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 分类:同人 | 字数:67.2万字

第二章 哥哥

书名: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4

裴琅是被一束强烈的白光刺醒的。他睁开眼,刚一翻身就见到了那个正站在窗子旁边望向他的人。裴琅呆了呆,一瞬间以为自己又穿越了。那人看他这副样子,却笑了起来,说:“原是我离家久了,不怪六郎记不得我。”

裴琅终于反应过来,他努力做出惊喜的表情,说:“哥哥这么快就到了!”

“若不快些回来,只怕某人就把我忘得一干二净了。”他说着便走向了裴琅,伸出手揉了揉裴琅的脑袋。

“哥哥!”裴琅故作小儿撒娇状,着实把自己恶心了一下。

那人却显得十分开心,显然是裴琅的小儿状取悦到了他。他手撑床沿坐下,对裴琅说:“方才郎中已是瞧过了,六郎已无甚大碍,可想下床走走?”

裴琅连连点头,心里却腹诽着古人文绉绉的说话方式。他想象了一下自己以后也不得不咬文嚼字的样子,不禁感到牙酸。

他费力地穿好衣袜下了床,跟着那人往门外走,边走边紧紧盯着那只不停在眼前晃荡的辫子,实在无法相信自己居然穿越到了清朝!

昨天一天他只接触了老沈氏,对方穿了一身交领的衫裙,加上没在意自己的衣着,就让他误以为穿的是明朝,难怪刚才穿衣的时候会有种怪异的感觉。

他抬头朝对方脑袋看了看,嗯,标准的金钱鼠尾。裴琅暗自唾弃着自己的迟钝,那铮亮的脑门他明明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居然到这会儿才反应过来。

等出了房门,那人领着裴琅就像散步似的在房前屋后都转了一圈。裴琅借机细细打量了一下周遭的环境,发现这是座大约一亩地大小的二进小院。

院子很是宽敞,前院有一口井,栽着各类果树,后院则种着蔬菜,角落里还搭着鸡棚,前后共有六间屋子,这就是正院了。除此之外,正院的右边还连着一个小跨院,只有两间房。

想到这家仅剩三个人的现状,裴琅了然,怪不得连他都能有单独的一间屋。

裴琅忍不住走出院门看了看,然后他看到门前一左一右各载了棵柏树,脚下是黄土铺成的路面,凹凸不平还有些狭窄。他朝四周望了望,发现这是一处乡村,左邻右舍间并未紧挨着,间隔的小道上种满了树,放眼望去一片绿意,显得十分清静,白墙黑瓦掩映其中,倒有些看不清了。

裴琅惊诧于这里环境的优美,反倒对年代问题更加疑惑了。在他的印象中,清朝就是落后,贫穷,腐朽,愚昧等等的代名词,他已经做好备受摧残的心理准备了,却不料见到了这样一幅桃源景观,让他有些难以置信。

于是他跑到他哥哥身边,仰起脸问:“哥哥,可不可以给我一枚铜钱?”

那人先是一愣,继而大笑起来,俯下身子对裴琅说:“六郎跟哥哥说说,要钱是想买什么”

裴琅只是想弄清楚这里的年份而已,并不想买什么,但这话肯定不能告诉他,便只能随口胡诌道:“买书,六郎想读书,想跟哥哥一样。”

那人听了更加开心了,眼角眉梢都泛出笑意来。他一把将裴琅抱起,说:“一文钱可买不到书,走,咱们去书房,哥哥给你挑几本。”

裴琅被他抱在怀里,只觉尴尬不已,刚进书房他就迫不及待地跳了下来,那人却毫不在意,只叮嘱了句“小心”,便转过头挑书去了。等他挑好,看见裴琅还在原地站着,以为他还在念着那枚铜钱,不觉失笑起来,说:“六郎过来,哥哥给你拿几枚.”

裴琅闻言跑了过去,见他竟真的拿了铜板要给他,便伸手接住了。

他翻了翻铜板,发现上面印着的都是“康熙通宝”四个字,心里便有了底,便拿起一枚问道:“哥哥,这枚瞅着好旧,是什么时候造的呀?”

那人接过去瞧了瞧,说:“许是康熙初年的吧,有五十多年了,自然旧了。”

那么现在就是康熙五十余年了,裴琅暗道。

知道了想要的信息,这些铜板也就不必要拿着了,裴琅自觉不能随意拿人钱财,便把它们塞给那人,还解释说:“哥哥有书,六郎就不要钱了,只要书就够了。”

那人却不肯再接,让他自己放着,便又抱起他走到桌边,把他放到椅子上,把书摆在他面前。裴琅拿起一看,发现是三百千之类的儿童启蒙读物,封皮的左下方都工工整整地写着“裴珲”二字,想来便是那人的名字了。裴琅心思一动,说:“哥哥,教教我写自己的名字好不好?”

裴珲有些惊讶,他瞥了裴琅一眼,说:“六郎,怎么连名字都不会写了。”

裴琅悚然一惊,赶紧嗫嚅着说:“哥哥离家后,六郎不曾练习,就忘了。”他感到后背已经吓出了冷汗,祈祷着裴珲能相信这套说辞。幸而裴珲不疑有他,只笑着责备了他一句不该如此惫懒,便铺纸研墨,手把手地教起裴琅来。

看着白纸上一笔一划写成的两个字,裴琅觉得十分不可思议,没想到穿到三百年前,居然还能叫同样的名字。这让他有了些归属感,神色也轻松不少。他正感慨着,就听见裴珲说:“六郎这回可是记住了?”

“记住了,记住了。”裴琅赶忙道。

裴珲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接着说:“说来六郎也不小了,上回我归家,祖母还跟我说已给六郎找了家私塾,只等拜过师就可入读了,不想竟耽搁了这么久,以致六郎如今还没就学。不如趁我在家,明日便把这事办了。”

有学上了?裴琅兴奋起来,他当然知道知识就是财富,前世埋头苦读那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能拿一个好文凭,找一份好工作么。现在来到了知识的价值更高的古代,还能有现成的学上,裴琅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在官本位思想浓郁的古代,还能有比读书更好的出路么?裴琅心里激动,面上也不自觉地带出几分神采。

裴珲见了,觉得既欣慰又好笑,又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

之后,二人去正堂吃了饭,期间老沈氏不断询问他身体如何,裴琅再三向她保证已经好全了,才让她放下心来。等到饭后,裴珲便将明日要带裴琅拜师的事告知了老沈氏,老沈氏很是高兴,忙说要去准备束修和谢礼,又提点了裴珲各项事宜,裴珲笑着一一应了。

裴琅见他们如此关心自己,心中大为感动,他自然不会将这种好视为理所当然,便暗暗下定了争做清朝五好青年的决心,以回报这份恩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