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 分类:同人 | 字数:67.2万字

第七章 双卿

书名: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4

一下午的时光就在裴琅的描红中度过了。放学后,裴琅等其他人都走光了才背上书箱离开教室,他走出院门,发现庄青果然正在外面等着他。

“不用跟先生说一声么?”裴琅问道。

“不用的”庄青说,“舅舅他不管我的。”

好吧,这奇怪的舅甥关系...毕竟是别人的家事,裴琅便没再多问。

路上,他把下午的事跟庄青说了,让她不要担心。庄青听了开心起来,一路都有说有笑的。裴琅看着她天真的笑脸,打心眼里希望她能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才好。

如庄青所言,她家离得确实近,两个村子几乎紧挨着。正值饭点,家家户户都升起了袅袅炊烟,外出做活的人也渐渐回来了,村子里人来人往的颇为热闹。裴琅跟着她一路走进去,被各种不同意味的目光注视得头皮发麻,倒是庄青毫无所觉似的,坦坦然然地向遇到的人问好。

他们走到一户篱笆院墙的人家前时,庄青停下来对裴琅说:“到啦,这就是我家”。说完便熟练地推开木质的门板,请裴琅进去坐。

裴琅迟疑了下,发现这院子从外面便可一览无余后方才跟着进去了。庄青让裴琅先在院子里的板凳上坐着,自己跑进屋里拿了本书出来,正是那本《千字文》。

“我已经看完了”庄青说,“没把它弄坏,你瞅瞅。”

裴琅却没去检查它的好坏,只对庄青说:“你还想看什么?我明天给你拿来。”

庄青想了想,说:“我把字都记住了,但许多意思都弄不明白。舅舅只让背书,从没在班上讲过这些,不知有没有那种释义的书。”

裴琅在书房里只见过四书五经的释义,三百千的还真不确定有没有,便说:“等我回家找找看,有的话就拿给你。”

“多谢你,裴珲哥哥。”庄青说完,又有些羞涩地问:“裴珲哥哥,我这么喊你可以么?”

裴珲?裴琅顿了顿,突然明白过来。他忍俊不禁地看着庄青说:“我可不叫裴珲,那是我哥哥的名字,这是他当年用过的书。我叫裴琅,王良琅,会写么?”

庄青没想到是这样,羞得整张脸都红了。她低头绞着手指,过了好一会儿才跟下定决心似的开口:“裴...琅哥哥,我也不叫庄青的。”

啊?这下轮到裴琅呆了,刚刚还在取笑别人,结果自己也把人家名字搞错了么?

“我姓贺,本名叫双卿。”这个方才还叫庄青,现在成了双卿的小姑娘说,“不知你们为何都唤我庄青,许是听岔了吧。”

...哦。裴琅也闹不明白究竟是李智文他们弄错了,还是自己听岔了,总归是挺尴尬的。他咳了咳,借着这个万能的转场机会换了个话题道:“怎么你家里还没人?”

庄青听他问,便解释说:“爹爹做工去了,十天半月都不能回呢。娘跟婶子下午去镇上卖豆腐,卖完才会回。”

难怪她能到处跑呢,原来家里根本没人照看她啊,裴琅对贺双卿这个清代留守儿童升起一股同情。他接着问道:“那你娘什么时候回来?”

双卿说:“应当快了,往常都是这时候回的。”她似是想起什么,“啊”地叫了一声。

“怎么了?”裴琅问。

“裴琅哥哥,一会儿天就要黑了,你快些回去吧。”双卿愧疚地说,“我净拉着你说话了,你这么晚还不回去,家里人定要担心了。”

裴琅看了看天色,发现确实有些晚了。他也担心老沈氏着急,便站起来打算出去。双卿见状要送他,却被他止住了。裴琅不好直说他是介意村里人的眼光,便说:“女孩子更要注意安全,天黑就别再出门了,在家里乖乖等大人回来,啊。”他也的确是这么想的,谁知道这年头的治安怎样呢,万一遇上拍花子可怎么办。

双卿听他这么说,点头答应了,也让他路上小心。裴琅笑着说了句放心,便转身走了。他心里想着老沈氏的叮嘱,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不过两刻钟就到了家门口。

老沈氏果然正在门口等着他,见他回来了,忙问:“六郎今日回得晚了,可是迷了路?”

裴琅对自己令她操心感到十分自责,低声回道:“并未迷路,是放学后去同学家玩了一会,让祖母担心了。”

老沈氏听了,说:“六郎记得一路小心,天黑前回来即可。今日做了几样你们哥俩爱吃的菜,六郎快来尝尝。”

裴琅闻言也有些雀跃,可能是为了照顾他“病后”的身体,这几天的饭菜虽然精致却都十分清淡,极不符合他的重口味,难道是老沈氏觉得他恢复得可以了,要给他们换换口味?他怀抱这样的期待跟着老沈氏走进内院,恰逢裴珲从书房出来。

“二郎今日回来得晚了。”裴珲淡淡六说。

“去同窗家里玩了一会儿。”老沈氏替裴琅答道。

裴珲没再说什么,只让裴琅赶紧放下书箱吃饭,自己扶着老沈氏往正堂去了。

等裴琅净过手来到正堂,饭菜都已经摆好了。他坐下一看,发现菜色果然丰盛了许多。老沈氏给他盛了一碗鱼汤,说:“六郎快尝尝这个鱼头豆腐汤,你爱吃的。”

裴琅双手接过去,舀了一勺尝了尝。恩,味道是很好的,只是仍旧秉承了老沈氏一贯的做饭风格——少油少盐。他又尝了其它几样菜,韭菜鸡蛋、凉拌三丝、蒜苔腊肉...菜色虽多,却都是一样的清淡口味。

看来一直都是这个风格啊,裴琅有些惆怅,很快又释然。穿越三百年还能保持与前世相同的饭食水准,已是幸运至极了不是么?口味什么的哪有那么重要,清淡点还利于养生呢。裴琅觉得自己应该端正下心态,不能什么都跟前世相比,非要跟前世一样不可。他想通了这点,觉得胃口也好了起来。老沈氏见他们哥俩都吃得香甜,不禁喜上眉梢。

吃过饭,裴琅被裴珲喊进了书房里。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书房的窗子关着,一排排书架投下浓重的阴影,使整个房间更显得黯淡无光。裴珲站在书桌旁点亮了一只烛台,然后转过身对裴琅对裴琅说:“六郎走近些,站那么远作甚。”

还不是怕你打我么。裴琅默默吐槽了句,还是向前走了几步,到他跟前站定。

“六郎喜欢读书么?”裴珲问道。

“喜欢。”裴琅不假思索地说。

“那玩呢?”裴珲又问,“读书和玩,六郎更喜欢哪个?”

“读书。”裴琅又答。他不是真的小孩子,自然没有那么重的玩心。

“六郎为什么喜欢读书?”

不是喜欢,而是不得不啊。裴琅内心呼号着,面上却装作思索的样子说:“因为读书能...做官,光宗耀祖。”这也是大部分士子们的期盼了吧。

“六郎”裴珲用一种缓慢的语气说,“我知道你聪慧,很多时候不像个孩子。既如此,有一点你一定要明白,你读书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是为你自己。”

裴琅当然明白,只是没想到裴珲居然会这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

裴珲叹了口气,接着说:“六郎,你想想看,我大清一个秀才功名仅能免去家中两人的劳役,如今你还小,不用担这些,可十年之后呢?科举之路千难万难,我亦不能担保十年内必得高中,可我如今已经十六了,说不得过个几年便要成家生子,我这功名最多只能护你二十年不受劳役之苦,六郎,到时候...你却要如何是好?我知道这话听着寒心,可事实便是如此,我是你的兄长,虽说长兄如父,可毕竟不是父,所以我一定要令你明白这道理,即使你因此与我生分,也好过毫无压力不知进取。六郎,我今日借机同你说这些,便是笃信了你能听明白,你或许会怨我,觉得我不是个好兄长,但...”

“哥哥”裴琅打断了他的话,他吸了吸鼻子,说,“哥哥,六郎明白,六郎不会怨哥哥的,哥哥是这世上最好的兄长,六郎都明白的。

他真心地感激裴珲,一个在礼教熏陶下长大的人,居然能为他说出这样的话,甚至不顾他会心生怨恨也要为他着想,亲生父亲也未必能做到的事,裴珲却做到了。裴琅觉得自己的眼眶有些湿润,赶忙低下了头。

裴珲见他竟是真的懂得了,一时既欣慰又心酸,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他把裴琅抱上椅子,甚是怜爱地摩挲着他的脑袋。

兄弟二人又在书房探讨了半日的学问,说是探讨,其实就是裴琅问,裴珲答,得知庄先生只让背书不予讲解后,裴珲便把自己总结的启蒙书籍的释义都给了裴琅,让他自己看着学。

“哥哥,庄先生为什么要这么教?根本不合理嘛”裴琅愤愤地问道,“所有先生都这么教么?”

“是所有的私塾先生都这么教”裴珲笑着说,“他们这么教,是因为太过明白科举的艰难,平常人家出身的孩子难得名师指导,若非本身绝顶聪慧,是万没有中试可能的。用这法子去芜存菁,学得会的自然是好苗子,至于开始就学不会的,也能让他们家里人死了这心,不至于日后背负屡试不中的重担。此法有利有弊,也就寻常人家经济受限方才如此,像那些世家大族家中便供着名师的,哪会管子弟资质如何,还不是跟着一路念下去么!”

裴琅了然地点点头,再次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犹如天堑般的教育鸿沟。他又跟裴珲说了会儿话,才在老沈氏的提醒下回到自己房内睡觉去了。

他躺在床上睡得迷迷糊糊,一会儿梦到自己没考上秀才服苦役去了,一会儿又梦到黄正泽在欺负贺双卿。等等,双卿...贺双卿!裴琅猛地惊醒,他想起来她是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