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 分类:同人 | 字数:67.2万字

第一百二十七章 乡试

书名: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4

日子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转眼之间,又到了大比之年。裴琅算了算日子,惊觉这已经是雍正年间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了。

下一次,就是乾隆元年的恩科了。

“过得可真快呀。”他感慨道。

“可不是嘛。”双卿同样有这种感觉“岁月催人老,大哥家的缃儿都两岁了,我总觉得她好像昨天才出生,结果一眨眼都长这么大了。”

是的,于敏惠真的生了个贴心小棉袄,裴珲给她起了个名字,叫裴玉缃,小名就叫缃儿了。就在她出生的同一年,裴珲升任保定府知府,如今还在保定呆着。

裴琅笑道:“敏中家那位大名鼎鼎的于礼合也两岁了吧,我现在还记得敏中为了他跟乡绅们掐架的样子呢,太可乐了。”

谁能一出生就轰动全省,到现在还时不时就被人提起?于礼合小朋友表示有话说。

双卿也笑了:“他可比他父亲有名多了,也不知敏中会不会郁闷。”

于敏中的确很郁闷,但不是因为于礼合,而是他其二之一的侍妾琼花来找他了。

好不容易出了孝期,他本来正开心着,结果琼花上来一句话就浇灭了他所有的喜悦。

“爷,我看上别的男人了,求爷休了我吧。”琼花说得坦荡极了,丝毫不顾忌于敏中已经黑如锅底的脸色。

俞滋兰正巧在场,一个没憋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于敏中脸色更难看了。

“谁?”他黑绷着脸问道。

琼花瞪大了眼睛:“爷想干嘛,杀人灭口么?”

俞滋兰笑得更厉害了。

“我只是想替你把把关,免得你被骗了。”于敏中如鲠在喉。当他缟衣素服苦守斋戒的时候,他的侍妾却和别人看对眼了,现在又堂而皇之地要他成全他们,而他居然还能冷静地跟她说话。

他太佩服自己了。

琼花听他这么一说放松下来,嘻嘻笑道:“我说了爷也不认识,是我娘家的表哥,我们自小一块长大的。”

“他早不娶晚不娶,为何偏偏这个时候来娶?”于敏中打破砂锅问到底。

琼花红着脸说道:“爷这不是刚出孝么,我总不能在爷孝期提起吧。至于以前,以前我不知道他的心意,知道也没胆跟爷说。”

于敏中呵呵:“以前没有,现在突然就有了?”

琼花答不上来,求助似的看向俞滋兰。

俞滋兰连忙出来替她打圆场:“你搁着审问犯人呢,就一句话,准还是不准?”

“她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不准么。”于敏中起身向外走,刚出门就碰见了抱着孩子的琼枝。

于敏中定眼看看她手里的孩子,再看看她,问道:“你也有看对眼的情郎了?”

“没,没有。”琼花有点怕他,不敢在他跟前高声。

于敏中稍得安慰,脸色总算好转了些。

按理说他应该欣喜才对,她们都走光了他就可以和俞滋兰好好过日子了,可实际上他却十分介意,觉得自己的尊严在被按在地上摩擦。

他百无聊赖地逗了会儿小不点于礼合,把他逗哭了之后背着手优哉游哉出门去了。

他要去找阿琅好好搓一顿。

裴琅正在家中温书,他报了今年的乡试,打算去试试自己的功底。如果不行的话...再战。

双卿知道他刚出孝,围起围裙亲自下了厨,打算做几道好菜招呼他。于敏中不想打扰裴琅温书,也跟着来到了厨房。

这还是他头一次进厨房,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立在锅边惊叹连连,怎么都想不通那一堆生冷食材咋就突然变成美味了。

双卿见他兴致颇高,把炒菜铲子递给了他:“要不要试一试?”

“不了不了,我负责吃就行。”于敏中连连摆手。

裴琅很快也进来了,从双卿手上接过铲子替她炒起来。

于敏中不可思议道:“阿琅,你居然会做菜?”

“很简单,你肯学的话肯定比我炒得好。”裴琅边翻炒着锅里的肉片边跟他说话“我这几年交了个饭友,三天两头凑一块研究吃的,托他的福,我厨艺进步飞速。”

他指了指厨房角落里一整排的陶土罐子,道:“看见没,全是腌菜,各种各样的,瞅瞅有你喜欢吃的没,呆会盛出来一点佐饭。”

于敏中真个去瞧了瞧,最后选定了两个罐子。一个里头盛着满满的白蒜,闻起来甜甜地,还有一个泡的是甜藕。

裴琅知道了,他喜欢吃甜口的,于是便把剩下的菜全都做成了甜口的。

于敏中果然爱吃,直夸他厨艺好,比他家的厨子做得都好。

“敢情我成你的厨子了。”裴琅说着玩笑的话,给他开了罐他们年前酿的梅子甜酒。

这是趁天冷的时候配好料密封好的,就埋在院里的梅花树底下,现在打开喝正正好,梅子酸甜,配着酒的清冽,还有刚出土的冰凉,味道好极了。

其实他们当时跟袁枚一起酿了很多种口味的酒,袁枚带走了一半,剩下一半的分别埋在不同的地方,裴琅见于敏中喜欢甜的,这才单把它拿了出来。

“阿琅,这酒还有么?”于敏中晃动着杯中的酒液,白色的瓷杯配着淡青色的液体,看起来十分清新怡人“送我一罐吧,我拿回去让滋兰也尝尝,她最喜欢梅子酒了。”

裴琅立刻给他抱来了几罐。

于敏中道了句“多谢”,举杯一饮而尽。

“对了敏中,明年的会试你要参加么?”裴琅问他。

“不参加。”于敏中往窗外看了看,压低了声音悄声说道“我祖父得了宫里的消息,说皇上身子已经不大好了,兴许就这两年的事。祖父说我还年轻,不防等到新皇登基去考恩科,这样于仕途有利,就像振大哥当年那样。”

“振大哥又考上了么?”裴琅这几年都在闭门造车,没有特意打听于振的消息。

“他现在又是进士了,不过...”于敏中想起于振这个二次功名的来历,颇有些哭笑不得“他不是考上的,而是会试之后,十六王爷走后门买通礼部官员把他硬塞进去的,皇上到现在还不知情呢,十六王爷说务必得瞒着皇上。”

原来庄亲王允禄当年只是随口说了句“想考就考”,没想到于振竟然真的一路又考上来了。允禄一下子傻眼了,要是让皇上在殿试上见到于振可还得了,他不被他那嘴毒的四哥骂死才怪。

可他已经把话放出去了,又不能舔着脸说不算数,于是只好去做于振的思想工作,劝他放弃殿试,至于进士功名,他会想办法搞定的,反正于振的实力有目共睹。

等于振拿到二甲进士的名头之后,允禄又来了,这回是来劝他不要留在京里任职的——总之一句话,千万别让皇上看见你。

于振只是想重新拿到功名,并没有做官的想法,干脆就赋闲在家,到于家的家学教书去了。

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后,裴琅也跟着哭笑不得了起来,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到了乡试开考那日,他跟双卿一起把裴琅送进了考场。裴琅要在里头呆九天,他就先把双卿带回了自己家,让她可以跟俞滋兰说说话。

裴琅这回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不重蹈裴珲乡试的覆辙,他连鞋子都换成了皮的,就怕一个不走运被分到臭号。

至于吃食,双卿给他准备得十分充足,有主食,有配菜,甚至还有甜点,都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方便过搜查。

为了防止夜里降温身上冷,双卿还用鸡汤做底,给他熬了一锅内容丰富的红油锅底。里头放的有驱寒的辣椒和姜片,还有人参鲍鱼等补身子的药材,最后又倒了盆拌好各种料子又炒熟了的肉末,混着猪油熬得呲儿香,一直熬到呈固体状,放凉不会化开才罢休。其实就是进阶版的火锅底料。

等这一锅熬好后,她又怕他只吃一种口味会腻,又给他熬了海鲜味的,时蔬味的,还用鱼蓉捏了许多小丸子,供他下进汤里,当然都是切碎了的。就算他们自己不切,考场里的衙役们也会把这些东西全都切开,为的是防止有人抄袭夹带。

裴琅带着一堆精心准备的美食进了考场。

考场里提供的有专给食物加热用的小块木柴,还有干净的饮用水,但是都很贵,裴琅一边感叹他们生财有道,一边把自己的铁锅架到新买的火炉上,开始给他的火锅底料加热。

双卿熬得太香了,固状的底料一化开立刻就香味四溢,所有闻到的人都忍不住食指大动,暗恨这是哪个饕餮进场了,居然还有心思在考场上做美食吃。

结果到了第二天,整个考场里全都飘起了浓郁的香味,衙役们笑眯眯地把连夜熬好的块状底料发到了考生手里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干净利落。

裴琅锅里的香味掺杂在其中,顿时就不吸引人了。

他叹为观止,再次感慨这群人真是生财有道,比不了比不了。

九天之后,他出关了。

依旧是于敏中跟双卿过来接的他,于敏中看着他萎靡不振的样子,笑道:“亏你之前还说我,原来你也没比我好多少啊。”

裴琅也没想到会这么折磨人,明明第一天的时候他感觉还很良好,结果越往后越难受,到了最后三天,他已经一点香味都闻不得了,一闻就犯恶心想吐,唯一能咽下去的就是白面饼子,还是一点油不放、又干又硬的那种,双卿给他熬的那些底料他连三分之一都没吃完。

“老天保佑我一定要中举,真不想再有下次了。”裴琅有气无力地祈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