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贾琮崛起

作者:绫绫依 | 分类:军事 | 字数:139.1万字

第382章 权柄初握

书名:红楼:贾琮崛起 作者:绫绫依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黛玉的脚步极轻,几乎无声。

她停在殿中,没有立刻上前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眼前的贾琮,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那眉眼的轮廓,陌生的是那周身弥漫的、足以让三军俯首、百官噤声的凛然之气。

她的心,在为他骄傲的同时,也泛起细细密密的疼。

这千钧重担,骤然压下,他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贾琮批阅的笔尖微微一顿,抬起头来。

那双深邃的眼眸,在触及黛玉身影的瞬间,如同冰封的寒潭骤然投入暖阳,锐利锋芒下泄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柔软与疲惫。

“玉儿。”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夜未眠的干涩,却依旧沉稳有力。

黛玉快步上前,在他身侧站定,目光扫过他案头堆积的文书和那方醒目的空白圣旨。

“琮哥哥,”

她的声音清泠依旧,却压得极低,带着只有他能懂的关切,

“陛下……如何了?”

贾琮的目光投向帷幔深处,眼神复杂。

“太医说,急怒攻心,毒伤并发,脉象……已如游丝。全凭老参吊着,恐……就在旦夕之间。”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太上皇那边……亦是强弩之末。”

黛玉心头一紧,明白这“监国”二字的分量,是在怎样惊涛骇浪的悬崖边接下。

“你……”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个担忧的眼神。

贾琮握住她微凉的手,那掌心的温热和力量透过指尖传递过来。

“放心,我还撑得住。”

他指节轻轻摩挲她的手背,随即目光一凝,看向案上,

“只是这开局,便有人迫不及待了。”

他拿起一份刚刚由吏部值房“惊蛰”名单上官员紧急呈上的奏报,递给黛玉。

“看看这个。”

黛玉展开,快速浏览,秀眉微蹙:“礼部侍郎李崇义,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周炳……还有翰林院几位清流?”

奏报上详细列明了在贾琮离开太庙、前往吏部值房这短短不到一个时辰内。

这几位依附忠顺王和温体仁余党的文官,竟已串联起来。

以“国丧期间,废立太子、处决皇后亲王,有违礼制,恐伤国本”为由,准备联名上奏,要求“暂停睿亲王监国之权,待陛下苏醒或由宗室元老、内阁重臣共议”。

“动作倒是快。”

黛玉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他们这是想趁你立足未稳,借‘礼制’之名,行夺权之实。‘共议’?怕是想把水搅得更浑,好浑水摸鱼。”

“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贾琮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但苍蝇嗡嗡,也甚是恼人。正好,杀鸡儆猴的鸡,自己送上门了。”

他话音刚落,殿外便传来内监的通传。

“启禀王爷,礼部侍郎李崇义、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周炳等几位大人,于殿外求见!言有要事启奏监国王爷!”

殿内空气瞬间一滞。张武的手已悄然按在了刀柄上,眼神锐利如鹰。

贾琮松开黛玉的手,重新拿起朱笔,在刚才那份奏报上飞快地批了几个字,头也未抬,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殿门。

“传。”

殿门开启,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子涌入。

李崇义、周炳等六位身着素服的官员鱼贯而入,面色肃然,眼神深处却藏着不易察觉的试探之色。

他们按品级行礼:“臣等参见监国王爷!”

贾琮依旧未抬头,朱笔在奏章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他们的存在无足轻重。

这无声的漠视,让几位官员心头一沉,准备好的开场白竟一时卡在喉咙里。

李崇义硬着头皮,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份联名奏折,高举过顶。

“王爷!臣等联名具奏!国丧期间,先废太子,后赐死皇后、亲王,此乃亘古未有之剧变!虽有太上皇口谕,然国体攸关,礼法为大!”

“臣等忧心此举恐令天下惶惑,有伤陛下圣德,更动摇国本!恳请王爷暂缓行刑,召集宗室元老、内阁重臣,于太庙之前,共议国事,以安天下之心!”

他声音抑扬顿挫,带着文官特有的慷慨激昂,仿佛字字句句皆为国为民。

殿内一片死寂,只有贾琮朱笔划过的声音,以及龙榻深处弘元帝微弱的呼吸。

李崇义举着奏折的手有些发僵,额头渗出细汗。周炳等人也感到了无形的压力,纷纷垂首。

终于,贾琮放下了笔。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冰冷的刀锋,一一扫过阶下六人。

那眼神没有愤怒,没有斥责,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漠然和居高临下的审视,仿佛在看几只试图撼动巨树的蝼蚁。

“李崇义。”

贾琮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千钧之力,

“你方才说,废太子、赐死皇后亲王,有违礼制?”

“是……是!王爷明鉴!”李崇义连忙应道。

“那,”

贾琮身体微微前倾,手指轻轻敲击着案上那份密报,

“昨夜亥时三刻,你于城西‘听雨轩’私会温体仁妻弟郑克礼,收受其纹银五千两,密谋在今日国丧大典后串联官员,弹劾本王‘挟太上皇以令朝野’、‘构陷皇后太子’,这……又是什么礼制?”

“轰!”

李崇义如遭五雷轰顶,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浑身剧颤,手中奏折“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他惊恐地看向贾琮,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周炳等人更是面无人色,冷汗涔涔而下,仿佛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周炳,”

贾琮的目光转向他,声音依旧平淡,

“你府中第三房小妾,上月新得的那套翡翠头面,是忠顺王府长史所赠吧?价值几何?他让你在今日朝议上,务必将‘睿亲王身世不明,不宜监国’之言,传入宗室耳中,是也不是?”

周炳双腿一软,直接瘫跪在地,抖如筛糠:“王爷……王爷饶命!臣……臣……”

贾琮不再看他们,目光落回案上那份密报,仿佛只是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收受贿赂,结党营私,构陷亲王,扰乱国丧,更意图动摇国本……条条罪状,证据确凿。”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寒:“来人!”

“末将在!”张武一步踏出,声如洪钟。

“将李崇义、周炳等六人,革去顶戴花翎,剥去官服!”

贾琮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

“即刻打入天牢!交三司严审!其家产,全部查抄!家人,一体收监待审!凡有同党,一个不许放过!”

“末将领命!”

张武眼中凶光一闪,大手一挥,早已候在殿外的如狼似虎的侍卫立刻冲入,不由分说将瘫软在地、哭嚎求饶的六人粗暴拖走。

那凄厉的喊叫声迅速消失在殿外的寒风中。

殿内重新恢复死寂,却比之前更加肃杀。

侍立的内监们头垂得更低,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黛玉站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看着贾琮雷霆万钧的手段,心中没有丝毫波澜,唯有坚定。

乱世用重典,此刻容不得半点妇人之仁。

贾琮拿起惊蛰令,递给侍立一旁的二牛。

“传令‘惊蛰’玄字部,按名单,即刻拿人!凡涉李崇义、周炳串联案者,无论官职高低,一体锁拿!京营配合,封锁其府邸!”

“是!”

二牛接过令牌,转身快步离去,身影迅捷如风。

处理完这突如其来的插曲,贾琮才再次看向黛玉,疲惫的眼底带着一丝询问。

“玉儿,临敬殿那边?”

黛玉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平静。

“无妨。几个不知死活的妇人嚼舌根,被我用陛下和太上皇的恩典堵了回去。郑氏也已吓破了胆。倒是……”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忠顺王妃在圣旨到时,神色有异,虽强作镇定,但眼神躲闪,似有惧意。”

贾琮微微颔首:“赵烁虽下狱,其党羽尚在,其王妃必是知情者。她跑不了。”

他目光转向龙榻方向,声音低沉下去,

“玉儿,宫闱之事,眼下最紧要。吴氏虽倒,但坤宁宫经营多年,盘根错节,如同毒瘤。太上皇病重,陛下……亦需清净。这内宫,必须立刻肃清!”

黛玉迎上他的目光,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作为睿亲王正妃,未来的摄政王妃,此刻接手内宫整顿,既是职责,也是树立权威、掌控后宫的关键一步。

她清丽的容颜上,第一次浮现出与贾琮如出一辙的决断。

“琮哥哥放心,我明白。这坤宁宫,还有这整个内廷,交给我。”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

她不再是那个寄人篱下、感时伤怀的少女,而是能与他并肩站在权力巅峰、执掌风云的伴侣。

贾琮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和难以言喻的暖意,他点点头。

“好。让戴权协助你。他熟悉宫中人事。若有冥顽不灵、负隅顽抗者……”

他眼中寒芒一闪,“不必回我,立斩不赦!”

“嗯。”

黛玉郑重点头,随即又道,“还有一事。太妃丧仪,按制需有亲王妃以上命妇主持哭灵。如今吴氏已倒,宫中位份最高者……”

她看向贾琮。

贾琮立刻明白。

“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太上皇赐婚甄氏之事虽未明旨,但太妃丧仪期间,可让她从旁协助你,一则全太妃遗愿,二则也是给她一个名分上的铺垫。具体如何安排,你斟酌便是。”

黛玉应下:“我晓得了。”

她看着贾琮眉宇间挥之不去的疲惫,柔声道。

“琮哥哥,你也需保重。前朝风浪险恶,更胜后宫百倍。”

贾琮握住她的手,用力紧了紧:“无妨。风暴将至,我便是那定风珠。”

两人目光交汇,无需再多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黛玉转身,带着紫鹃,在戴权恭敬的引领下,步履沉稳地走向后宫。

她的背影在素白孝服的映衬下,纤细却挺拔,带着一股初生的摄政王妃的凛然威仪。

贾琮目送她离去,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和地图。

“张武!”他沉声唤道。

“末将在!”

“传令兵部,八百里加急!命九边重镇,自即日起,进入一级战备!严防鞑靼、女真趁我国丧异动!凡有叩关者,无需请旨,立斩来使,全力反击!”

“传令粤海邬思远,严密监控沿海倭寇动向,尤其是二皇子赵琰荆州旧部!若有异动,水师可先发制人,绝不容情!”

“传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主官,一个时辰后,本王要在此殿,亲听吴氏、赵烁逆党案初审!告诉他们,本王只要结果,不要过程!”

一道道命令,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冰冷的杀伐之气,从这御乾殿的核心,向着帝国的四面八方,呼啸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