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 分类:同人 | 字数:67.2万字

第十四章 秋闱

书名: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字数:4.4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4

过了元宵,新皇登基一事引起的风波才渐渐平息。裴珲心急恩科,没过几天便收拾了东西往学里去了。到端午节前后,礼部的诏书发来,恩科加试才算正式确定了下来,这时候距离乡试报名只剩下不到三个月。

南京是江南省乡试的所在地。如今的江南省虽说已被分为安徽、江苏两省,但两省职务划分多有不明,比如这乡试,就依然还是统一考的。大名鼎鼎的江南贡院里整齐排列着上万所号房,尽管这些号房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在庞大的考生群体面前仍旧显得捉襟见肘。

裴琅站在江南贡院前看着来来往往穿梭不停的考生,心里陡然生出无限压力:江南自古学霸多啊!他有些后悔非要跟裴珲过来了,实在是眼前这景象太有冲击力了,快要把他那为数不多的自信冲得半点不剩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裴长林作为此次送行队伍的负责人,感受却与裴琅截然不同。他睁着一双大眼一眨不眨地到处瞅着,嘴里还不停地喃喃着说:“乖乖,头一次见着这么多秀才公。你说秀才都这么难考了,咋还能有那么多人考上呢!”

“我江南人杰地灵啊。”裴琅感叹着说。

“那别的省秀才多么?”裴长林忍不住问道。

裴琅想了想,说:“可能没我们这多,但应该也不少。”

“唉”裴长林突然表情哀愁起来,望着天空说:“我以前也是读过书的,只是学不会啊,可大家都学不会,我就觉得不是我笨,而是读书太难了。现在看着这么人都能考上秀才,我又觉得不是读书太难,还是我太笨了。”

这也是一只受到打击的学渣。裴琅在心里跟他四叔握了握爪,很有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伤。但这种悲伤很快就被打断了,因为裴珲报完名出来了。

“劳烦四叔久等了。”裴珲走过来对裴长林说。

“嗨,一家人客气啥。”裴长林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说,“哥儿要是能考上了,那就是咱们全族的喜事,我能跑个腿还是沾光呢。”

裴珲笑笑说:“瞧四叔说的,这些年来来回回的,叫四叔费了不少心,若真能及第,第一个该谢的便是您了。”

“哈哈,那我可就等着了啊。”裴长林爽快地说。

由于距离乡试日近,裴珲便没有再跟他们回去,而是在附近订了客栈,一直住到放榜才会走。这也是老沈氏的吩咐,说多花点钱没什么,省得路上来回折腾受罪。

裴长林帮裴珲安置好就带着裴琅离开了,分别前哥俩少不得又一番依依惜别。

到家后,裴琅仍是每天按部就班地读书,老沈氏却明显焦急起来,起初她还极力压制着,后来就索性在正堂里摆起了香案,整日祷告起来。裴琅被她感染,也不由悬起了心。

这么过了大半个月,等乡试结束他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时,裴长林背着气息奄奄的裴珲回来了。

老沈氏骤然一见,吓得要昏死过去,裴琅赶紧扶稳了她。好在老沈氏还算撑得住,叫裴琅不要管她,先去请郎中要紧,然后就急急地帮着裴长林把裴珲放到卧房的床上。

裴长林对她说:“婶子莫慌,哥儿无甚大碍,郎中已经请了正在后头路上呢,马上就到。”

他见裴琅手足无措地只知呆呆站着,便说:“琅哥儿别呆着,快去烧壶热水来,待会儿给你哥哥用。”

裴琅赶忙应了,转身跑出去烧水。

裴长林又扶老沈氏坐下,不停地向她担保裴珲无事,叫她只管放心。

不一会儿裴庆带着郎中到了,老沈氏忙把位置让出来,叫郎中给裴珲把脉。

郎中捻着胡须把了一会儿,说:“从脉象来看已无甚要紧,之前已经吃过药了吧?”

“吃了,吃了”裴长林说,“在南京的时候请人抓过几副药,约莫吃了五六天,等哥儿身子好些了才上路的,没想到刚到县里又撅了过去,可把人吓坏了。”

郎中叫他拿来之前的方子,仔细看了看说:“哥儿的病情看似严重,其实不然,只是劳累过度所致。另外还有些着凉,好在并未酿成伤寒,以后还照着这方子吃药,我再给哥儿开些药膳佐用,不消半月便可痊愈。”

老沈氏听了,才算彻底把心咽回了肚子里,嘴里直念老天保佑。裴庆跟裴长林见裴珲已无大碍,便也不欲久留,准备起身离开。老沈氏给过郎中银钱后又叫裴琅去送他们,却被裴庆给拒绝了,只叫他们祖孙在家照顾裴珲就好,郎中自有他们去送。老沈氏一一谢过,等人走了就去给裴珲熬煎药了。

裴琅把烧好的热水倒进盆里,兑了盆温水给裴珲擦脸,听见裴珲无意识地喊着要水,又急忙沏了壶热茶,小口小口地喂给他喝。他喝完水又昏睡了过去,等老沈氏煎好了药端来,他又迷糊着喝了。

等到第二天下午,许是药见了成效,裴珲慢慢醒了过来,老沈氏和裴琅才算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裴珲万分不幸地被分到了臭号,乡试的那几天秋老虎正盛,位于巷尾的大恭桶经过连日的发酵已是臭不可闻,更甚的是还有绿头苍蝇嗡嗡乱飞,裴珲不仅要忍受逼人的恶臭,还要被成群的苍蝇围攻。

好不容易挨过了第一场,结果第二场的时候那恭桶居然漏了!黄色的粪水流进裴珲的号房,把他薄薄的布鞋底都浸透了,仔细看的话,那粪水里还蠕动着白色的东西,令人见之欲呕。裴珲被困在小小一间号房里,几乎是避无可避,只能强忍着恶心答完了试题,三天里没有吃任何东西。

到第三场,差役换了一个新的恭桶来,尽管臭味依旧裴珲却感觉好了很多,但悲催的是夜里却下起雨来。天气转冷,裴珲经过两场的苦战的身体支撑不住,便着了凉。万幸他的号房不曾漏雨,没有进一步转化成伤寒。

老沈氏听了他的讲述,抹着泪连声喊着心疼,叫他不必在意结果,安心养好身子就成。裴珲也觉得此次上榜无望,虽然多少有些抑郁,但总归是时运不济,抑郁一阵也就释然了。

他温声对老沈氏说:“祖母放心,孙儿晓得轻重。一举中第的毕竟是少数,左右孙儿还年轻,养好了身子再考不迟。”

老沈氏被他说到了心坎里,连连称是,叫他放宽了心好好歇着,万事都等病好了再说。

在老沈氏的精心照料下,裴珲没几天就恢复了精神,能下床走动了。裴琅见他好了,心里也是开心不已。

他给裴珲送完药出来,被老沈氏喊住说:“六郎来一下,有件事还要你跑一趟。”

裴琅闻言赶过去,却见老沈氏提着两个礼盒说:“六郎,你把这两样东西给族长和你四叔家送去,这次大郎的病多亏了他们呐。”

给四叔送裴琅是极为乐意的,但族长...裴琅对他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按说他也算是个不错的人了,对族人负责,对晚辈慈爱,全村不论谁家遇到问题,他都会热心地予以帮助,处事也称得上公正。只是裴琅始终记得他处置陈氏时的那种偏激与狠厉,便不大想见他。

老沈氏没察觉到他的这些情绪,只交待了一些见面说话的机要,确保了他不会失礼后便让他提着礼盒去了。

裴琅按照老沈氏的吩咐把礼送了过去,收获了四婶炸的果子数枚,以及族长奶奶的新鲜橘子一篮。

过了些日子,裴珲的身体恢复如常了,又开始起早贪黑地读起书来。裴琅暗暗敬服他的刻苦,也不自觉地跟着用功。

这日哥俩正在书房各据一方地做功课,却听见外面吹吹打打得好不热闹。裴琅好奇地抬起头想要向外张望,下一秒就被裴珲警告道:“六郎,读书须全神贯注,如何这般三心二意。你且记得:任他牛鬼蛇神,我自岿然不动。”

“是。”裴琅答应道,又埋头写起来。

然而外面的吹打声越来越大,竟像是朝他们来的似的,间或还能听到欣喜的喊叫声。

裴琅看着兀自苦读的裴珲,试探地问道:“哥哥,前几日似乎是放榜了?”

“嗯。”裴珲应了一声。

“哥哥怎么不去看榜?”

“看了又如何”裴珲放下书,缓缓地说,“我自觉答得实在糟糕,即使侥幸中了,也必定屈居末流,倒不如不中,来年还能搏个好名次。”

这傲娇的自信...裴琅被酸得牙疼,换作是他的话,只要能考上就喜大普奔了,才不在乎什么名次的好么?!

他固执地说:“哥哥,我听着外面的响声像是来报喜的,会不会是你考上了呀?”

裴珲侧耳听了听,说:“听着像是,但也未必就是我。”

他又听了一会儿,终于站起来说:“还是出去看看吧。”

裴琅盯着他颤抖不止的指尖,心想:什么来年搏名次都是假话,你果然还是激动的吧?

他虽这样吐槽,却也是止不住地兴奋,立马推开书本飞快地跑出去看。

等到了门口才发现自家门前已经围满了人,裴庆正领着报喜的差役向他们走来,老沈氏站在人群里激动得泪流不止,竟然忘了去叫他们。

裴庆喜得红光满面,见了裴琅忙说:“琅哥儿,你哥哥呢?快去喊他出来!喜事啊,大喜事!”

裴珲已经走到了门口,见此情景不觉有些怔然。裴庆见到了他,忙向差役指认。

差役见着了正主,便开始大声喊道:“捷报!恭喜贵府老爷裴讳珲,高中雍正元年江南省恩科乡试第七十八名,京报连登黄甲!”

周围人听了顿时沸腾起来,连连喊着“恭喜,恭喜”,裴庆简直要把嘴角笑到耳后根。

老沈氏擦了擦泪,露出一个发自肺腑的笑容,然而还没笑多久就又忍不住落下泪来。裴琅见她这般,想到她丧夫丧子独自拉扯孙子们长大,终于等来了今天的这份回报,也不禁替她心酸。

裴珲很快回过神,忙着向前来道贺的人回礼,一时也顾不得请差役进家了。

差役许是见多了这样的情景,既不恼也不催,只耐心地在一边等着。

众人围了好一会儿才逐渐散去,裴珲抽出空来,向差役告声罪,便请他们进门休息。差役连说客气,谦让了几句,也就跟他进去了。

老沈氏送别了女眷们也进来了,她从屋里拿出两个厚厚的红包给了差役,作为此次跑腿的谢礼。这是惯例了,两人也不谦辞就收下了。裴琅另沏了新茶端出来请他们喝,又把前些天的橘子装进盘子里摆好,也端了出来。

裴珲负责应酬差役们。他们聊了一会儿,裴庆就领人端来了许多酒菜,说:“这都是在镇上的酒楼定的,不算什么好菜,斗胆留二位大人吃个饭,稍作休息,只不知是否会耽搁了二位大人的公事?”

两名差役连说无事,裴庆便叫人摆好了酒菜,请他们入席。两人很是开心地应了,却不约而同地把主位让了出来,请裴珲坐。裴珲笑着推辞了两句也就坐下了。

裴琅见没他什么事了,便悄悄回到内院去找老沈氏。

老沈氏正在厨房准备着他们俩的晚饭,见他来了,说:“六郎饿了吧,稍等一会儿,马上就好。”

“祖母”裴琅说,“外头那桌酒菜是四叔去定的吧,要把钱给他么?”

“不用,族长已经付过了。”老沈氏说。

裴琅不解地问:“族长为什么要替我们付?”

“傻孩子”老沈氏笑起来说,“你哥哥中了举,可是全族的喜事啊,从今以后,族里的五百亩水田就都不用交税啦!族长家田最多,替咱们付一桌酒菜钱也不算什么。”

原来如此,裴琅心道难怪裴庆那么高兴呢。

等裴珲送走两名差役,裴琅又专程跟他道了喜。裴珲却苦笑着说:“瞧我这乌鸦嘴,七十八名,这下真成末流了!”

“考上了就是喜事”裴琅说,“只可惜哥哥回来得太早,鹿鸣宴必定赶不上了。”

裴珲摇着头说:“不去也罢,我并未名列前茅,即使去了,想来学政大人也不会留意到我。光家里这些应酬就已足够令人疲惫了,何必再去徒增烦扰。”

“还有应酬么?”裴琅奇道。

裴珲叹着气说:“族长说要在全村摆上三日宴席,还要把里正请来为我祝贺,实在是...唉!”

裴琅觉得这是好事,便说:“看来族长还挺关照哥哥的。”

“他哪里是关照我”裴珲摸着裴琅的脑袋,无奈地说:“他巴不得十里八乡的族长村长都知道裴家出了个举人,这样才方便他日后展威风呢!”

裴琅听了,皱着眉说:“狐假虎威,他是打算借哥哥的势,逞自己的威。”

“我算什么势”裴珲说,“一个农家出身、无权无势的举人罢了。只盼他能拎得清,别给我惹来什么祸事才好。”

听他这么说,裴琅对裴庆好不容易积累的好感一下子又全没了。

之后,裴庆果然办了三天的大宴席来庆祝,全村热闹了许久,直到裴珲借口说要去县里拜谢恩师离开,这股由裴珲中举引发的热潮才渐渐褪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