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 分类:同人 | 字数:67.2万字

第二十二章 疟疾

书名: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4

“怎么说话呢”于枋不满道“叫你们见面已是过分了,我自然得在一旁看着才行,别说得这么难听。”“可您明明答应我。。。”于敏惠想到自己对裴珲说的话都被她爹听了去,不禁感到十分窘迫。

“大人也是一番好意,免得被宵小之人说道,坏了小姐清誉。”裴珲劝解道。

于枋深表赞同,不住点头道:“正是此理。”

于敏惠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仍有些害臊,便对二人做了个万福道:“我的话已说完,再没什么想问的了,其余诸事爹爹做主即可,女儿告退。”

说完便转身越过屏风,走进了内院。

花厅里只剩了翁婿二人,于枋见女儿已然答应,心下松了一口气,笑容满面地对裴珲道:“贤侄如此明理,真乃小女之福。我看贤侄年纪也不小了,还请早日下聘,两家也好商议婚期。”

“大人说得是,晚辈这就回去告知祖母,择日再登门叨扰。”裴珲道。

“还叫什么大人呀”于枋边引他出门边说“蒙贤侄不弃,就叫我一声世伯罢。”

“岂敢。”裴珲推辞道。

“恩?”于枋不高兴了“贤侄不愿叫,可是还怨着我么?”

“晚辈不敢”裴珲连忙作揖道“大。。。世伯一片厚爱,晚辈怎敢心生怨念?只恐唐突了世伯,反倒不美。”

于枋只当他在说场面话,拍了拍他的肩道:“左右是我对不住你,你放心罢,我必好好补偿,绝不叫你吃亏。走,我送你出正门。”

“不敢劳世伯相送,我自己回去即可。”裴珲见于枋真想亲自送他出门,赶忙出言阻止。于枋也不再坚持,喊来小厮吩咐了一番。裴珲与他道了别,就跟着小厮出去了。

到家后,老沈氏连连追问发生了何事,裴珲一五一十的与她讲了,老沈氏听后叹道:“于小姐担忧得不错,可见是个颇有主见的,三郎既已打定主意,就得言出必行,日后绝不可嫌弃人家。”

“祖母放心罢,孙儿晓得。”裴珲笑着答应。

老沈氏正准备再叮嘱几句,却听见裴庆在门外喊道:“他婶子,有人找。”

老沈氏扭头见到站在裴庆身后的庄先生,不禁迎上去问道:“先生怎地来此?可是有什么急事?”

“婶子安好”庄先生面色焦虑,直接开门见山道:“长松兄当年治病用的药丸子可还有剩下?”

“松儿的丸药?”老沈氏疑惑地问道“可是先生家人有恙?”

庄先生快速答道:“是我那姐姐和外甥女,前阵子不知怎地就病了,身上忽冷忽热的,我瞧着与长松兄当年的症状相仿,便来讨副方子。”

“哎呀,这可了不得”老沈氏听了也悬起了心,忙吩咐裴珲“三郎,快去堂屋把你爹当年的药找出来。”

“哎。”裴珲答应一声,赶忙去了。

“多谢婶子!”庄先生感激不已,朝老沈氏深深作了一揖。

“先生不必多礼,救人要紧。”老沈氏扶他起来,忧心忡忡道“只是这药当年也没能救回我的松儿,且又搁置多年,只怕是。。。”不顶用三个字终究说不出口。

庄先生听罢眉头皱得更深了。

裴庆见状忙道:“有药总比没有强,兴许就管用了。”

“正是此理”庄先生再次拜了一拜,道“无论如何,多谢婶子仗义相助。倘能解姐姐母女之疾,在下必感激不尽。”

裴珲取来了装在白瓷瓶里的药丸递给庄先生,庄先生慎重地接过揣进怀里,道:“如此我便先去了。”

“救人要紧,何必在乎这劳什子的虚礼。”老沈氏示意他快些回去。

“他婶子留步罢,我去送。”裴庆道。

“多谢了。”庄先生谢过二人,便大踏步出去了。

裴琅在庄先生求药的时候就醒了,一直在窗边静静听着,见庄先生离开了才从屋里出去问道:“双卿也病了么?”

裴珲点点头,没有说话。

裴琅想着方才听到的“忽冷忽热”的病症,脱口而出:“莫不是疟疾?”

裴珲惊讶地看着他,问道:“六郎如何知晓?”他们父亲染病的时候,六郎尚在襁褓之中,绝不可能记事。

“之前在先生家的一本医术上看到的”裴琅睁着眼睛说瞎话“那书上还说奎宁可治疟疾,哥哥方才给的药便是奎宁么?”

“奎宁?”裴珲不知这是何物,边思索边道“那丸药是一个郎中给的,说是可治此病,却并未透露配方,是否是奎宁倒是无从得知。”

“那父亲用后可有缓解?”裴琅听他们话里的意思,似乎他父亲当年也得过疟疾。

裴珲也不记清具体情节了,下意识地看向老沈氏。

老沈氏叹了口气,道:“倒也有些效用,只是当年只以为你爹染的是风寒,一直吃的伤寒药,以致耽误了病情,这药虽有效用,却也无力回天了。”

裴琅听说管用,心里便放松了许多,对于奎宁他也仅限于知道名字罢了,完全不知长什么模样,更不知从何处寻觅,既然那药有效,想来应是有奎宁的成分在的。

“六郎当真是进益了”裴琅甚是欣慰道“我常以博览群书自居,可这奎宁二字却也从未听闻,六郎竟比我还强了。”

裴琅纵然脸皮奇厚,也被夸得不好意思起来,道:“我也只知道个名儿罢了,连长什么样都不清楚,要不然就可以屯上一些,也好以防万一。”

裴珲也觉得很有必要,点了点头道:“我回头找人打听打听,看能不能弄上一些,也好给庄先生送去。”他也恐怕那些丸药时日太久失了药力,耽搁了救治就不好了。

“能带上我么?”裴琅请求道,他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双卿了,不见一面实在不能放心。

裴珲没有反对,只说等找到了再托他去送。

第二天,裴珲觉得事不宜迟便准备往镇上走一趟,裴琅立即要求跟去,裴珲无奈只好答应带上他。

两人又坐上了裴长林的牛车,裴琅把脚边一只碍事的大头菜挪开,问道:“哥哥,那药很难得么?”

“是”裴珲道“当初可足足花了四两银子。”

那么小一瓶就要四两?裴琅咂舌,心道这奎宁果然昂贵。

裴长林在前边听了,也忍不住道:“这当郎中还真是赚钱,我车上这些东西加起来还不到二两银子,竟还不够买他半副的。”

“我明儿给四叔找本医术来,也好教四叔改行当郎中去?”裴珲说笑道。

“不敢不敢”裴长林连连拒绝,摆着手道“郎中哪有那么容易当得?治不好病倒也罢了,一个不小心治死了人可就摊上大事儿了。看本破书就能行医的不叫郎中,叫江湖骗子。”

裴珲听了不觉莞尔,道:“还是四叔看得明白。”

“正是”裴琅也插嘴道“四叔赶车拉货虽说挣得少,但好在安全实在,没什么风险。”

裴长林朗声道:“六郎这话不错,咱没什么本事,万事也就求个实在罢了。”

“四叔厉害着呢,我知道。”裴琅恭维道。

“哈哈哈四叔借你吉言。”裴长林大笑起来。

到了镇上,裴长林还要往酒楼送货,裴珲便拉着裴琅下了牛车,约好了相见的时间后就往医馆走去。

坐堂的是一个六十来岁的白发老者,看起来精神矍铄。裴珲向他打听道:“老先生,您可知奎宁是何物?”

老者听后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盯着他沉声道:“后生,你何故来此寻事?”

裴珲见他误解,忙解释道:“老先生误会了,我一友人不幸染了一种急病,听说奎宁可治此病,但小生孤陋寡闻,竟从未听过此药,因此特来询问一二。”

老者听后面色稍霁,拱手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又有人胡乱编排个药名,来这里闹事的。没想到竟冤枉了小友,真是罪过。”

“老先生言重了”裴珲还了一礼,问道“不知老先生这里可有。。。”

“实不相瞒,这奎宁莫说小友没听过,我行医几十载也从未听闻”老者捋着胡须道“不知你那友人得的什么病?必须用那奎宁治么?”

“是一种忽冷忽热的症状”裴珲答道“似乎是叫疟疾。”

“嗨,我当是个什么病呢”老者甩了甩袖子,转身进了里间,出来时手上多了一个木盒子。

老者打开木盒,从里面拿出几块树皮,放在手里掂了掂道:“小友若是信我,便把这个拿回去给你那友人服用,保管能治好他。”

说着又拿出了一个瓷瓶,道:“再不济就用这个,里头的丸药是我专门调配过的,效用更好,只是要贵些。”

裴珲接过去打开闻了闻,又倒出来一粒仔细看了,发现与当年买的无甚不同,便问道:“老先生,这可是祖传的灵药么?”

老者呵呵笑了几声,指着瓷瓶道:“这是什么稀罕东西?但凡有些道行的谁不知道它。配方或有不同,大体都是一样的。”

裴珲默然无语,又拿起一块树皮道:“这。。。看着有些眼熟,不知是什么树的?”

“诺”老者瞥了瞥门口的一株大柳树,道“不就是它么。”

柳树皮?柳树皮能治疟疾么?裴琅表示不可置信,怀疑眼前这人就是个骗子。

老者看出了他眼里的不信任,却浑不在意,只向裴珲问道:“小友可要买了我这些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