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67.3万字

第230章 政治暗流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8

袁绍一行沿官道北上,途经安平国故地。

昔日繁华的王城,如今已是一片萧索。去岁黄巾肆虐,安平王刘续被贼所掳,朝廷虽耗重金赎还,却未料其归国不久,竟以“大逆”之罪伏诛。

安平国遂废,郡县并入邻邦,昔日王畿,今成无主之地。袁绍驻马远眺,见残垣断壁间杂草丛生,唯余几只寒鸦立于枯树之上,啼声凄厉。

沿途百姓谈及此事,皆掩口低语,讳莫如深。袁绍于车中闭目,指尖轻叩车辕,若有所思。

队伍继续前行,不多时便到达信都城外。城门处,清河国的官员早已等候多时。见袁绍一行到来,为首的官员连忙上前行礼。

“渤海太守袁公远道而来,我家大王已在府中设宴相迎。”

袁绍翻身下马,整了整衣冠,脸上挂起得体的微笑:“有劳引路。”

进入信都城,街道上比袁绍预想的要热闹许多。商贩的叫卖声,行人的交谈声,似乎并未受到安平国废除的影响。但细看之下,袁绍发现巡逻的士兵比往常多了数倍,且都是清河国的装束。

“看来刘忠已经迫不及待地接管了这里。”许攸在袁绍耳边低语。

袁绍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清河王刘忠的野心,他早有耳闻。

安平王府。大殿内,几位诸侯已经落座。见袁绍进来,河间王刘陔第一个站起身迎接。

“本初兄,别来无恙啊!”刘陔笑容满面,眼中却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托王爷的福。”袁绍拱手回礼,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河间王刘陔、中山王刘稚、清河王刘忠,以及几位郡守的代表。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却掩不住眼底的戒备与贪婪。

“袁将军请上座。”清河王刘忠起身相邀,手指向左侧首位,“就等将军来,我们便可开始商议要事了。”

袁绍谢过,从容入座。侍从立刻奉上美酒佳肴,乐师奏起舒缓的乐曲,但殿内的气氛却愈发凝重。

酒过三巡,刘忠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诸位,今日齐聚信都,乃是为商讨安平国废除后,其故地如何划分之事。朝廷已有明令,由我等周边郡国共议决定。”

话音刚落,中山王刘稚便冷哼一声:“刘续虽有大逆之罪,但安平国立国已久,岂能说废就废?况且其子孙无辜,朝廷此举未免太过严苛。”

“稚兄此言差矣。”河间王刘陔慢条斯理地反驳,“刘续勾结黄巾,罪证确凿。朝廷念及宗室颜面,只诛其一人已是法外开恩。至于安平国...既无合适继承者,废除也是情理之中。”

袁绍静静听着,手指轻叩案几。他注意到刘忠的目光不时瞟向自己,显然在等待他的表态。

“袁将军以为如何?”果然,刘忠直接点名问道。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袁绍身上。袁绍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缓缓道:\"朝廷既有明令,我等自当遵从。至于具体划分...还需诸位共同商议,以求公允。\"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对朝廷的忠诚,又未明确表态支持哪一方。田丰在一旁暗自点头,佩服主公的圆滑。

“公允?”刘稚突然拍案而起,“何来公允?安平国大半土地与中山接壤,理应由我接管!”

“笑话!”刘陔也站了起来,“河间与安平相邻郡县更多,按此理当归属河间!”

眼见两位王爷剑拔弩张,刘忠连忙打圆场:“二位稍安勿躁,不如听听袁太守的具体建议?渤海郡与安平也有交界,袁太守想必有所考量。”

再次被点名,袁绍知道不能再回避。

他放下酒杯,正色道:“安平国废除,其故地分散五处——与渤海接壤的武邑、观津等县;与河间相邻的武遂、饶阳等地;靠近中山的深泽、安平诸县;邻近清河的南宫、经县;以及西部与常山接壤的少数地区。”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依绍之见,不若按地理远近划分,各取所需。如此既符合朝廷旨意,又能维持地方安定。”

“袁太守此言有理。”刘忠立刻附和,“清河愿取信都周边数县即可。”

刘稚和刘陔对视一眼,虽然不满,但也知道这是最容易被朝廷接受的方案。

就在众人准备继续商讨细节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侍卫匆忙跑进来,在刘忠耳边低语几句。刘忠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

“诸位,朝廷使者到!”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袁绍眉头微皱,心中升起不祥预感。这个时候朝廷派使者来,绝非巧合。

不多时,一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在侍卫引领下走入大殿。他手持诏书,神情肃穆。

“奉天子诏,渤海太守袁绍接旨!”

袁绍连忙离席跪拜。使者展开诏书,高声宣读:“诏曰:渤海太守袁绍,忠勤王室,功在地方。今安平国除,特命袁绍兼领安平故地南皮、东光等七县,以固边防。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殿内鸦雀无声。袁绍伏地谢恩,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朝廷这一手,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恭喜袁太守。”使者将诏书递给袁绍,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朝廷对您寄予厚望啊。”

袁绍双手接过诏书,沉声道:“臣必不负圣恩。”

起身时,他感受到数道灼热的目光刺在背上——刘稚眼中的愤怒,刘陔脸上的阴郁,刘忠复杂的表情...这一刻,他成了众矢之的。

“使者远道而来,不如入席共饮?”刘忠强作欢颜邀请道。

使者摇摇头:“下官还要赶回洛阳,就不久留了。”说完,向众人行礼后便匆匆离去。

使者一走,殿内的气氛顿时降至冰点。

“好一个'忠勤王室'!”刘稚冷笑一声,“袁本初,你何时与朝廷勾连至此?”

袁绍面色不变:“稚兄此言差矣。绍也是刚刚得知此事,何来勾连之说?”

\"够了!\"刘陔突然起身,脸色铁青,“今日之会,到此为止!”说完,拂袖而去。

刘稚见状,也冷哼一声带着随从离开。转眼间,大殿内只剩下袁绍一行和刘忠。

“袁将军...”刘忠长叹一声,“朝廷此举,是在挑拨我等关系啊。”

袁绍收起诏书,淡淡道:“忠兄明鉴。绍虽得此任命,但绝不会独吞利益。安平之事,我们还可从长计议。”

刘忠盯着袁绍看了许久,忽然压低声音:“袁公可知道,为何朝廷突然如此'厚待'于你?”

袁绍挑眉:“愿闻其详。”

“王芬。”刘忠只吐出这两个字,便闭口不言。

袁绍瞳孔微缩。他刚刚拜访过新任冀州刺史王芬,朝廷紧接着就下此诏书...这其中关联,不得不令人深思。

“多谢忠兄提醒。”袁绍郑重拱手,“天色已晚,绍先行告退。”

离开王府,袁绍立刻召集亲信商议。田丰听完事情经过,抚须沉吟:“主公,此事蹊跷。朝廷突然加恩,恐怕别有用心。”

张飞粗声道:“管他什么用心!既然朝廷给了,我们就收下!”

“二弟,不可鲁莽。”袁绍摇头,“刘忠提到王芬...我今日拜访他时,他曾暗示对朝廷不满,言语间颇有...”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飞奔而来,滚鞍下马:“报!河间王和中山王的军队正在向信都集结!”

袁绍脸色一沉:“果然如此。朝廷这是要借刀杀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