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102.1万字

第351章 虚伪表演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主公……”阎象欲言又止。

袁术猛地抬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董卓这是自取灭亡!弑君之罪,天地不容!”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传令下去,即刻整备兵马,我要——”

话未说完,袁术突然顿住。他想起自己眼下的处境:兵马不足三千,粮草匮乏,身后还有董卓的追兵。这样的实力,如何与坐拥二十万西凉大军的董卓抗衡?

阎象看出主公的犹豫,低声道:“主公,此事需从长计议。董卓暴虐,天下诸侯必不能容。不如先联络袁本初,共谋大事……”

“袁本初?”袁术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我那庶出的兄长,此刻怕是在冀州拥兵自重,哪里会管洛阳死活!”

袁术深吸一口气,将密信凑近火把烧成灰烬。灰烬随风飘散,如同那个短命王朝最后的尊严。

“主公,此乃天赐良机啊!”杨弘突然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董卓弑君,罪不容诛。若将此消息传檄天下,诸侯必群起而攻之!”

袁术没有立即回应。他望向远处渐暗的天际,那里,董卓的追兵正在逼近。但此刻,他心中翻腾的已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奇异的兴奋。

“董卓杀我汉室天子,此仇不共戴天!”袁术声音陡然提高,让周围将士都能听见,“我袁氏四世三公,世受皇恩,岂能坐视不理?”

杨弘会意,立刻附和:“主公高义!正当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共讨国贼!”

袁术满意地看了杨弘一眼,心中已有计较。刘辩之死固然令人震惊,但更让他看到机会——一个能够名正言顺招兵买马、扩张势力的机会。董卓此举虽然狠辣,却也自掘坟墓。

“传令下去,”袁术挺直腰背,声音洪亮,“全军入长平城休整,同时派出信使联络长沙太守孙坚、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人。就说……”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就说董卓鸩杀天子,汉室危在旦夕,邀他们共商大计。”

纪灵领命而去,杨弘则凑近低语:“主公,是否要派人核实消息真伪?万一……”

“不必,”袁术打断他,“袁胤不会在此事上出错。况且……”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人会相信什么。”

远处,董卓大军的旗帜已隐约可见。袁术却不再慌张,他整了整凌乱的衣冠,对那名报信骑士道:“回去告诉袁胤,让他设法联络宫中幸存者,搜集更多董卓暴行的证据。”

袁术点点头,挥手让骑士退下。他转向杨弘:“准备一篇檄文,言辞要激烈,把董卓的罪行一一列举。特别是弑君一事,要大书特书。”

“属下明白。”杨弘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有此大义名分,主公招兵买马、扩充势力便名正言顺了。”

袁术没有接话,只是望着越来越近的西凉军旗帜,喃喃自语:“董仲颖啊董仲颖,你以为杀了刘辩就能高枕无忧?殊不知,你这是给自己掘好了坟墓……”

袁绍站在邺城府邸后园的凉亭中,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目光却投向远处的天际。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青石板上,显得格外孤寂。

“主公,洛阳急报。”逢纪快步走来,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惊扰了这暮春的宁静。

袁绍缓缓转身,接过那封用火漆密封的竹简。竹简展开,墨迹尚新,寥寥数语却足以震动天下:

“刘辩,已被董卓鸩杀。”

“天助我也。”袁绍终于开口。

“如今正是渤海王登基的好时机,速去乐成请董太后与渤海王前来邺城。”

“董卓暴虐无道,弑君篡权,天下共诛之。”袁绍缓步走下台阶,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渤海王乃先帝血脉,董太后为先帝生母。我等身为汉臣,岂能坐视奸贼祸乱朝纲?”

袁绍率领百人轻骑,迅速赶往河间。

残阳如血,将河间董太后府邸的琉璃瓦染上一层凄艳的红色。袁绍立于府门前,玄色披风在暮春的风中猎猎作响。他抬头望了一眼那紧闭的朱漆大门,门环上的铜兽在夕阳下泛着冷光。

“开门,镇东将军袁绍,求见董太后。”袁绍沉声道。

府门缓缓开启,老管家佝偻着身子,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袁将军……太后正在后堂礼佛,容老奴先去通报……”

袁绍抬手制止:“不必了,军情紧急,本将自行前往。”说罢,大步流星穿过前院,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后堂佛香缭绕,董太后跪在蒲团上,手中佛珠缓缓转动。听到脚步声,她头也不回:“哀家不是说过了,礼佛时不见客。”

“太后恕罪,事关重大,绍不得不冒昧打扰。”袁绍拱手而立,目光却紧盯着董太后微微颤抖的背影。

董太后缓缓转身,岁月在她脸上刻下细密的纹路,却掩不住那双眼睛里的精明与算计。她打量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将军,嘴角浮现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原来是本初啊,”她慢条斯理地站起身,宽大的衣袖垂落,“自先帝驾崩后,哀家这冷清府邸倒是难得有贵客临门了。”

袁绍深吸一口气,突然单膝跪地:“太后,洛阳有变!董卓那厮……毒杀了少帝刘辩!”

佛珠从董太后手中滑落,檀木珠子散落一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的脸色瞬间煞白,却又在转瞬间恢复如常。袁绍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心中冷笑。

“你……你说什么?”董太后的声音颤抖着,手指紧紧抓住案几边缘,“辩儿他……死了?”

“千真万确。”袁绍沉痛道,“董卓以鸩酒毒杀少帝,意图扶立陈留王刘协为傀儡。如今洛阳城内血流成河,董卓肆意屠戮大臣,汉室江山危在旦夕!”

董太后踉跄后退两步,跌坐在绣墩上。她以袖掩面,肩膀剧烈抖动,看似悲痛欲绝。袁绍却注意到她指缝间露出的眼睛干涩无泪。

“天杀的董卓!”董太后突然厉声尖叫,声音刺耳得如同夜枭,“他竟敢……竟敢对先帝血脉下此毒手!”她猛地站起,将案几上的茶盏扫落在地,瓷器碎裂的声音在寂静的佛堂内格外刺耳。

袁绍不动声色地看着这场表演,心中暗道这老妇演技倒是精湛。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太后节哀。如今唯有渤海王刘协是先帝唯一血脉,绍愿护送太后与渤海王前往邺城登基,重振汉室!”

董太后的哭声戛然而止。她缓缓放下袖子,脸上竟无半点泪痕。“邺城?”她眯起眼睛,“袁将军这是要另立朝廷?”

“正是。”袁绍目光炯炯,“董卓暴虐无道,天下共讨之。渤海王乃先帝嫡子,名正言顺。若得太后支持,必能号召天下义士共诛董贼!”

董太后沉默良久,突然发出一声冷笑:“袁本初啊袁本初,你倒是打得好算盘。”她缓步走向袁绍,枯瘦的手指轻抚过他的铠甲,“你今日来此,恐怕不只是为了汉室江山吧?”

袁绍面不改色:“太后明鉴。绍世受汉恩,自当匡扶社稷。若渤海王登基,太后便是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够了。”董太后突然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哀家可以答应你,但有一个条件。”

“太后请讲。”

董太后转身望向佛龛,声音忽然变得飘渺:“协儿年纪尚幼,哀家这把老骨头也活不了几年了。”她缓缓回头,目光如刀,“袁将军须向哀家保证,无论将来如何,都要保全协儿性命。”

袁绍心中一凛,暗想这老妇果然不简单。他郑重抱拳:“绍对天起誓,必以性命护卫渤海王周全!”

董太后直勾勾盯着他,忽然伸手抚上袁绍的铠甲。冰凉的指尖划过铁片接缝,最后停在心口位置:“这下面,跳的究竟是汉臣的心,还是……”指甲突然发力,在护心镜上刮出刺耳声响,“袁氏的野望?”

袁绍呼吸一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