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 分类:同人 | 字数:67.2万字

第十六章 抓包

书名:览清记 作者:张说怿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4

从那以后,双卿便再也没有出现过。生活里少了一个人,令裴琅感到十分不适应,他本以为时间一长自己就慢慢淡忘了,结果却发现不论何时,只要一想起那个瘦弱的身影他就会感到悲哀。

裴琅不再顾忌庄氏的话,开始了每天去找双卿的历程,虽然十有八九都见不着面,但只要能有一回见上面,他就很开心了。双卿正在守孝不能出门,他便给她带了几本诗词解闷,有一次双卿还满脸羞愧地跟他说想要些纸笔,裴琅便从书箱里掏出来给她,但她只拿了几张,死活不肯多要。

到了十月份,又有一个重磅消息传来——于家的于振中了状元!这下可不得了,整个金坛县都炸开了。等于振还乡后,不仅于家人大肆庆祝,就连金坛县令也亲自设宴为之接风洗尘。

裴琅搜遍了前世的记忆,也想不起来于振是谁,只好向裴珲询问。裴珲正在准备进京赶考的物什,听他问了便说:“这位于振,于鹤泉可是康熙五十九年的解元啊,得中状元也在情理之中。”

“这于家人也太厉害了。”裴琅深深地感慨。

“确实啊”裴珲说,“这于状元的父兄当年也是文采飞扬的人物,只可惜都英年早逝,听说于状元还是由族叔抚养长大的。”

“哥哥一个人进京真的可以么?”裴琅帮他把换洗的冬衣放进行李箱中,有些担心地说。

“没事的”裴珲不在意地笑了笑,“祖母年纪大了,你又这么小,跟着去了我反而不放心。我也不是一个人,县里也有几个要去的,我们已经约好了结伴同行。”

他见裴琅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嗤”地一声笑了出来,说:“六郎这副模样,不知情的还当你是我亲妈呢!”他说完才觉得这话有些轻浮,又边忍笑边说:“开玩笑的,二郎勿恼。”

裴琅不仅不恼,反而有些开心,因为裴珲活泼的样子实在难得一见,再说他的实际年龄本来就比裴珲大嘛。

裴珲笑够了,又换了个话题说:“这次上京赶考的还有于老的儿子,于枋。他今年乡试的名次甚高,于家怕是又要多一名进士了。”

“就是前两年我们在如意居见到的那个于家小孩的爹么?”裴琅问道,他对那个中二少年印象深刻。

裴珲点了点头,说:“正是。他还有位亲哥哥叫于树范,如今正在宣平做知县。”

“我怎么感觉他们家人中进士就跟吃饭喝水似的”裴琅趴在行李箱上唉声叹气,“他们家还有别的进士么?”

“自然有的,于枋的堂兄于柟,就是康熙六十年的进士。”裴珲好笑地看着裴琅说,“人家是簪缨世家,人脉师资无数,优秀子弟多也是理所应当,六郎与其在这儿哀嚎,不如爬起来读书去。”说罢就轻轻拍了下他的后背,叫他起来。

裴琅赶紧站直了身子说:“哥哥一定也能高中的。”

“但愿如此。进京一趟开销不菲,考上了就能为家里省点开支。”裴珲摸着他的脑袋说,“六郎快长大了,也该留点银子给你娶媳妇了。”

裴琅险些被噎着,他推开裴珲的魔爪躲得远远的说:“哥哥还没娶呢,做弟弟的怎好赶在哥哥前头,这话该留给你自己才是。”

裴珲大笑起来。

裴珲一个人进京,老沈氏毕竟是不放心的,大包小包地准备了一堆,除了药材,干粮等必需品外,还有蜡烛、茶叶包等琐碎杂物,甚至还想给裴珲买个书童,以便路上照顾他起居。

裴珲哭笑不得地对她说:“咱们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哪里用得着书童伺候,随便买个不知根底的还不如不要。孙儿只是去赶考,叫您弄得跟搬家似的。”

老沈氏解释道:“你别嫌东西多,左右有马车拉着,又不用你出力。你上回那个样子回来,可真是要把人吓死。这次进京路程更远,我跟六郎又不能随你去,上回还有你四叔帮衬,这回却万事都要靠你自己,不多准备准备怎么行。”

裴珲明白她说的是实情,本着有备无患的心态同意了。他跟老沈氏一起把东西装好,

估摸着裴琅快放学了,便想再去接他一回。老沈氏却喊住他说:“三郎过来,把这东西拿好。”

裴珲依言过去,待看清了老沈氏手里的东西后不免大吃一惊,说:“祖母...这,哪用得着这么多。”

老沈氏把木匣子阖上塞进他怀里说:“俗话说穷家富路,我跟六郎在家花不了什么钱,倒是你只能多不能少,这几百两银子你留着备用,平时就用我先前给你的那些碎银,路上千万小心。”

裴珲沉默许久,而后重重地向老沈氏磕了个头。老沈氏扶他起来,说:“你也不要有负担,金榜题名多半要看天意,你爷爷和你爹考了一辈子也没中。你能中得举人,已经是光宗耀祖了。”

裴珲低声说:“孙儿自当勉力而为。”

他把匣子收好,就去接裴琅回家。当然他是接不到的,因为裴琅又去找双卿了。裴珲站在庄先生家外面左等右等都等不到人,最后还是庄先生请他进去,把裴琅跟双卿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裴珲没想到临走前还能获知这么一出,不由气笑了,便不再管裴琅,只跟庄先生道了谢就径直回去了。

裴琅还兀自沉浸在见到双卿的喜悦中,完全不知道他的麻烦要来了,所以当饭后裴珲喊他去书房的时候,他还以为是离别前的叮嘱,毫不迟疑地跟去了。

他等着裴珲说话,但后者却一直以一种令人心里发毛的视线审视着他,等他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才开口说:“六郎大了,是该早早找个媳妇了。”

裴琅不明白他为什么又要这么说,听着口气不像开玩笑的样子,叫他一时无法答话。

“六郎”裴琅严肃地说,“你跟我老实交待,是不是看上贺家那小姑娘了?”

裴琅心里咯噔一声,有种早恋被家长抓包的错觉,他果断否绝道:“怎么会,哥哥我才多大。”

“你自个儿心里清楚”裴珲说,“六郎,告诉我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不要跟我说你还是个孩子,我若拿你当孩子看,就不会说这些了。”

裴琅见否认行不通,只能支支吾吾地说:“我,我也不知道。她很聪明,背书特别快,就跟天才似的,可是先生不教她识字,我觉得...有些可惜。”

裴珲不置可否,淡淡地问道:“那你喜欢她么?你若是喜欢,等她出了孝我就上贺家提亲去。”

哈?裴琅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裴珲又重复了一遍他才确定了是真的。

“哥”裴琅颤着声问他,“你是认真的?”

“那你呢?”裴珲反问道,“你是认真的么?”

裴琅这下答不上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