常侍几乎全部伏诛,但……”

“但什么?”袁绍挑眉。

“但他们似乎开始寻找渤海王和董太后的下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