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 分类:同人 | 字数:67.2万字

第七十一章 诗会

书名: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4

裴琅理解他师父的心情,尽管不大赞同他的做法,却也配合着叫他扬眉吐气了一回。

“好徒儿,你看到了罢,‘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不是说说而已啊。”袁江拉着他的手感慨道“若是没有功名在身,哪怕出名如我也会叫人看不起。”

“弟子一定努力读书。”裴琅心道读书和画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如此才能得便宜。

待过得几日,他竟收到了一封金坛知县的请柬,说是为庆贺本县的文兴教化,特办了一场诗会,广邀全县举人秀才参与。

裴琅把请柬反复看了看,记下了与会的日期后才稍作收拾准备出门。他换上了秀才专属的圆顶斓衫,月白色的丝质料子过于清爽,他穿上后打了个寒颤,又赶紧在里面加上一层内衬。

沈芸给他绣了一个天蓝色竹蝶纹的荷包,临出门时又给他挂了块白玉佩。她满意地看着自家儿子道:“有些大人模样了,记得见到县太爷时别怯场啊。”

“会上那么多人,县太爷可注意不到我。”裴琅低头整着袖口道“要是有人问我话我就答,要是没人问我我就默默待着。”

沈芸道:“是这个理儿。左右你年纪小,不出声也不算失礼。”

她把儿子送出门,等他去远了才命人关上。

距离诗会还有几天,裴琅先去于家找了于敏中,打算到时同他一道前往。

于敏中见到他的打扮后对他作揖道:“恭喜秀才公,小生给相公您道喜了。”

“少来作怪。”裴琅笑道“我这几日可就厚着脸皮住下了啊,你别撵我就成。”

“怎么会,我巴不得你常来住,上回那屋子还给你留着呢。”于敏中挽着他朝院里走去。

于枋兄弟几个都带着妻子赴任去了,于家主事儿的就剩于汉翔和于敏中的大嫂。后者他不方便见,便只拜见了于汉翔一人。

于汉翔见他成秀才了,很是欣慰道:“不错,是个少年俊才了。”

他从架子上翻出一本书递了给裴琅:“这是我叫人弄的历朝历代的科考文集,统共就两份。敏中那儿已经有了,这一份就给你罢。”

“多谢老大人。”裴琅双手接了过去,感激道。

记得没事多钻研钻研,对你写文章有好处。”于汉翔叮嘱了他一句,便挥挥手叫他们下去了。

到了诗会那日,裴琅跟于敏中结伴往县衙去,一路上陆陆续续见到了不少身穿斓衫的秀才们

“想不到咱们小小一个县城,竟有这么多举人秀才。”裴琅道。

那是自然,金坛风水好,文风也昌盛,一个县比人家八个都强。”于敏中颇为自豪道。

两人到县衙门口递了请帖,便随着衙役指引的方向往里面走去。县衙长长的过道两边摆了数十张桌子,遵循着左为尊的原则,举人桌在左边,秀才桌在右边。

于敏中本是要坐到左边的,可他不愿与裴琅分开坐,便也凑到了秀才堆里。

“你这般串座,知县大人见到了可会不满?”裴琅忧虑道。

“应当不会,大不了就推说年纪小不懂礼数,几句话就含糊过去了,再说他也不至于如此认死理儿罢。”于敏中毫不在意道。

他的话音刚落,知县便从内院出来了,两边人纷纷起身给他行礼。

裴琅双手交叠朝他作揖,心想有功名就是好,鞠个躬就成,否则就得给他下跪了。

知县对众人还了一礼,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诸公安好,今日邀请诸公到此,只为庆祝我县院试大捷。诸公不必拘于礼数,咱们以诗文代餐,以新茶代酒,好好庆贺一回,请!”

他说罢便举着茶碗一饮而尽。

“多谢堂尊大人。”众人也学着他的样子喝干了杯里的茶水。

“这人不能饮酒,每次举办宴席都是以茶代酒,大家都习惯了。”于敏中小声对裴琅道。

裴琅暗道难怪,他随众人坐下,等着知县下一步的吩咐。

几名小吏双手捧着托盘上来了,盘里是些笔墨纸砚,他们给每张桌上都发了几份,,而后便躬身退下了。

“这是...叫写文的?”裴琅捻着手边的纸猜测道。

“正是。”于敏中叹了口气道“以文代餐,也是这位大人的一贯作风。咱们先磨墨罢,只怕待会儿题目就布置下来了。”

“真的以文代餐?不给饭吃么?”裴琅惊讶道。

“快散席的时候会给每人上一碗阳春面。”于敏中揶揄道“想那正儿八经的席面多贵啊,咱们来了这么多人,还不得把大人吃穷了。”

裴琅朝四周环顾了一圈,见众人皆是波澜不惊的模样,有些甚至已经把墨磨好了,闭着眼睛似乎在构思接下来的文章。

“看来大家都知道啊,这位大人倒也有趣。”他也开始动手磨起来。

“等会儿叫你写文章的时候,你就不这么说了。”于敏中抽走两张白纸,对裴琅道“给我也磨一份儿。”

裴琅磨了满满一砚台的墨,把它放到两人中间。他见知县还没有要布置题目的意思,忍不住询问道:“这大人不说话也不布置题,是在做什么?”

“正在想要布置个什么下来呢。”于敏中凑到他耳边道“你瞧大家都没人出声,是不是很尴尬?”

“确实。”裴琅这个甚少参加宴会的人都觉得场面太冷了,比袁江前几日办的那场都冷,不知其他人该是何等煎熬。

所幸知县大人也没叫他们等太久,他大笔一挥写下个题目对众人道:“诸公,咱们今日便以此为题作个五言律诗出来,以一炷香为限,看何人能拔得头筹。”

此言一出,众人犹如得了特赦令,纷纷拿着笔交头接耳起来。裴琅还听到同桌中有人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似是在庆幸终于熬到了头儿。

他笑了几声,抬头去看前方的题目。

“秋夜怀君恩”。黑色的馆阁体大字醒目地写在竖起来的硬纸板上,裴琅看后觉得匪夷所思,道:“如今明明是夏日,大人的题目似乎不大应景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