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 分类:同人 | 字数:67.2万字

第十二章 灯会

书名: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字数:2.8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4

春节过后便是元宵。上元节,历来都是喜庆且热闹的;上元节的夜晚,历来也都是喧闹且浪漫的。这一年,金坛县的上元节也是一样。

这天早上,裴珲对裴琅说:“六郎长这么大,竟没出过远门。这两日堂尊大人在县里办了场花灯节,要与民同乐,不如哥哥带你瞧瞧去?”

“可以么?”裴琅十分心动,他很想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只是县城那么远,老沈氏能同意么?他可是记得买年货的时候,老沈氏连镇上都不让他去呢。

裴珲知道他担心什么,笑了笑说:“祖母已经同意了,六郎就放心罢!”

“是哥哥说服祖母同意的?”

“嗯。”裴珲淡淡地应道。

裴琅简直佩服极了,什么叫做你哥哥还是你哥哥,当真是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啧啧...他欢喜地跑去找老沈氏。

老沈氏果然是一早便答应了,这会儿见他跑来,没等他开口便说:“六郎还没去过县城罢,今儿就跟你哥哥去一回,也涨涨见识。”

祖母”裴琅小心地问,“我真能去么?”

“去罢去罢”老沈氏摆摆手说,只是一直蹙着眉头,似乎不大开心,“你们哥俩好好顽上一回,过两日再回来就成,其余的你哥哥自会当心,我便不再说了。”

裴琅见老沈氏忧虑,以为她在担忧他们的安全问题,忙拍着胸脯再三保证自己不会乱跑,让她尽管放心。

老沈氏扯出一个笑容,挥着手赶他出去了。

裴琅收拾好东西,跟在裴珲身后去了四叔裴长林家。裴长林负责给镇上的酒楼送货,几乎每天都要跑上几趟,连过年也不得闲。以往裴珲去县里上学,也都是坐他家的驴车到镇上,早已是轻车熟路了,知道他不好收钱,裴珲便包了些腊肉作抵。裴长林对此显然也是极为熟稔的,没怎么推辞就收过去了。

等到了镇上,他们又租了辆马车往城里赶。裴琅坐在车里被晃荡得快散了架,对出行不易有了深切的体会。

好容易到了地儿,裴琅摇摇晃晃地从车上下来,只觉胃里翻滚得难受,像晕车似的,想吐却又吐不出来。幸而天色尚早,他有许多时间慢慢恢复。

裴珲扶着他坐在一边休息,又拧开水壶让他喝了几口温水,安慰着说:“头一回坐车都是这样,我第一次来县里的时候,比你如今还要难受几分呢。”

裴琅休息了一会儿,感觉好很多了,便问道:“哥哥,我们接下来去哪儿?”

裴珲说:“先把东西放学里,我们去吃个饭,歇一歇,到晚上再出来观灯。”

裴琅点点头。他们身后就是县学的院子,裴珲拿好包裹,带他走进去。

县学里的管制似乎不甚严格,也没个人开门,裴珲只登了记就进去了。裴琅本以为大过年的这里会很冷清,却不料人还挺多的,不断有人过来跟裴珲打招呼,裴珲也都一一回礼。

宿舍是两人一间,裴珲的舍友不在,屋里只有他们两人。裴琅问道:“哥哥,他们就一直住在学里,过年也不回家么?”

“这可说不准”裴珲说道,“他们有的是被家中父母督促,赶来学习的;有的是屡试不第,无颜回家的;还有把这儿当家的——毕竟比起外头,还是这里的房租便宜。”

“啊,还有房租啊?”裴琅惊讶地问。

“那是自然”裴珲点了点他的脑袋说,“还能让你白住不成?四人一间,两人一间,一人一间,价格都是不同的。莫要说房子了,便是日常饭食价位也是有高有低,端看你出不出得起了。”

原来如此,裴琅恍然,看来生财有道的不止庄先生一人啊。

裴琅打算尝尝这县学饭菜的滋味,却被裴珲一口否决,拉着他上了外面的一家酒楼。

“六郎好容易出一次门,还是拣些好的尝尝吧,左右过些年也是要进县学的,到时候还不是顿顿都得吃。”裴珲如此说。但不论他讲得再有道理,还是阻挡不了裴琅对他是吃腻了县学饭菜才这么说的怀疑。

他们进的这家酒楼叫做如意居,名字起得俗,生意做得却是不俗。两层的楼里,上上下下都坐满了人,裴琅他们进去的时候,就只剩下楼上靠窗的一张小桌子了,好在他们只有两个人,倒也容易打发。

裴珲只点了一道如意居最有名的松鼠桂鱼,小菜和点心都让裴琅看着点了。等小二拿了菜单下去,裴珲便打趣道:“倘若待会儿端上来不好吃,看我如何治你。”

裴琅立马做出一副害怕的样子缩了缩肩膀,逗得裴珲大笑起来。

不一会儿菜端了上来,裴琅在裴珲的力荐下试着尝了口那道松鼠桂鱼,只觉鲜嫩幼滑,十分可口,其它菜色也是各有千秋。裴琅吃得尽兴,很是明白了这家酒楼生意火爆的原因。他四处看了看,发现大多食客也都点了这道菜,各种夸赞声不绝于耳。

他们正吃着,却听见身后一道童稚的声音极为不满地说:“这也叫松鼠桂鱼?卖相不佳就算了,还难吃得要死,比我家厨子做得差远了,就这点水平还敢自称金坛第一号酒楼?!”

裴琅好奇地扭过头,见是一个与他差不多大的小少年正拿着筷子指指点点。这少年人不大,却是自个儿占据了一张极大的桌子,桌上摆满了各色菜点,身边还站着两个中年仆人,正满脸惶恐地服侍着他用餐。

这阵仗...刚才怎么就没注意到他呢?裴琅暗自批评了自己的不专心,然后就转过去继续吃自己的饭,也不再看他。

那少年说完便摔了筷子噔噔下了楼,留下一桌动都没动的饭菜。他的这番动作,令周围人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众人方才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嚷嚷开来。

“我知道,我知道”一个穿着青色素面长袍的男子大声说道,“那位可是前山西学政于岸斋,于大人的孙子!于老的大名,想必诸位都有耳闻罢。”

“哦~”众人恍然大悟,接着话题一转,从猜测少年的身份变成了讨论于家。

裴琅一边吃着,一边留心听他们谈话,倒是知道了许多有关于家的信息。

原来这于家乃是金坛第一望族,乃是钟鸣鼎食的读书人家,家中才人辈出,刚才那位于氏少年的祖父便是康熙二十一年的进士,曾官拜山西学政,只因得罪了巡抚噶礼而被革职,如今正在家中闲居。

裴琅感叹起来,他以为自家就算好的了,如今跟于家比起来,简直是微如牛毛了。他忍不住把这番感慨跟裴珲说了,裴珲却只轻哂了一声说:“所谓的命都是自个儿挣的,六郎何苦与他人相比。只是于氏这般诗书人家,其子弟按理不该如此作风,许是年纪小,又宠溺太过的缘故。”

裴琅只是一时有感而发,听他这么说后,很快就把那些无聊的感慨统统抛到脑后,不再自寻烦恼。

他们吃了饭,又在街上四处逛了逛,街道上的花灯都已经挂好,小商贩们也都摆好了摊,当真是万事俱备,只欠天黑了。

好在冬季的天黑得很快,没让裴琅他们等太久。随着第一盏花灯缓缓亮起,街上的行人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等到圆月高悬,四周灯火通明的时候,街上已是人头攒动,行人如潮水般涌起来了。

裴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人,不觉激动万分。裴珲却没他那么兴奋,他拿了根布条紧紧地把俩人的手系在一起,以防被人潮冲散。

他们沿着街道一路赏灯,除了官府挂的那些外,还有许多人家在自家门前也挂满了形态各异的花灯,有牡丹的,莲花的,玉兰的,还有许多兔子,鸡,老虎等动物造型,有的花灯甚至能一圈圈地不停转动,随着每次的转动,上面精心描绘的图案就像活过来似的,极为生动有趣。

盏盏花灯就这么在漆黑的夜里肆意绽放着,星星点点的光芒与天上的银河遥相呼应,显得十分璀璨。这时家家户户准备的焰火也陆续点燃了,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声声炸响后,空中浮现出朵朵短暂但绚丽的烟花,每朵花的出世都会引来行人的惊呼与观望。

裴琅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一切,只觉这一刻的烟火人间是如此太平美满。

“六十一年啦。”身边传来不知何人的悠悠喟叹。

原来已经六十一年了么...裴琅一阵恍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